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择校”负面影响更严重 应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土壤

2018-02-09信息快讯网

跟风“择校”负面影响更严重 应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土壤-信息快讯网

许多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排满各类培训班和才艺班,希望其能够考上名牌学校。殊不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是最重要的。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开花,他(她)可以成长为一棵树,也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坐在记者对面的许媛(化名)脸上写满了故事和感慨,一边摇头一边笑着说。

在过去的五年里,许媛和女儿经历了一场涅槃———孩子从成绩优秀到弃学、自闭,万般无奈之下,许媛下定决心让孩子从沪上顶级民办初中转学到虹口区一所公办初中。

许媛说,这是一个对孩子教育彻底顿悟的过程。每逢学期结束,求学大军中总会有这样的家长,因为孩子不能适应原有的学校而做出重新选择。教育界专家表示,对于孩子来说,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缺一不可。“不要认为把小孩送进所谓名牌学校,家长的任务就完成了。而家长盲目跟风‘择校’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进了名牌民办初中的孩子为何没了自信

“每个家长都天然地认为,我的孩子是最好的。”许媛也如此认为,既然自己和先生都很优秀,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不会逊色。上小学时,活泼的女儿豆豆(化名)深得老师喜欢。

四年级开始,父母对豆豆的期待值也越来越高———“都说民办学校升学率更好,我们给孩子每天都排满了各类培训班和才艺班,希望她能够考上沪上一所民办初中。”

“小升初”,豆豆没让父母失望。

“这也是全家噩梦的开始。”许媛说,预备班刚开始,豆豆的成绩比班级平均分还少了30分。“当时认准就是不够努力,豆豆的培训班更多了,有时候不得不早晨五点起来写作业。”

一个学期下来,班主任找到许媛,委婉提出让豆豆转学的想法。父母和老师都觉察到了豆豆身上的变化:总是随意拿走同学的橡皮、水笔,在家从来不说话,连走路都是驼着背的……

许媛和丈夫商讨了很久,豆豆在家彻底“失声”十几天后,全家人决定转学,入读家门口的一所普通公办初中。“不应该盲目追求所谓的名校、升学率高的学校,而是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选择适合的。”在亲眼见证了孩子的变化后,许媛叹了口气说。

现在对豆豆而言,应该是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充实自己的信心。进入初中后,豆豆很快成为了班长,并顺利考入高中。

追求更适合孩子的教育而非“唯分数论”

许媛的故事,在家长中并非孤例。一名沪上顶级民办初中的家长告诉记者,预备班读完,班级里的学生少了三分之一,“有些选择出国,还有少部分选择转走。”一所杨浦区公办小学班主任告诉记者,在他们学校,每年都有一两个从名校转学而来的学生。

为家长重新选择“留一扇窗”,记者发现,沪上部分学校设置了“插班生制度”,如果学校有多余的学额,可以通过正规途径选拔插班生。如,在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每年每个年级通过“插班生制度”转入的学生有一两个人。校长万玮说:“无论是从公办还是民办学校转入,这些学生和家长追求的是更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

如何选择?家长们却略显盲目,也催生了不少焦虑情绪。眼下,各类自媒体中,家长们对各类学校排名帖子青眼有加。网络搜索引擎中,“小升初”的相关搜索达到1900多万条,“幼升小”的相关搜索更是超过一亿条。沪上一名公办初中校长表示,“这种排名本身会将学校评价标准单一化,而构成一所学校教育底蕴的理念、文化、传统、特色等要素,在排名中就都被忽略了。”

“对于家长而言,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唯分数导向’。”特级校长、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校长卞松泉说。

让每个学生更好成长才是教育本质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盘点民办学校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上海,兴办民办教育最初是期待以其“鲶鱼效应”,成为盘活教育资源、提供多元教育模式的抓手,激活当时的公办学校教育。民办教育历经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民办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应该适当做出调整。

“学校秉持着怎样的观点来教育孩子,才是关键。”在万玮看来,“相对于公办学校的基础教育同质化的教学模式,民办学校不应该仅仅追求分数,而是找到自己的特色,形成差异化办学。这才是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

万玮说,目前社会比较多元,家长的需求和选择千差万别。比如,有些家长打算在高中或大学时就让孩子出国读书,接触国际化教育,那么双语学校可能就是很好的选择。

每一个年龄阶段,优秀的学生数量是占小比例的,但教育应该做到有教无类。卞松泉说:“你不能只对小部分学生进行教育,而忽略大多数。让每个学生更好成长,才是教育的本质。”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