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摆脱“普遍很忙”状态

2017-11-21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在上海财经大学日前举办的“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一位知名高校校长列举的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在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中,中国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大学学科进入了世界排名的前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部分名校的优势学科甚至已经跻身前万分之一。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只有个别学校的综合交叉学科进入世界前1%。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世界科技正在快速发展。伴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兴起,大学如何同步做出变革,加速学科体系的“新陈代谢”?在此次论坛上,这一话题让很多校长打开了话匣子。

学科交叉知识交叉,面向未来的大学须学会“跨界”

大学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着眼点不只是当下,更要面向未来。10年、20年甚至50年之后,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大学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上又该有哪些应对之策?

中南财经大学校长杨灿明以诺奖得主为例,分享了他的一则新观察。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科背景看,有不少获奖者是“跨界高手”———他们并不是经济学专业出身,有的本来是学政治学或法学的,还有的是数学或心理学专业的。“他们最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说是学科知识交叉的结果。因为交叉就是创新的过程,会产生思想的碰撞,形成新的灵感。”结合这一现象,他谈及当下大学的知识生产:单靠某一领域、某一专业知识,要想实现创新已经越来越难,而如果把若干种知识进行交叉、结合,创新的空间还很大。

来自我国宝岛台湾的东吴大学校长潘维大,从另一层面分析了大学从制度层面推进学科交叉的必要性。学生就业,一直是大学校长的心头大事。目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10年至20年内,一批传统工作岗位将消失。根据目前各类调查和分析,保守估计是49%的工作会消失,夸张一点的报告则说未来70%至80%的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金融业是最典型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银行开始裁员。但这并不是说金融界今后不需要人,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是,今后的金融界需要怎样的人?大学能够做什么?”在他看来,高校必须有一则洞见:现在所有基于学科分类的单一知识,都不足以应付未来的需要。围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大学必须启动大刀阔斧的教育教学改革。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须有更宽阔办学思路

面向未来,大学应该如何启动学科建设?瑞士日内瓦大学校长伊夫·弗吕克格尔说,颠覆式创新的产生,始终需要基础研究作为支持。“如果没有基础研究的支持,我们没有办法获得创新。但是基础研究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直截了当的,我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到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公共财政的支持,基础研究就很难维持。”

“目前,我们的大学基本是以现有的学科为基础、以学院为基础的办学模式,所以在学科交叉上还比较困难。”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在此次论坛上分享了他的一则思考:步入新时代,中国要完成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有更宽阔的办学思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举措,“必须要改变大学‘普遍很忙’的状态,现在的大学缺的是从容、淡定”。

“拼人才计划、拼论文数量、拼科研项目和科研基地,拼科研成果……大学都在拼,大家都很忙。学校忙、学院忙、教师忙,这些‘拼’和‘忙’,有时导致学科建设和科研本末倒置。”林忠钦说,最近20年来,受制于现有的评价体系,中国大学的很多高水平论文都要拿到国际上的期刊发表,我们的论文水平高不高,都要由国外学者来评价。

中国的科技体系、学术发表体系如何重塑?如何建设一支自信、从容的优秀教师队伍来从事学科研究,让他们能潜心围绕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的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在林忠钦看来,这是今天的高教界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20多年前,我们大学最大的问题是缺少科研经费。可现在,大学的很多项目是研究经费太多,有时反而造成了学者们难以潜心研究,这是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林忠钦说。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