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木版年画“门派”齐聚上海:精美手艺中藏着怎样的美好期盼

2018-02-09信息快讯网

六大木版年画“门派”齐聚上海:精美手艺中藏着怎样的美好期盼-信息快讯网

湖南滩头年画《门神》(北京艺术博物馆供图)

曾几何时,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门头贴年画。如今,现代生活改变了人们过年的方式,许多年味十足的年画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机构,平日难得一见。昨天在上海鲁迅纪念馆揭幕的“红红火火中国梦———中国木版年画展”,为沪上市民寻访地道传统年画提供了去处。

此次展览由上海鲁迅纪念馆的12件鲁迅藏年画及北京艺术博物馆提供的85件木版年画组成,亮相的近百件作品,涵盖了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湖南隆回县滩头等中国六大知名木版年画产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木版年画,从唐宋开始就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景

据北京艺术博物馆工作人员高塽透露,作为民间美术类型的重要代表,中国木版年画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发展至今,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根基。长期以来,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以一种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套色、手绘技法发展,以重彩写实的画风演进。其间,融入了大量民间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和民风民俗,涉及民俗学、历史地理、建筑科技、民族服饰等众多学科领域,是研究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在中国文化史、民俗史、美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年画不仅是新年的装饰品,也是反映传统文化生活的百科全书。与较为强调个性的宫廷绘画、文人画相比,木版年画更加生活化,往往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比如,福禄寿三星,起源于远古人们对自然星辰的崇拜。三阳开泰来自《易经》,寓意阳气上升,否极泰来。

六大木版年画“门派”齐聚上海:精美手艺中藏着怎样的美好期盼-信息快讯网

▲ 年画反映传统文化生活,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鲁迅收藏,上海鲁迅纪念馆提供)

被称为天下第一门神的秦琼和尉迟恭,来源于一个传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常觉寝宫有异样声响,后大将秦琼、尉迟恭全副戎装,把守宫门,结果平安无事。李世民觉得两位大将太辛苦了,遂命画工将他俩的威武形象绘于宫门上,称为“门神”。于是“门神”木版年画广传民间,新年贴于门上,驱邪卫家宅,祈福保平安。以后又逐渐把捉鬼的钟馗、忠义的关羽和“铁面”包拯也列于其中。五子门神,则来源于窦燕山教子故事。据《宋史·窦仪传》记载:“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当时号为窦氏五龙。”除夕之时张贴五子门神,既是对家庭人丁兴旺的祈求,也是对子辈前程似锦的祝愿。此外,“麒麟送子”“年年有鱼”“天官赐福”“富贵满堂”“四季花开”“一团和气”等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等名著人物故事等也都深受百姓喜欢。

南北风格不同见个性差异,反映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很多年画甚至直接表现的就是逢年过节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迎财神、踩高跷、舞龙舞狮、划旱船、看花灯、猜灯谜……人们记忆里那些熟悉的年俗活动,年画里都能找到。以本次展出的一幅天津杨柳青年画《大过新年》为例,它描绘的是北方家庭腊月三十合家欢度新年的场景。这是一个“连三间”,东灶煮饺子,寓意全家一团和美;西灶蒸馒头,企盼来年生活蒸蒸日上。近景处,大家围桌包饺子、互贺新年,门外有人提酒壶搬火锅进来……一派热闹的新年气息扑面而来。

六大木版年画“门派”齐聚上海:精美手艺中藏着怎样的美好期盼-信息快讯网

▲ 很多年画中有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

天津杨柳青年画《瑞雪丰年》(北京艺术博物馆提供)

六大木版年画“门派”齐聚上海:精美手艺中藏着怎样的美好期盼-信息快讯网

 年画《悟空斗铁扇公主》(鲁迅收藏,上海鲁迅纪念馆提供)


而不同产地的年画,呈现出的是不一样的风貌。以本次展出的年画为例,同样是画“门神”,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湖南滩头三地的年画作品就截然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所传递的艺术气息上,年画中秦琼、尉迟恭手上所拿的道具、所穿的服饰等也都完全不一样。高塽告诉记者,总体来说,北方的年画色彩浓艳、喜好红绿撞色;南方的年画在颜色的使用上则相对柔和。题材的选择上,北方偏好戏曲故事、英雄人物,生活气息较浓;而南方则更擅长风景、才子佳人和仕女题材,文化气息较浓。

六大木版年画“门派”齐聚上海:精美手艺中藏着怎样的美好期盼-信息快讯网

 苏州桃花坞年画《仕女》(北京艺术博物馆提供)

展览现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年画,将春节的热闹劲儿和盘托出,也满溢着老百姓素朴而真挚的新年愿望。时代在变,年画的题材、内容、创作形式甚至用途都在变,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未曾改变。要过,就过一个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不同地域的年画,有着不同的生活表情与文化个性

细腻端庄的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被誉为“年画翘楚”。这也是第一种进入宫廷的年画。

明清时期,杨柳青地处漕运枢纽,交通发达,市肆纵横,风景如画,有北方“小苏杭”之称,这里的年画正是在殷盛的环境中成长发展起来。富人过年,对于年画精美奢华的追求不断助推着杨柳青年画在精细化程度上的登峰造极。由于毗邻京城,杨柳青年画甚至沾染了些许宫廷气,尤显端庄。即便绘的是平素里面目狰狞的钟馗,乍一看可能觉得很凶,细看却又流露出几分慈祥。

“半印半画”是杨柳青年画特殊的制作方法,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勾、刻、刷、画、裱等纯手工制作。其制作既有版画的刀法木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

清新雅致的桃花坞年画

年画中的“婉约派”,要数桃花坞年画,无论题材上还是风格,都偏重于清新雅致。

明清时期,苏州富甲天下,文风昌盛,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审美趣味统统反映在了当地的桃花坞年画中:不是文人的“大雅”,也不是市井的“大俗”,而是“雅俗共赏”,显现出市民意识与城市文化。题材上,偏重城市习俗风景,刻画热闹的贸易集市,穿插着人们的种种活动,像是一卷卷鲜活直观的历史画轴。艺术上,非常接近传统绘画,风格雅致,不少画面有诗句题咏,在早期画面的经营上甚至看得出宋代院体画、明代界画和文人画的痕迹。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

粗犷朴实的杨家埠年画

山东潍坊杨家埠一带,年画的风格与当地人多以耕种为业的生活习性无不关联。当地年画中显著的题材便是耕织,画风则是粗犷朴实,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形成与文人画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和特色,颇能代表北方农民豪爽粗犷的性格。

杨家埠年画通常线条简练流畅,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构图饱满,造型夸张,且多以象征、寓意、谐音等手法来表达画艺。

艳丽奔放的朱仙镇年画

朱仙镇年画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其构图饱满,线条粗扩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

朱仙镇年画中人物头大身子小,既有喜剧效果又不失匀称舒适。有些地方的年画人物脸部多打红脸蛋来妆饰,而朱仙镇的年画不打红脸蛋。在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中,人们多把老虎做成或画成黄老虎或红老虎,而朱仙镇的年画是黑老虎。这种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手法、使其在年画创作上独树一帜。

古朴稚拙的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在刻版技法上变化多样,有的精雕细刻,表现入微,有的粗细相兼,适得其妙。在刻版上,武强年画以大刀阔斧的手法见长,阳刻为主,兼施阴刻。线条粗犷奔放、挺拔劲健,呈现一种古朴稚拙之美。武强年画题材广泛,色彩丰富,人物塑造突出头部和眼睛,许多作品还配有简明诗词,读来朗朗上口,饶有韵味。

刚劲挺拔的滩头年画

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其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其中一个版本的《老鼠娶亲》,因为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盛赞其“可爱极了”,被世人广泛认识。

滩头年画的用线刚劲挺拔,运动感强,强调装饰意味,如人物胡须、衣带的飘动,使形象个性特点得以更好张扬。其印刷用纸十分特别,采用的由当地的手工作坊以毛竹为原料制造的“玉版纸”,纸质厚、韧性强,色显奶黄色。印刷前需将纸蒸煮并在纸上胶粉。滩头年画使用的颜色除桔红、煤黑外,基本都是品色系列的颜料:品桃(玫瑰红)、品兰(群青)、品黄(淡黄)、品绿(翠绿)。调色也很讲究,用当地的地下水加入篙子水(即民间做豆腐时过滤出来的水)、白胶泥等秘方使色彩纯度高、鲜艳、渗透性适当,可保存的时间长。

编辑制作:张祯希

*报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