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微电影变短才有“号召力”?3分钟的短视频最有点击欲望
举办了四届的中国·浦东科普微电影大赛走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参赛作品制作水准和表现力越来越高,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受众愿意用来观赏视频的时长越来越短。
参赛门槛究竟应该设置在多少时长?大赛组委会面临抉择。尽管今年的比赛还未划定规则,但从评委们的意见来看,大赛很可能更加照顾观众的点击习惯,将参赛影片长度限制在10分钟以内,甚至鼓励3至5分钟的短视频。
从微电影到短视频,变短是个趋势
2013年,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科协指导,浦东新区科协等主办的“中国·浦东首届科普微电影大赛”正式启动,面向全国专业人士和视频拍摄爱好者征集科普视频作品。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李亦中告诉记者,“微电影”其实是个中国原创词汇,国外更多称为“科学短片”,“我们一般把影片长度小于30分钟的影片称为‘微电影’,它和电影一样,也有完整的故事人物和起承转合。”
近几年来,科普微电影大赛的镜头对准过用药安全、食品安全等,许多获奖影片选题都来自身边故事。为适应受众观看需要,这四届参赛作品的长度一直在缩短,第一届是30分钟,第二届是20分钟,第三届和第四届则改为15分钟。“我们发现,影片只要超过5分钟,在手机上的点开率就大幅下降,3分钟短片的点开率最高。”李亦中说。
制作科普影片的初心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主办方正考虑在下一届影片的长度上再做调整,以3至5分钟为佳,这一长度已经进入“300秒说故事”的短视频范畴。
300秒也好30分钟也罢,“走心”才是关键
在科学短片越拍越短的整体趋势下,本届获奖作品中,由新疆科普作家协会选送、获得最佳剧本奖的《暮雪谣》却独树一帜。影片通过讲述一位援藏年轻教师的爱情故事,穿插了寻找雪莲、治疗腿病和废气中毒的情节,人物丰满、情节曲折、景色大气磅礴。这部长达18分钟的影片一度不具备参赛资格,但评委们认为其制作精良、科学诠释到位,才将其破格录取。
《暮雪谣》编剧李丹莉对15分钟的时长限制有些不解:“我们花了半年时间拍摄,上了雪线、采访了大量牧民,最后,这些珍贵的镜头不得不删掉了。”
李亦中说,尽管观众更愿意点开短视频,但科普短片要传播开来,收获点击量,关键还是要走到受众的心里。
《暮雪谣》在新疆取得了数千人次的播放量,这些播放量并不是通过手机,而是通过村子中央大屏幕,甚至是由主创们拿着小型放映机到农牧民家中挨家挨户播放得来的。影片中由烧煤引发的一氧化碳中毒的情节着实戳中了农牧民们的心,因为这是他们放牧时常会遇到的情况。
获得本届最佳人气奖的,是一个有关薏仁食补功效及中医相关知识的小故事。“为什么讲述食品药品安全的故事往往都能取得不错的播放量,也是因为这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容易引发观众共鸣。”大赛主持人、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陈积芳说。
科普短片“流量窗口”在哪儿
四届科普微电影大赛已累计收到科学短片近千部,每年评选奖项20余个,其余大多随大赛闭幕而归于“沉睡”。国内科普场馆虽多,但这些由民间拍摄者制作的科普微电影很难敲开大门。
目前,各类视频网站是科普微电影的主要出口,大赛主办方也尝试以投稿方式推广征集来的视频内容。然而在视频网站细分频道中,鲜有科普节目的一席之地。一些颇具人气的科普短视频,只得藏身于“原创”或“动漫”频道中,偶尔被推送到头条网页,也很快被各种娱乐搞怪类内容所淹没。李亦中希望,科学短视频能有自己的网络播放平台,在移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的“流量窗口”。
即便在时长上缩短至5分钟,科学短片想要在海量视频中与搞笑段子、明星娱乐等同台竞技,也是需要胆量和想象力的。知名年轻导演张长征认为,科普的外延要进一步扩大,可以追踪社会热点,对一些社会话题进行正面引导,由此引发更多深度思考和讨论。(本报记者 沈湫莎)
责任编辑:张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