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断指”,文物出访如何保安全
专家指出,培养公众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教育的支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展出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和艺术品,场馆必须配备足够而充分的技术手段来保护其安全
这两天,很多人的手机被一则消息刷屏: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去年年底,在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会博物馆举办的“秦始皇和兵马俑展”上,一名美国男子折断了其中一个兵马俑的拇指并将其盗走。目前,被盗拇指已被找回,涉事男子被逮捕后保释,将面临审判。据披露的调查细节显示,事件发生时,该博物馆正在举行晚间聚会,这名24岁的美国男子在此时偷偷溜进已经关闭的展厅,与兵马俑自拍之后,折断兵马俑的左手拇指放入口袋离开了展厅。
该消息一经报道,涉事博物馆安保系统之粗疏与兵马俑文物价值的极度不匹配,立刻引发关注。
事实上,如何确保展品的安全,是全世界博物馆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知名艺术评论家陈履生就该事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培养公众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教育的支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尽管有像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那样,在中央大厅以没有任何防护的方式来展出巨大的玛雅文明文物,且多年来没有损害的案例,但这是极个别的,在全世界几乎99%以上的博物馆都不敢这么做。特别是对于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和艺术品的展出,其展出的场馆都必须配备足够而充分的技术手段来保护展品安全。
观众不能触摸文物原作是博物馆展品安全的底线
国内外的一流博物馆,都将保护展品安全作为立馆的基本准则。我国文物部门在安保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大型博物馆普遍会采用展柜和围栏等方式对珍贵文物进行保护。在国际上,陈履生以他此前在国家博物馆工作的经历举例说,那些声名显赫的博物馆在与国家博物馆合作时都会对展品的安全与保卫作出非常严格的要求。
即便是近年来博物馆界提出了要与观众互动的概念,不能触摸原作也是底线;用技术手段对展品和公众进行隔离同样是必要的。
尽管如此,破坏展品的行为仍然防不胜防。比如此前就有美国游客在意大利参观时,把一座14世纪雕塑的手指掰断了;在卢浮宫这样超一流的博物馆,偷盗事件也难免发生。也正因为如此,我国有明确规定,禁止某些特别珍贵且容易损坏的文物出境展出。
国家文物局先后在2002年、2012年和2013年三次印发目录,禁止总计195件(组)文物出境展出,包括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铜车马、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后母戊鼎(旧称司母戊鼎)、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北宋)、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商四羊方尊以及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战国商鞅方升等。
更完备细致的保障才能让更多文物安全地走出去
应该看到,除了目前限定的这195件(组)文物之外,随着近年来海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中国文物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这也是中国文化更多参与国际间交流的应有之义。
就拿兵马俑来说,由于秦汉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兵马俑作为秦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近年来频频受邀出国参展。去年,“秦汉文明”特展登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品中就包括秦始皇陵跪射兵马俑;此次涉事的展览为“秦始皇和兵马俑展”,从去年10月起将持续至今年3月,展品出自陕西省文博机构的近200件 (组)珍贵文物。与此同时,另外一个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展览正在英国利物浦世界博物馆展出,由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和陕西省文物局合作举办,于2月9日开幕,将持续展出至10月28日。
基于这样的背景,有专家学者认为,发生在费城的这一兵马俑断指事件,对于我国文物界有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
据报道,此次在美国费城举行的兵马俑展属于裸展,即没有展柜和玻璃罩等防护,展品完全裸露在参观者面前。这是安全系数最低的展陈方式,但也不代表必然不安全,只是对安保设施、报警系统和人员配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富兰克林学会博物馆显然在这些方面有重大疏漏。正如陈履生所言,秦始皇陵兵马俑每到国外的展出都是盛况空前,影响广泛,这是好事。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到外国参观者对于展品的热情,而忽视了事先必要的考察,很可能造成安全的隐患。随着交流日益频繁,与我们合作的博物馆种类也会越来越多,未必都是像纽约大都会和英国大英博物馆这样各方面都是一流的大型博物馆,我们应尽快对合作场馆的基本设施作出明确规定,并且在合作之前对对方进行严格考察。只有这样,文物的国际交流才真正可持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配置!高质量!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