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戏曲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剧种普查为传承和发展戏曲摸清“家底”的意义不言自明。
:此次普查历时2年,与以往开展的全国性戏曲剧种普查有何不同?
王晓珊(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办公室副主任):本次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务院发文、文化部组织实施的全国性戏曲剧种普查,形成全国“一盘棋”。与历次调查相比,本次普查在广度、深度、规范性、科学性等方面有更大突破,例如普查对象从戏曲剧种延伸到皮影戏和木偶戏;演出团体和人才方面,除国办剧团外,也掌握了大量民营剧团、民间班社甚至民间艺人的信息;此次普查还在过去因条件限制未能调查到的地方有了新发现,比如日喀则地区紧邻尼泊尔的陈塘镇流行的夏尔巴玛尼戏,是夏尔巴人的一种传统戏曲。
:普查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王晓珊:普查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戏曲自身的多样性、复杂性如何与大型统计应有的规范性、科学性达成统一。而且,戏曲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中,对全国戏曲剧种进行全面梳理、认定、归流,是最耗费心力的部分。此外,一些民间班社和木偶戏、皮影戏班社等流动性大、人员变动频繁,普查员必须深入基层。我记得有一次去西藏偏远地区参加普查,当地有两个藏剧团长期在基层演出,很难联系上。
:如何评价目前地方戏曲发展状况?地方剧种面临哪些困境?应如何保护、传承地方戏?
王晓珊:应该说,目前传统戏曲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
我们在普查中发现,剧种间有一定的同质化趋向,因此保护和传承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剧种上,应该维持其个性,尽最大努力保护剧种的多样性。在保护方法上也需因“戏”而异,比如普查发现的70个仅有民间班社的地方戏曲,和越剧这类发展情况好、流传地域广的戏曲就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濒危剧种应以保护为先,而不是规定它每年要演出多少场次;对于少数民族剧种,保护应从其原生性入手,保留本民族的文化样式。
另外,戏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和民俗、民间文学等都是共生共荣的。如地方戏和当地民俗活动、民间信仰从来就密不可分,但在乡土文化式微的当下,传统的民俗活动也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因此不仅仅是保护地方戏曲的剧种,也应注重保护戏曲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
王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保留一个剧种就是保留一种文化基因,在普查基础上,应该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现在有一些成功推广和保护的案例,比如福建梨园戏,当地的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是“天下唯一团”,几十年来维持了稳定的生存状态,然后逐渐向外省推广,以精品力作提升影响力;此外像昆曲这类生存状态好的剧种借助戏曲进校园的方式推广,实际上它找到了符合自己戏曲品质的受众,从而“精准推广”。
:本次普查实现了文化部门对戏曲资源的动态化、科学化管理,未来对地方戏曲有何扶持措施?
明文军(文化部艺术司巡视员、副司长):戏曲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普查为传承和发展戏曲摸清了家底、掌握了情况。结合普查基础数据,下一步将加强人才培养和观众培育,夯实戏曲发展的根基,推出贴近时代的优秀剧目,推动戏曲走向民间服务群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激活戏曲艺术生命力。
首先要落实国办《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戏曲政策落实情况督查,督促地方切实承担起保护传承地方戏曲的主体责任,将相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其次要继续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和“剧本扶持工程”,在“剧本扶持工程”“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等项目中,通过扶持剧本创作和青年演员,加大对生存状况较差的剧种所在院团的支持力度,并继续实施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
还要继续举办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重点吸纳“天下第一团”参加,并给予经费支持。在摸底“天下第一团”创作演出现状的基础上,分区域举办其优秀剧目展演,调动院团创作生产积极性,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