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 给孩子补学科知识的所谓“四校”名师可能是“体育老师”!
老师上课是为了生活,学生上课是为了提高,而机构上课不是为了搞教育,这是一门生意……
寒假将近,好友A突然的一条求助信息让我写下了这篇文。
好友A原本是某知名大公司HR,两年前投身教育培训行业的洪流,就是看中这里有广阔的市场,背后有丰厚的利润。而作为好友,我常告诉她自己所看到的机构的那些乱象,希望她能够避免,或者做一个真正为学生好的机构。可是,今天她发送给我的消息,让我觉得我错了。另一好友说,这是商人与老师的对话,好像是有点这么个意思。
走上讲台10载有余,身边各式各样的家长、老师和机构,我都有接触到,所看到的应该也比一般人要来的更多一些。其实,培训机构一直是有“套路”的,这里就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机构“师资牌”水分太多
一家机构有没有资质,这其实是市场管理层所考虑的问题,对绝大部分家长来说,考虑这个并无实际意义。我们所说的培训机构,基本分为证照齐全的培训学校和作坊式经营的小型工作室。
前段时间,上海市教委对教育培训市场轰轰烈烈的“整治”。不过,家长们或许会发现,去报班的时候,所有机构基本都会声称自己是有资质的。但请大家注意,所谓的有资质,应该指的是有照有证,即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而我们可以检验这些机构是否有资质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对方能否开出培训费的正规发票。其实,绝大部分机构即使有资质,也会为了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因而不开发票,只开收据。
但是师资呢?对于学生和家长,师资的好坏远比培训机构的资质重要,也是家长给孩子报班时更迷信、更盲目的地方。但是,几乎所有的培训机构,都会说我们这里的师资特别好。就来说些常见的宣传吧。
套路一:“**老师,知名院校理科院系毕业,擅长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所教授的学生屡获殊荣。”
这是在一家复旦科技园里的知名机构的教师介绍,我相信你也已经发现了,这样的介绍并无实际内容,空洞无物。孩子上完课后家长上前问,这个老师上课好吗?听得懂吗?孩子特别开心地回答,听得懂的,老师还表扬我了,给了我奖品,随手拿出一颗糖。对于小朋友来说,她们特别尊重被称为老师的人,给点小的奖励,一些小恩小惠,便很容易成为老师的脑残粉,实际学习效果呢?堪忧。
套路二:我们这边的老师都是四大名校市重点的老师啊~初高中培训最常见的介绍独白了。
但真的如此么?据笔者所知,少数机构的确有这样的名校老师,但如果把全上海这些号称用四校老师的机构教师人数都加起来,那恐怕四校的体育老师都要来教数学了。
有一次帮朋友去代课,那边负责人给了我一个“新身份”:一所名校的资深教师。他在跟学生介绍我的时候,我的汗都快滴下来了。当时我还那么年轻,都能叫资深教师了,那你不就是变相说我老吗?
还有一些中专老师也摇身一变,到机构来教高中学生,结果一上课学生反映上课内容跟教材不一样,才漏了馅儿。
另外,有的机构雇佣科技老师冒充名校物理老师,用大学毕业生来演青年骨干教师的,为的只是课时成本低,机构可以利润最大化。
但这些老师对于教材的把握程度都不准确,学生在那里学习,往往事倍功半,起不到好的效果。
说了这么多,家长肯定要问,既然机构套路这么多,那么破解方法是?我的建议是,问清楚这家机构是哪儿请来的老师,信息越多越详细则越靠谱,藏着掖着不愿意说的机构,那还是建议家长另换一家吧。
其实,家长还需要认识一点:名校的老师并不一定是最适合您家孩子的,适合您家孩子的,让孩子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提高的才是最好的。
培训班连报价格低廉?那是常见的销售“套路”
接着,我们来聊聊收费招生里的套路。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家长一次性付款越多越好。近两年来,不少机构出现了秋季班和寒假班连报,寒假班和春季班连报一次性收费的手段。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寒假时间较短,又有农历新年,若不连报,经常会出现寒假班招生人数锐减的情况,所以不知哪位商界奇才想到了这么一招,由此提高了寒假的报班率,机构间传得很快,大家纷纷模仿。
其次,这也是机构的销售策略,也是“套路”!教育机构的营销,更多的是口碑营销。那么,如何能够将自己的口碑传出去呢?
方法之一就是让在读学生转发营销文章,并以此作为优惠的条件,并且如果多人一同报名,还能有一定金额的现金优惠,亦或给予一定数量的免费课程。当然,之后的课需要另外购买。
那么解决方法是?建议家长们睁大你的眼睛,挑选靠谱的老师和机构,不要盲目听信网络自媒体的营销内容。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觉得连报价格低廉,到时发现入坑想退出,机构往往会极力挽留,退费往往没有收费那么爽快。
很多机构排课数量已超过学校授课数量
最后来说一下培训机构的课程和课时安排。课程在小学阶段名目众多。比如,外面现在特别热门的STEM课程,这个课程原意应该是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课程,但在不少机构,就变成了几节乐高课,几节机器人课和几节实验课的合体,典型的概念炒作。同样的炒作,还有创意思维课,数学思维课等。
相比之下,初高中阶段的课程就没有小学那么多花头,一般会有普通班、提高班、突击班、承诺班等不同的说法。
其实,普通班和提高班,就是最基础的班级。如果是同一个老师上,那课程内容基本一致,最多就是进度上的差别,不要指望老师会因材施教。
所谓的“突击班”,往往是机构在考前临时加出来的班级,在原有生源的基础上,对一些没有信心的学生再薅上一遍羊毛,一般费用也会略高。
而至于“承诺班”,这其实是机构利润最高的一块蛋糕了。因为“承诺班”的策略是通过收较高的学费,用概率学理论来提高收益,最终考试后真正退费的学生只是极少数,所以机构特别乐意开设这样的班级。
至于课时安排,我也来帮家长们算一笔账。现在学校的课是40分钟一节,语数外的话,一周大致在5节课,也就是200分钟的样子;小学科一般2-3节,也就是80-120分钟的样子,一学年两学期,教学周大概是36周的样子。
再看机构的排课,一节课是90分钟-120分钟,按照常见的每学期16课时,寒假6课时,暑假12课时,一年基本在50节课。简单的算术,你可以发现机构的课程数量甚至还会超过学校的授课时间,有没有这个必要,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也就是我之所以在文章开头,跟朋友对话特别火大的原因。
说了那么多,只是告诉大家,一些机构培训中的“套路”,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没必要去额外补习。补习,是因人而异的,机构学习是学校学习的一种补充。但是家长和学生们必须要清醒一点:不能盲目地相信培训机构,他们并不是慈善机构,仔细想想,重利的机构怎么可能会好好关注学生发展呢?该怎么选择,我想你们应该会懂。
编辑:郝梦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