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重磅!“文创50条”擦亮上海文化金名片
上海这几天有件事大事刷了屏,各媒体都醒目推出“上海文创50条”。别以为这只是事关跳舞唱歌、写写画画哦!大江东工作室的东妹,趴在“50条”细细研究半晌,发现这文创新政干货满满,像是一部集纳文创产业政策、甚至涉及上海城市发展骨骼肌理的皇皇巨著。细细研究,滋味无穷,它对未来上海文化乃至全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或在更深更远处……
解渴、管用、含金量高——“文创50条”干货满满
“文创50条”的出世,就不同凡响。
12月11日至12日,在中共上海市委学习讨论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喊话:新时代要有新使命新作为,要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要用好用足,大力发展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使上海文化金名片更加闪亮,“上海能有今天,靠的就是一股子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锐气。”
2天后,12月14日,上海召开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海“文创50条”政策措施应声落地,旨在不断提升文创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12月15日,上海以近十个委办局共同出席的超强阵容,召开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加快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
这项重磅发布含金量几何?如此大规模的系统集成政策措施,要向哪些痛点、难点、堵点开刀?对上海这座文化大都市未来的发展,“文创50条”剑指何方?
“上海,资源倒逼转型,土地资源稀缺。文化创意产业利用存量房屋土地,都非常关注建筑的历史和城市风貌,这有利于传承城市文脉,又能促进城市的有机更新,我们积极支持。”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岑福康介绍的,正是“文创50条”的第46-48条“加强建设用地保障”部分。
用含金量十足、诚意十足来形容“文创50条”,并不为过。仅以土地资源供给为例,上海在主体和用地类型方面做了拓展,明确可以利用工业用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兴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符合城乡规划前提下,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不变更。
“在供地方式方面,我们支持力度很大,利用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土地,兴办文化创意产业,连续经营一年以上,如果是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公益性项目,可以继续按划拨方式办理用地手续,如果是营利性文化项目,可以按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岑福康介绍。
“50条”,几乎每一条都能引发长篇解读。用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的话概括:在产业领域上聚焦重点、在实施路径上强调操作落地、在政策支撑上务求解渴管用,有三方面较为突出的特点与亮点:
——产业领域选择,有重点、有突破。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典型的综合性产业,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制定产业政策必须有所侧重,有限资源要聚焦重点,以点带面。此次则重点聚焦了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化、创意设计、出版、艺术品交易、文化装备等领域。
——实施路径设计,可操作、能落地,真正促进产业发展。针对各重点领域,分别提出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和需要突破的瓶颈问题,以此设计形成实施路径的制度安排。
——政策支撑聚焦,对企业解渴、管用。注重以市场化指标为导向,转变重“国”轻“民”观念,听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诉求;转变“不敢扶小、不敢扶初”的态度,将扶持重点从后期向初创阶段前移,使政策真正满足企业需求。
“‘文创50条’发布,作为一家网络文学企业,我们十分振奋。”深植上海的阅文集团,11月8日刚刚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其联席首席执行官吴文辉说,“上海文创产业必将借助政策东风,实现全面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阅文将以此为契机,传播优秀网络文化,让创意实现价值。”
上海文创多年跑赢GDP——顺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口气提出“文创50条”,并非好大喜功、粗投乱放,而是厚积薄发多年后的临门一脚。
熟悉上海文化发展的人都知道,早在2011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速就跑赢GDP增幅——那一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92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按可比价格计算),高于2011年上海全市GDP增幅4.8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1043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2%;产业增加值3395亿元、同比增长8.2%。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上海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性很强,却未能体现在现有国家统计口径中。2011年开始,上海把文创产业做了基本切割,形成一个目录统计,在体制机制方面有统一的部署。”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介绍,“‘文创50条’是历年上海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政策的集大成,也是文创产业上海经验的总结和延续,更集中体现上海文创产业再上新台阶的势头。”
文创产业,上海有良好的基础。比如影视产业。上海是中国电影发祥地,底蕴深厚,近年来快速发展,票房全国城市第一,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已成亚太地区极具影响力的重大影视文化活动。又如动漫游戏、网络文化产业,目前上海动漫游戏、网络视听、网络文学产业总值位于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量一半。
上海一直在夯实文化基础。前段时间上海推出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这两个项目实际上是创新文化产业的思想发动机,非常必需。”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咏雷介绍,上海正在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重大文化项目的产业带动作用。“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对市场体系的构建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当然,大力发展文创产业,也是顺应上海产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关联性、辐射性、带动性是文创产业的突出特点,“文创50条”的制定,特别注意强化文化创意产业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像选择创意设计产业,就是考虑到其涵盖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产业、软件业等方面,对于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有重大辐射带动作用,是提升其他相关产业能级的重要支撑点。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体量,在全国相对较大,未来重点要提升产业发展的‘质’。”朱咏雷表示,上海将注重“文化+”的跨界融合发展,“上海在科技、金融、贸易和先进制造业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如果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与金融融合、与贸易融合、与高端制造业融合,潜力无穷。”
解决难点、疏通堵点、以痛点为起点——抓文创就是抓发展,抓文创就是抓民生
《关于加快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总体战略目标,即未来五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基本建成现代文创产业重镇;到2030年,占比达18%左右,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创产业中心;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创产业中心。
“抓文创就是抓发展、抓文创就是抓民生。”在上海市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强调,“上海加快文创产业创新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几个“必然”,反映出上海文创产业创新发展加速的迫切心情。
上海出台“文创50条”,同样具有自己务实的特色。据了解,这是问题效果导向倒推出的成果,针对实践“难点”“堵点”“痛点”,注重处理好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的关系。“政府要支持文创产业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同时也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把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范围让出来,把该放的权放足、放到位。”应勇强调。
针对企业普遍反应强烈的“难点”,用地方面,改革举措力度很大;而针对部分产业在贸易便利化中遇到的“堵点”,如艺术品交易领域,“文创50条”将探索试点延长艺术品暂时进口货物通关单证有效期相关政策,联动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仓储”功能,提高艺术品通关、展示、交易的便利化水平;针对制约不同产业类型企业跨越式发展的“痛点”,如文化装备领域,确定将“设备研发生产纳入‘上海首台套政策’”支持范围。
上海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身为出版重地,上海产业规模不大,图书出版不在全国第一阵营,与上海发展定位不相称。“文创50条”提出,“支持品牌民营出版机构落户,鼓励民营出版机构与上海国有出版单位深度合作”,令人耳目一新。徐炯认为,建立出版产业新格局,必须补短板,引入新力量,在很多方面,民营机构借助融资和营销优势,往往别具一格,和上海有合作基础。“问题在于,人家为何与上海出版单位合作较少?突破瓶颈,才能引进新力量。”他认为,《意见》强调要深化改革,激发国有出版单位的内生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正是关键所在。“
所有这些思考,为的都是在未来国际竞争格局中,为上海增添一台更强有力的发动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灵魂。在国际竞争格局中,比拼到最后,拼的都是文化软实力。文创产业对上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海,有着璀璨的文化底色,孕育过中国电影与中国现代出版业,也在“互联网+”“文化+”思维中,率先布局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产业。而今,上海的正着眼于未来,在“高原上建高峰”,重点培育高能级的文创旗舰企业、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军人物和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创大师。
值得关注的是,“文创50条”中对几大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有着各自定位的精准表述。如影视创制、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直指“全球中心”“国际高地”,演艺着眼“亚洲”,网络文化、出版业等定位在“国内龙头”。
外界评论,梯次分明的布局,其背后是上海在新时代工作中的对标意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国际最好水平,对标兄弟省区市的先进经验。通过对标,上海看到新的差距,找到新的目标,产生新的动力。(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