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制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蒋华良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创新感言
在任何一个领域,哪怕积淀再深厚,都要随时有跨出去的勇气,不能故步自 封。研制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是我此生最大的心愿。要达成这个心愿,必须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药研发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亦要为新药转化的市场环境铺路。这是一条艰难的路,我将为之不懈努力。
刚在北京参加完新增院士座谈会,蒋华良就飞到广州,为广州市成立生物医药基金和产业联盟出谋划策。身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研制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是他此生最大的心愿。
“可以说,药物所的历任所长,都以此为己任。但它的确已经融入我的信念之中。”蒋华良说。他是在“药物科学”这个新兴与交叉学科领域的第一位院士。
大学志愿“阴差阳错”成就跨界人生
耗时15年到20年,花费20多亿美元———这是对新药研发行业“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的形象描述。仅仅在十年前,这组数字还只是“10年,10亿美元”,可见新药研发的难度一直在不断增加。
不过,就在这十年间,新药研发也已从小分子药物向生物技术药物发展,向寡糖、多糖等复杂性药物延伸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在任何一个领域,哪怕积淀再深厚,都要随时有跨出去的勇气,不能故步自封。”蒋华良说,自己人生中的许多“阴差阳错”,早就让他习惯于跨界。
在蒋华良的中学时代,对于填报大学志愿,老师有很大的话语权。1983年,原本填报了数学、理论物理学专业的蒋华良,居然收到了南京大学化学系的录取通知书。原来,他的班主任认为“读化学,将来可以去化工厂,工资待遇好”,出于对这个绩优生的偏爱,他帮蒋华良更改了志愿。
对化学没兴趣,又不能转系,蒋华良只好自学数学和物理学课程。不过,没多久,他就看中了理论化学、物理化学方向———因为涉及到自己喜欢的数学和物理学。一般学生视为畏途的结构化学,蒋华良靠自学考了第一。
“这反而成就了我更宽广的知识基础,先去华东师范大学攻读量子化学硕士,再到药物所从事药物设计,我喜欢跨界做科研的感觉。”他说,在1992年,用计算机来模拟分子结构,进行药物设计,还是一个十分冷僻的领域,同时需要化学、生物学、数学和计算机的功底。
当时计算机速度慢,蒋华良常常睡在实验室,“烂泥萝卜擦一段吃一段”地
摸索着做研究。“我总感觉自己的力量太小,就联合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师生一起做项目,后来又找到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教授,共同来发展药物设计新方法。”他说,最后这种联合形成了一个全国药物分子设计的联盟,发展起来的软件工具拥有了包括大型制药公司在内的两万多个用户。
做药需要更多战略思维和前瞻眼光
要研制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就必须针对中国人的疾病谱,做中国缺少的原创新药。
这些年,针对肺动脉高压、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国内目前尚无
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重大疾病,蒋华良与合作者一起进行新药研发,目前已有数个候选新药进入临床研究或获得临床批件。
在蒋华良看来,做药需要极大耐心,更需要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基础研究的发展,往往蕴藏着新药研发的新机遇,必须提前布局。药物所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领域的崛起,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2007年,当一直被视为结构生物学领域发展瓶颈的人体GPCR三维结构第一次被成功解析,蒋华良就敏锐感受到,这或许是新药研发的下一个突破口,因为世界上有近40%的药物是以GPCR家族成员作为靶点的。
一旦看准,蒋华良就马上着手引进领军人才,同时整合所里20多个相关课题组投入到这个中心,为GPCR的研究搭建起从结构生物学到新药研发的“绿色通道”。很快,在这个平台上,一篇篇GPCR研究的高水平论文频频登上《细胞》《自然》《科学》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与此同时,这些成果迅速被用于新药研发。经过数年发展,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复旦大学药学院、浙江大学,以及位于张江药谷的多家制药公司,陆续加入平台,形成了一个贯通产学研的GPCR研发联盟。迄今,该联盟所发表的GPCR高清结构,占全球所有发表结构的近1/4。
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也将进入药物设计方法和应用的研究。蒋华良已经在思考如何从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底层开始,组建研究队伍,为新药研发的未来发展布局。
做好药,仅靠科研还远远不够
“其实,做好药,只靠科研还远远不够。”蒋华良觉得,研发出药物,还只是第一步,必须为药物的成果转化、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铺平道路。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蒋华良的很多提案都是围绕药物来展开的。“廉价药物不能随便降价”就是他的提案之一。蒋华良说,还是要让厂家保持合理的利润,这样才有人愿意生产,不然很多救命药就断货了。作为一个药物研发者,他也希望任何一个患者都能用得起药,不过药物生产还是得依靠市场机制,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十分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新药的成果转化,是牵动蒋华良心的又一件大事,药物所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三权下放”试点单位,做了不少探索。又如成果转化的收益,按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研发人员可以至少获得50%的提成,但科学家需要缴纳的个税很高,蒋华良再次提案建议,希望能降低相关税收。
“药物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交叉的不仅仅有自然科学,还有不少社会科学。”蒋华良说,他还将不断跨界,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做好“药物科学”这一新兴与交叉学科的院士。
丰田倾情出展广州车展,全方位展现先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