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西安演艺集团·歌舞剧院首次将唐代祭天大礼全过程呈现给观众。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两场的仿唐祭天表演,完整复原唐代春节天坛祈福大礼的全过程,配合古代服饰、祭祀舞蹈及乐器伴奏,通过演绎迎驾、静鞭、行礼,鸣钟、列阵、行进,初献、亚献、终献等环节,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中华千年礼仪之邦的非凡气度。
地处西安南郊陕西师范大学老校区南侧的隋唐圜丘,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坛”,为我国已知的现存最早的皇帝祭天礼仪建筑。
西安天坛比北京天坛早了近千年
圜丘 (天坛),初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年 (公元590年),唐代沿用了近300年。它是皇帝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位于唐长安城郭城正南门明德门遗址以东约950米。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圜丘的建造方式十分独特,整个坛体没有砖石,全部用土夯成,表面和各层的台面、台壁以及12陛阶表面,都用掺有麦秸的白灰膏泥拌饰。圜丘的12陛,又称“十二辰”,暗指天上的12个方位。记者在现场看到,圜丘的每层圆坛都设有12个用来登顶的“陛道”,均匀地分布在圆坛四周,朝12个方向辐射,其中正南方向的“午陛”是皇帝登坛的阶道。
西安天坛比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 的北京天坛早了近千年;北京天坛只有3层,西安天坛有4层。“西安天坛是目前所知、发掘出的最早的天坛、最早的圜丘,为西安城内的大唐遗址和唐代地面遗存的复原增添了非常重要的一笔。”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说。
中国社科院文物专家安家瑶介绍,北京天坛高5.4米,西安天坛高8米;北京天坛仅4面有台阶,西安天坛12面都有台阶,更符合周礼礼制。
1999年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发掘出土了圜丘遗址,使这座千年天坛遗址重见天日。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遗址高约8米,为4层素土夯筑圆坛,表面涂白灰。底层直径约54米,第2层约40米,第3层约29米,顶层约20米,各层层高1.5至2.3米不等。
2003年至2004年,西安市文物局组织实施了保护工程。西安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唐龙介绍,现在看到的地面是在原有遗址上加了一米高的黄土覆盖层,形成一个保护层,它的形制是完全按照当时考古发现的天坛的形制和结构来复原的。
二期工程将建天坛博物馆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向世人展示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2017年,西安市决策实施该遗址保护展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建设西安天坛遗址公园。今年初,该遗址公园建成对外开放。
根据规划,西安天坛遗址公园二期工程将以保护遗址为前提,新建两层天坛博物馆及相关的配套设施。
在古代,祭天又称祀天、郊天,属于最高规格的礼仪活动,因此圜丘(天坛)在皇家礼制建筑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历史文献记载,在圜丘建成后的300多年间,包括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玄宗等在内的20多位隋唐帝王,都曾在此登坛祭天。唐代一年中有4次祭天,其中3次在圜丘举行。
据了解,隋唐圜丘祭天的主要礼仪环节有斋戒、陈设、省牲器、銮驾出宫、奠玉帛、进熟等。其中的“陈设”是准备环节的核心,它是指提前为祭天大典安排位次、用乐、祭品摆放等准备工作;“省牲器”指专门省视、查看和准备祭祀所用牲器等程序;而“銮驾出宫”指祭天这一天皇帝的金銮驾从皇宫出发,到达圜丘的一套礼节,整个随行礼仪人员各按等级位次达到万人以上;“进熟”就是向上天进献熟食,其礼仪繁复,程序极为复杂,主要包括读祝文、进献食物、燎柴三个亚环节。
(本报西安2月26日专电)
文:本报驻陕记者 韩宏
图:视觉中国
编辑制作:范菁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