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挑山女人》被三个地方剧种移植搬演,如何让优质现实题材好戏跨界共享

2018-01-22信息快讯网

沪剧《挑山女人》被三个地方剧种移植搬演,如何让优质现实题材好戏跨界共享-信息快讯网

在影视界IP产业链可是个香饽饽,一旦一部作品成功,后续的系列剧集、影视改编甚至游戏马上跟上,版权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其实在梨园界,移植改编好戏是传统。单就一个“马前泼水”的传统故事,就有昆剧《烂柯山》、京剧《马前泼水》、越剧《风雪渔樵记》、梨园戏《朱买臣》等一系列不同剧种、不同时代的改编。不过,近年随着各地原创意识的不断提高,移植作品反而少了,尤其是一些取得强烈反响的现实题材舞台剧,虽然走南闯北,跨越地域引发共鸣,可一个剧团的影响传播范围毕竟有限。

沪剧《挑山女人》被三个地方剧种移植搬演,如何让优质现实题材好戏跨界共享-信息快讯网

眼下,中国戏曲舞台上正诞生一个新的现实题材IP。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推出的《挑山女人》在短短五年间,累计演出260多场,观摩人数超过25万,还有了沪剧电影版和舞台传承版。这根挑山扁担也传给了兄弟剧种,目前该剧已被豫剧、蒲剧、壮剧三个剧种移植。

有评论家认为,好剧移植,不亚于创作一部新戏,而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学精神,又具备社会正能量的故事也不能局限在一团一地,要通过移植改编不断传播,让中国故事和当代好戏真正属于人民。

立根也要散叶:好剧要留得下去,也要传得开来

沪剧的挑山路走过五年,团队不满足于舞台上一个人、一出戏的成功。去年7月,同名沪剧电影开拍。11月,由团里青年演员挑梁的传承版上演。说起《挑山女人》传承版排演的经历,华雯哽咽了。30多年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化妆师傅甚至还要跑龙套的基层剧团,借着排演“传承版”,完成了代际演员接棒——原本剧中王美英女儿弟郎的扮演者金洁,成了第二代“挑山女人”,也舒缓了人才匮乏的燃眉之急——越剧出身的青年演员和业余演员加入沪剧的大家庭。原先十几个人的团队如今已是三十多人的规模。

一出好剧盘活的不只是一个基层剧团,同样也让兄弟剧种受益。去年,《挑山女人》已经被三门峡市戏曲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移植,其中前两家推出的豫剧版、壮剧版已经上演。今年1月11日,来自河南豫剧院三团的又一部豫剧版《挑山女人》首演,这已是全国第四家移植改编《挑山女人》的地方戏院团。

能被这么多剧种、剧团相中移植,在评论家看来,正是因为这部作品以人民为中心,在继承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精神的基础上,把现实感动努力转化为艺术感动。一出戏好不好,就看有没有人来移植。此次三个地方剧种移植《挑山女人》,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分文未取,他们表示,“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好戏的声音才传得远”。

移植搬演不亚于原创,一戏一格传播声更远

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优秀的文本,往往具备多元开放性。不少创作者把移植搬演的视野从戏曲看开去,进而在话剧、影视中寻找创作的激情。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成为大银幕和荧屏那一抹浓烈的红,近年又与评剧碰撞,山东高密的《酒神曲》与评剧的浓墨重彩一拍即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上世纪80年代排演的《狗儿爷涅槃》,后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移植,激昂高亢的秦腔为这曲土地悲歌更添沧桑。

即便是同一剧种、同一个命题,也能在不同时代,找到二度创作的冲动与时代共振。比如《党的女儿》就有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等多个院团先后移植改编。

沪剧《挑山女人》被三个地方剧种移植搬演,如何让优质现实题材好戏跨界共享-信息快讯网

移植一出成功剧目,并不意味着能够复制这样的成功。有时候,移植改编往往比原创更考验创作者对本体艺术特点的认识,如何在同一个题材下,写出不一样的内涵,演出不一样的风格。在戏剧理论家龚和德看来,三部京剧虽剧出同源,但各有特点:1991年北京京剧院创排的《党的女儿》将同名歌剧其中第四场、第五场进行改编演出,结合主演王蓉蓉的声腔特点,设计了大段兼具地方风情和时代感的唱腔。上海京剧院版《映山红》则改编自电影版《党的女儿》,突出京剧“文戏武唱”的特点。而由上海编剧李莉执笔的国家京剧院版于2016年首演。该剧在歌剧版基础上结合考察采风,收集历史文献、口述史录音、录像等内容,又一次深入挖掘故事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应变成有效的创作实践,从而使社会效应、艺术效应最大化。有专家指出,当代创作者需要打破艺术创作自我封闭的壁垒,让一批现实题材的好戏有更多风格各异的版本,进而启迪、鼓舞当代观众。(记者 黄启哲)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沪剧《雷雨》唱响北大未名湖畔
好戏传承,择善坚守以待来者
老洋房上演“浸没式”沪剧《雷雨》
收视率热点转移:现实题材力压玄幻古装
中国电影:现实主义成为可贵的精神品格一一2017年国产电影观察
国内九大豪华别墅,原来这才是有钱人住的地方啊
要多么辽阔的生活,才能交织出这丰富的影像 ——2017年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扫描
习近平强调要做到三个“一以贯之”,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文化之力,让城市的现实和未来更为丰满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一一一西安交通大学传承与发展西迁精神综述
李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的“三个一以贯之”要求
短视频,“冷门题材”背后是对社会生活的热关注
专家“把脉”上海郊野公园建设与发展——— 不是“农家乐”,而是承载乡愁的地方
牢牢把握“三个一以贯之”的要求
深耕现实沃土的作品依旧是“阅读刚需”
网络文学现实主义写作崛起,凸显讲中国故事的雄心
新政!4月1日起,上海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三个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统计局回应部分地方GDP注水:地方数据不影响全国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试管婴儿“冻胚移植”可靠性获证实
提升制度供给的效率和效力,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奋力开创地方立法工作新局面
“医学科研正在升级医疗服务”观察系列 | 高端医疗器械实现“中国创造”
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今开幕
施大畏:创世神话是中华民族“梦开始的地方”
沪剧舞台迎来第一批“00后”
增强地方立法供给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人民日报:年终测评,有些地方满意度100%是讨来的、换来的
文汇时评·上海两会 | 增强地方立法供给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买东西不用“付钱”?这样的地方在阿拉长宁竟有5处!
NTlive全球扩张:影像吞噬戏剧成为现实
中国视协征集重点现实题材电视剧本:未来4年遴选资助100部,每部20万元
北京1月空气质量何以进全国前十?三个原因值得关注
号外!中国首张飞机题材纪念券——C919大型客机首飞纪念券明日发行
肺可再生或将成为现实!同济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实现全球首例人类自体肺干细胞移植再生
他们把国际流行的戏剧小镇模式搬到了嵊州,要为百余个濒危剧种“安家”
黄渤说自己导烂片的水平足够了,这就捣腾了《一出好戏》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