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制度供给的效率和效力,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奋力开创地方立法工作新局面

2018-01-21信息快讯网

提升制度供给的效率和效力,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奋力开创地方立法工作新局面-信息快讯网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建立立法专家顾问库、健全立法工作提前介入制度、区人大参与立法制度、立法征询政协委员意见制度……过去五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探索的一系列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工作制度让人眼前一亮。

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在即,市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即将完成历史使命。新时代,继往开来,上海地方立法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正是———如何提升制度供给的效率和效力?制度供给力,也正是地方立法能否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风向标。

立法引领推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过去五年,市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30件,修改74件(次),废止10件,制定和修改法律性问题决定11件———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中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自贸试验区、社会信用体系、老年人权益保障、道路交通管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等一批重要法规相继出台,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市人大站高望远,自觉将地方立法放在本市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谋划。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在条例审议中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积极为上海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提供法制保障。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说:“就立法改革中心工作而言,立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其中,围绕自贸试验区的立法脚步蹄疾步稳。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市人大常委会就推出了一部内容全面、系统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就自贸试验区法律调整实施期满后应对问题开展调研,全面评估现行法律实施情况,深入了解自贸试验区扩区后的法制需求,提出了一揽子解决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中本市法规与法律、行政法规相冲突的法治路径,并为政府先行先试改革预留了制度空间。

让立法获得更大公约数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中国地方人大立法指数报告》,对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进行指数评估。评估报告显示,上海排名第一;在立法信息公开和立法参与方面,上海尤其得到多方认可。

在修改《公共场所控烟条例》时,上海市人大通过网络征集意见,共有2.6万多人参与立法;在《社会信用条例》前期调研中,市人大将立法听证放在浦东新区洋泾社区,并通过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听取各方意见;在《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审议过程中,市人大召开60多个座谈会,征集350多位人大代表意见,让立法获得更大的公约数。

“提高立法质量是地方立法永恒的主题,基本途径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方式方法。”丁伟说,五年来,常委会聚焦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对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专家顾问库、立法工作提前介入制度、区人大参与立法制度、立法征询政协委员意见等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力争破除立法难点问题。

市人大代表许丽萍是上海地方立法民主参与的见证人之一。过去五年,她以市人大代表以及行业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不下10次的立法调研会。作为治理土壤污染方面的专家,她此前多次在书面建议中指出,当污染土壤的责任主体失去或者破产、无力承担修复费用时,人民政府应该依法承担“托底”责任。令她欣喜的是,市人大常委会以最严标准修订《环境保护条例》时,将她的这一建议予以法律固化,明确了土壤污染与修复的“终身制”,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承担修复成本,并且实行政府托底。

这些实践,让许丽萍觉得立法离自己并不遥远:“上海市人大积极发挥代表在立法中的主体作用,多次向本市三级人大代表征集立法项目建议,并在这一过程中健全了代表全程参与立法工作的机制。”

积极探索科学立法的新举措

检验一部地方性法规能否站得住、行得通、真管用,最为显性的标准无疑是该法规的核心制度是否具有可执行性。为此,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在过去五年相关立法项目的审议过程中,将法规可执行性等问题“摆上台面”。

在审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中,为了确保烟花爆竹禁放范围扩大的同时政府监管能够有效跟进,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公安机关提出加强源头管理措施、强化常态管控力度等落实预案,并将其作为法制委员会修改情况报告的附件,为常委会组成人员有效审议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督促了相关部门尽早谋划法规实施。条例实施进入第三个年头,本市外环内烟花爆竹实现了“零燃放”。

立良法求善治,关键就在于能否准确把握需求。这当中,科学立法顶层设计,更要尊重规律,站高一步,超前一步,看远一步。为此,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启动并完成了上海“十三五”及更长时期重点领域立法需求的调研,调研总报告呈现了上海重点领域的各种立法需求,为今后地方立法决策奠定扎实基础。

同时,新一届人大五年立法规划的编制,也将着力增强制度供给的针对性、有效性,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四大品牌”战略,确定上海近期、中期、远期的立法需求。丁伟表示,未来,上海市人大将坚持依法立法,积极探索科学立法,把一批本市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新举措固化下来。(记者 祝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 | 制度供给,激活市场活力社会创造力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常委会作了这些部署
赔偿制度需与公益诉讼有效衔接
着力强化制度性供给(话说新农村)
上海“主动出击”提升金融制度环境软实力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
上海市政协举行常委会议,产生835名十三届市政协委员名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吴清蔡威高小玫补选为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市人大、市政协务虚会上,李强书记谈事关上海发展的六方面
市委常委会听取专项督查汇报,事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习近平:修改宪法,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活动和立法活动
法律护航,让老年人得到更多实惠!《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正在改变养老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将协商民主之路走得卓有成效!十二届市政协用硬功夫真本事交出一份有质有量的成绩单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将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
“两会”班车,人大代表在聊什么?
“两会”班车,人大代表在聊什么?
上海市人大代表丁奎岭:谈科创,其实数字不那么重要
让法治成为制度竞争力核心标志:突出制度供给,以更大决心力度推进改革
一线探索鲜活注解“制度红利”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新出炉
增强地方立法供给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
文汇时评·上海两会 | 增强地方立法供给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57名代表当选为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举行,栗战书作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的说明
沪邮轮口岸试点邮轮船票制度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