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我决定从一本《雪花人》的故事,开始新年的第一个主题课程。
《雪花人》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50多年前,一个生活在大山农场里的小男孩,威尔森·艾·班特利,从小喜爱观察雪花的结晶。他立志将雪花的形态记录下来,让大家都能看到这些美妙的图案。五十年来,威尔森.艾.班特利, 一个平凡的农夫,不断提高自己的显微摄影技术,为世界揭示雪花的神秘和华丽——永恒的六角形和不计其数的美丽图案。不论世人如何不解,不论邻居如何嘲笑,他用一辈子的时间坚持自己喜爱的事情。最终成为世界雪花研究第一人!直到今天,他的书《雪花》仍然是人们认识雪的入门书。
书中班特利的坚持和执着,还有他一往无前的热情深深打动了我。这个从许多社会标准看来愚蠢、甚至失败的农夫坚持实践出他自己的生命意义,让时间和历史证明了他的价值。
同时感动我的还有他爸爸妈妈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当一个小孩真的被允许去追寻那“看起来平凡不希罕”的梦想时,他们就会发出光亮!
小小雪花在孩子心灵埋下艺术种子
给孩子们讲完故事,我在网上搜集到的班特利100多年前拍摄的雪花摄影作品和人类最早的雪花手绘图拿给孩子们欣赏。这些照片今天看来,依然让人感叹雪花的精巧美丽。当时就有学生妈妈分享说,她们曾经在大英博物馆的结晶馆里看到过这个人的雪花照片,只不过当时并不太了解他的故事。我觉得这真是很好,把孩子之前的学习体验串起来了。
▲班特利的雪花摄影作品以及人类最初的雪花手稿
看完班特利100年前拍的雪花后,再给孩子看现代相机拍出的美丽作品:雪花落在毛衣上,雪花落在手套上……为的是让孩子感受雪花和生活的连接。
▲落在毛衣上的雪花
接下来,再给孩子们看一系列通过现代摄影技术拍出来的微观雪花世界。这时,孩子们就开始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当时就有孩子说,看这些照片让她想到许多科幻电影里的设计元素。我觉得孩子们能有这样的联想,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每一次给他们看这些东西,就是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一粒粒小小的种子,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也许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这些曾经看过的东西就能从脑海中蹦出来激发灵感! 心灵和艺术的种子瞬间就能发芽。
▲镜头下的雪花
最后,让孩子们看显微技术下拍摄出来的完美的雪花图形。从这一系列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每一片雪花的造型和细节,便于接下来孩子们自己创作设计。
▲显微镜中的雪花
看过这些照片就不难发现,雪花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每一片雪花的形状都是几乎对称的。每一片雪花都有且只有六个分枝,会以六角形的样式出现;第二,虽然所有雪花的形状都是对称的六边形。但是世界上却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雪花,每一片雪花都是独特的。就像每个孩子一样,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和特长!都有独一无二的美丽!
有了丰富的体验后,孩子们都等不及自己画雪花了!不过设计雪花是看起来容易,画起来难。我的经验是,一定不要让孩子照着雪花的图片画,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局限于雪花纷繁的细节,阻碍他们享受自由设计带来的快乐。
▲孩子们自己设计的雪花图形
班特利在最平凡的事物中,向世人展现出了一个不平凡的绚丽世界。用其一生去坚持这个平凡的理想。这就是生命的力量!我也经常对孩子们说,艺术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教你们绘画技巧那么简单,而是要引导你们打开心灵的眼睛,去感受身边的世界,能够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美好。还是那句话,艺术教育不是要把你们的杯子倒满,而是要将你们的心灵点亮!
小小雪花拓展孩子的视野
我想让孩子们明白:对艺术的追求不应止于画纸上的视觉再现。绝非画得像就够了!而是要尽可能地开阔视野,接触不同的题材, 风格, 媒介。让孩子们亲自体验设计与创造的乐趣!生活中,有大量不同类别的雪花设计图案——
▲手工饼干
▲糕点设计
▲婚礼蛋糕
▲玻璃工艺设计
▲木工艺
▲传统麦秆手工艺
▲毛毡工艺
▲针织钩编
▲珠串
▲创意头饰
▲别出心裁的松果
▲美轮美奂的剪纸
我希望尽可能丰富孩子们的视觉体验。尽力带他们走得更远,看得更广。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体验,孩子们才会有底气挥洒创造!
孩子们花儿一样的年龄,像海绵一样的吸收力,不应局限于某一种绘画技巧,受限于单一的素描教育,而应该尽可能地探索不同的事物,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
只有看得够多,才能了解自己的真实喜好和感受,才有可能确立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才有底气坚持自我!
文本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Binbin的小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