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地图“逆袭,上海市测绘院力推新品类景观地图
你最近迷过路吗?若有,请好好“珍惜”,如今想要迷路已越来越难。
随着移动电子地图的普及,公众对传统纸质地图愈发疏离。纸质地图的明天在哪里?不仅地图生产者在思考,作为被纸质地图指引了前半生的我们,也时不时地念起。
有人感怀:邮票的今天或可来解答纸质地图的明天,当投递功能被弱化,艺术收藏价值反而被无休止放大,此消彼长,这是个思路。循着这个思路,老牌地图“制造商”———上海市测绘院,在今年着力推出地图新品类———景观地图,常人口中的“测绘员”,摇身一变成为“设计师”。测绘院里的年轻“设计师”说,景观地图展现的是景观,地图本身亦是艺术品,在尊重实用性和科学性之余,突出观赏价值,读者则是美物的收藏家。他们首先推出的“设计作品”是《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地图》,近期已面市,为全手绘创作,以一张总图、五张分区图的组团形式出现,临摹45公里人文风貌,活灵活现展现特色景观。
纪实性与艺术性:严谨之外有独特创意
蓝色,是这张景观地图营造出来的意境。展开长卷,犹如一幅山水画。全手绘的平滑线条隐现于或浓或淡的蓝色之间,形成晕染层次,徐徐勾勒黄浦江水蜿蜒成趣的脉络。《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地图》项目负责人余晨曦在对待地图精度上向来秉持高标准,但于严谨之外,追求地图的纪实性与艺术性珠联璧合,凸显地图的独特个性。
在一张总图上,一面为特殊处理的影像地图,集中展现黄浦江一脉相承的五个区段,从杨浦大桥起、于徐浦大桥止,另一面记叙浦江大事记、贯通理念,以及各区段的吸睛亮点。一册在手,黄浦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的前生今世皆在掌中。
各区段的分景地图也很有看头。项目组选取了徐汇滨江日晖港—丰谷路段,杨浦滨江则是杨浦大桥—秦皇岛路段,画文结合,介绍设计理念、工业遗存、休闲亮点,以及亲水步道、工业遗存、健身跑道、自行车道、轮渡站、驿站等便民设施。每一幢地标性建筑都在画面上占有一席之地,从江岸到腹地,景色由近及远,层层叠叠。
线上地图“逆袭”:从慢半拍到早半年
按照以往地图的制作流程,一般都是先有纸质地图做基底,再转换成线上地图。但浦江两岸贯通地图则是先用线上地图铺陈,再引出线下纸质地图的制作思路,前后间隔近半年。
去年8月,市测绘院推出的《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专题地图》是首个专题Web电子地图,由“图溯上海”官方微信公众号提供访问入口。市测绘院第四分院研发科副科长杨珩介绍,项目组精心挑选了30个极具代表性的滨江地点作为全景采集目标,打包满足江边日常信息获取所需,还别出心裁地设置了2006年、2010年、2014年和2017年的航空影像,帮大家了解滨江两岸建设进展,还用三种颜色标注出亲水步道、健身跑道、自行车道,供市民选择喜欢的休闲方式浏览滨江。这张电子地图每月为“图溯上海”引流上千人次,因多变的色彩、清晰的模块而获得好评。于是,测绘院趁热打铁,推陈出新,触发了新的制图思路,景观地图应运而生。
责任编辑:王翔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