《十八洞村》:一曲精准扶贫政策下的新田园诗
电影《十八洞村》不仅奏响了精准扶贫的赞歌,同时还以诗意的画面回归了电影里的中国美学。图为该片海报。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青山绿水间,皮肤黝黑的农家老汉正在稻田里插秧。偶然抬头,一只流光溢彩的五色凤凰悠悠滑过天空。俯拍镜头下,宁静、美丽、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全貌在大银幕上徐徐展开,电影 《十八洞村》 就此拉开序幕。正如片头里潺潺流淌出的诗意,这部根据“精准扶贫”政策下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宛如一曲中华田园诗。该片上映25天来,良好的口碑为之带来9200余万元票房,在小成本影片里着实不俗。
这片田园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2013年,这里是“精准扶贫”理念首倡地。彼时,十八洞村的人均年纯收入不到2000元。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指引下,经过两年多时间,村子里铺上了沥青路,村民的房屋修缮一新,脱贫200余人,十八洞村旧貌换新颜。电影 《十八洞村》 即以此为底本,讲述了退伍军人杨英俊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打赢一场脱贫攻坚战的故事。
影片从杨英俊一家三口的质朴日常切入,描摹村民生活原状的同时,十八洞村贫困的原因也随之显露出来:青壮年劳动力缺失,留守的村民观念保守等。面对贫困,村民们虽心态各异,但对于改善生活的期盼却是全村人共通的。扶贫工作队到来后,授人以鱼更授之以渔,带领村民追求生活脱贫的同时也完成了精神上的脱贫。
在业界专家看来,电影 《十八洞村》 既演绎了一曲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飞跃性发展的赞歌,同时,影片也细腻地描摹了人内在的情感张力,为观众展现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风情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认为:“《十八洞村》 的可贵之处,就是从脱贫过程中提炼出了正能量,实现了励志表达,能够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与以往农村题材影片相比,《十八洞村》 摒弃了创作的惯用模式,用精巧的叙事结构、真实的矛盾冲突,体察着当代农民丰富而又敏感的内心世界。比如片中的杨英俊勤快又要强,并不甘于戴上“贫困户”的帽子,他的三弟杨英栏则是个视土地为生命的人,曾经百般阻挠村里在自己的田边修公路。影片关注这些有血有肉的个体,通过他们战胜自然、战胜自我的心路历程,折射出当代中国农民的奋斗史。
此外,影片中极富诗意的镜头也是对中国美学、中国电影精神的一次成功回归。除了生动展现精准扶贫的过程,那峰峦叠嶂的高山梯田,悠扬婉转的苗寨山歌,色香味美的湘西美食,漂亮精美的民族服饰,犹如一泓山泉清流,恰似一曲田园牧歌,静静流淌,缓缓入耳,汇入每个观众的心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党圣元认为,该片在坚持民族美学自信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十八洞村》 风格真淳素朴,于平淡中见奇崛,整体风格犹如一篇风格淡雅、情感内敛含蓄的叙事诗,令人联想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的小说、孙犁的散文、沈从文的湘西书写”。
影片结尾,十八洞村还像千百年来那样美丽,却不再像过去那样贫穷,“精准扶贫”带来的新希望,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