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小校场年画,感受上海年味

2018-01-27信息快讯网

赏小校场年画,感受上海年味-信息快讯网

本周四,“上海的年味——百年小校场年画复兴展”在豫园商城华宝楼正式揭幕。此次展览不仅包括了44幅小校场年画的珍贵复刻本,还特意设立“上海年味专区”,让游客在感受新年气氛的同时借助上海传统年画回望城市近代的百年发展历程。

小校场年画“回娘家”,互动场景,文创年货激活年画生命力

19世纪60年代左右,当时占据年画业半壁江山的苏州桃花坞年画业主为避战乱纷纷南迁上海,他们的画铺集中在新北门内的小校场一带,如今上海豫园的旧校场路上。桃花坞年画在上海渐渐生根开花,在沿袭了原有色彩绚丽,精致的风格外,产生了一批反映上海洋场风俗的作品,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小校场年画”。       诞生不过百余年,上海小校场年画却在所有年画中消亡时间最早的。据统计,目前小校场年画的存世量只有千幅左右,多数市民对年画的了解也相当有限。此次,年画回到“娘家”,豫园方面也使用了一系列创新方式让城市的记忆继续延续下去。

赏小校场年画,感受上海年味-信息快讯网

贺岁吉祥、时事风情、闺门侍女、戏曲故事,在《百年世相——上海小校场年画珍版展》展区中,44幅珍贵年画复刻本通过这四大板块直观反映了小校场年画的历史渊源与艺术风格,其中包括了描绘百年前豫园市井风情的《豫园把戏图》。而另一侧的体验展区以年画《闹新房》的大型复刻开头,上海画家叶雄用当代技法创作的新时代年画《新时代——上海年味》和《金犬迎春》结尾,参观者将通过拼图和场景体验的方式感受上海的百年风情,还可以坐上一辆还原度几乎百分百的80年代的公交车,去当年的南京路“逛上一逛”。

华宝楼三楼的吾同书局为配合本次展览,也特别开辟了年画体验区,并将邀请沪上学术、文化名家开办各类讲座、艺术沙龙,增进广大市民对年画艺术的认识、延续城市的记忆。

赏小校场年画,感受上海年味-信息快讯网

不仅可以“看”,在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的技术帮助下,市民亲手“画”出一幅《金犬迎春图》也不再是难事,传统的木刻雕版印制工艺也通过现代的方式被全新阐释。与此同时,豫园文创首款年礼—新春城隍祈福年画礼盒在文创市集亮相。取意于小校场年画的礼盒包装、上海话红包、“福禄寿囍财”文字拼图贴无不洋溢着专属于上海的新年气氛。

经典与时尚并重,豫园迎来新起点

25年来,从小商品、日用小百货起步的豫园商圈,传承上海城市文脉,不断创新、进化蝶变,吸引着年均4000万人次的全球客流。围绕着上海全球卓越城市理念,豫园股份正在着力打造以“豫园商城”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名片,重构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中国人眼里的上海、上海人眼里的故乡。

从上海文化渊源而言,豫园商城地处城市中心老城厢,是上海传统与现代的链接点,成为“最上海、最中国、最世界”的城市文化地标。近年来,以“海上梨园”品牌复兴升级、戏曲文脉延续为代表的文化引领工程,不断吸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店铺入驻,也引入书香文气,不断加强豫园城市文化名片属性。本次举办上海的年味——小校场年画复兴展,并配合推出首款文创年礼——新春城隍祈福年画礼盒,也是豫园升级为文化新地标的尝试之一。

赏小校场年画,感受上海年味-信息快讯网

目前,豫园商城已经正式启动新一轮改造升级,并在积极推进豫园二期综合开发计划。以豫园商城现有商业空间为核心的豫园一期改造升级,将提升“豫园旧里”、重塑“豫园漫步”、打造“空中豫园”三大主题场景,呈现上海文化、上海服务、上海购物、上海制造的经典时尚城市文化名片。

本次“上海年味——百年小校场年画复兴展”将持续至3月5日。对于豫园来说,这是与豫园灯会同样重要的民俗文化盛事。今年新春,期待上海市民在逛灯会、看年画的过程中,一起找回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值得记忆的“年味”。

延伸阅读:中国年画四大家

在古代,每逢除旧迎新之际,人们都会在自家门户、厅堂贴挂新年画辟邪祈福,营造吉祥的气氛。年画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地方特色。其中,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产生于中国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杨柳青年画笔法细腻、人物秀丽、色彩明艳,题材范围极广,包括风俗、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娃娃、美人、花卉、山水及神码等,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

赏小校场年画,感受上海年味-信息快讯网

清代光绪以前是杨柳青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天津杨柳青镇及其附近村庄,大都从事年画作坊生产,可谓是“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年画因以产地得名。 康乾时期,杨柳青年画的风格严谨,背景简洁,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嘉庆、道光年间,杨柳青年画的风格渐趋活泼,画面热闹、色彩丰富,背景也各式各样。

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是江南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地区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中国民间传统审美内容。

赏小校场年画,感受上海年味-信息快讯网

清雍正、乾隆年间,苏州年画质量、销量空前提高。桃花坞年画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与天津杨柳青成了中国南北两大民间年画的中心。桃花坞年画接近传统绘画形式,在艺术上成就较高。市民意识与城市文化的显现使得年画偏重于城市习俗风景,非常接近传统绘画,风格雅致,不少画面有诗句题咏。在早期画面的经营上,甚至可以看出宋代院体画、明代界画和文人画的痕迹。

四川绵竹年画

四川绵竹年画因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多以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清代中叶,四川城乡各地普遍兴建会馆时,多聘请绵竹画师和塑匠雕塑神像,彩绘梁壁,使年画师们的艺术在实践中得以发展;绵竹造纸业不断发展和革新,实验成功“粉笺纸”;年画作坊管理完善,分工细致,专人专事,精益求精,不论刻版,敷彩都达到较高水平,并出现有特色的流派和个人风格;外省和本地画商起了媒介的作用。绵竹县志载:“商贩远自陕甘滇黔,裹银来市易画,仲则接踵城南,购过者遍于王道百五十里。”

赏小校场年画,感受上海年味-信息快讯网

在绘制风格上,绵竹年画既承传了唐代之前手工绘制年画的制作风格,又继承了唐代之后雕版印刷年画的风格。和中国其他年画一样,首先是要刻成线版。但是,线版在绵竹年画中只起轮廓作用,从不套色制作,最后完成全部靠手工彩绘,经过不同艺人的手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个艺人绘制不同的画幅也会产生不同的趣味,这与其他地区用色版套印年画有着明显区别。

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杨家埠年画制作工艺别具特色。艺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线稿,反贴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画印出来后,还要再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进行简单描绘,以使年画显得自然生动。

赏小校场年画,感受上海年味-信息快讯网

杨家埠年画生产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做法是先将画稿勾出黑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分别不同颜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最后修版装裱而成。

杨家埠木版年画乡土气息浓厚,按照农民的风俗信仰、审美观点、生活需要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古朴雅拙、简明鲜艳的风格。

编辑制作:王筱丽 | 展方供图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