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柏是如何“恭迎圣驾”的?七星石为什么是八块?“天坛传说+”让古老“非遗”重焕生机
▲九龙柏的树干表层沟整怪异,旋转扭曲,犹如九条蟠龙缠绕嬉戏。传说中,这株古柏站立路旁,迎候着皇帝的光临。
古时天坛为皇家禁地,老百姓却把鲁班爷等民间达人“请”进了天坛传说,并口口相传。只不过,时至今天,又有多少年轻人肯相信,天坛传说会和鲁班爷扯上关系呢?
这就折射出一个尴尬——一方面,圣俗统一的天坛传说,用平民的立场解读历史大事,成为正史的另一面参照镜,其价值已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上得到肯定;另一方面,随着老百姓从四合院住进高楼,口口相传的有利条件日渐式微,天坛传说面临失落之虞,我们该通过什么妙招,让它的故事兴然流传、让它的价值焕然发光?
“天坛传说+出版”“天坛传说+教育”“天坛传说+旅游”“天坛传说+多媒体”等等,靠着这些探索,古老的天坛传说继续滋养着今天人们的精神世界。
传说体现了“天人合一”、孝悌忠信
“这座大殿,既要象征四个季节、十二个时辰,又要象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皇帝给负责修建祈年殿的工人们出了大难题。”导游许红军绘声绘色给前来天坛踏青的北京景山学校的同学们讲起了天坛传说,“工人们正发愁呢,见来了个衣衫褴褛的老头儿。老头要了三碗饭,一把筷子。三只碗摞成三层,筷子插成里外三圈。老头嚷嚷完‘加盐’,突然消失。工人们猛然醒过盹儿来,哦,原来是‘加檐’啊,这是鲁班爷显圣啊。按鲁班爷的这一指引,大殿采用了三层重檐结构,内圈4根柱子象征四季,中圈12根柱子象征十二个月,外圈12根柱子象征十二个时辰,中圈加外圈象征二十四节气,三圈总共28根,象征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子顶端的8根铜柱,象征三十六天罡……”
孩子们在天坛还可以听到更多传说:益母草是来自天上的仙草么?九龙柏是如何“恭迎圣驾”的?七星石为什么是八块?
既观景物,又听传说,这样的美好体验,要归功于导游们的案头必备——《天坛传说》。
▲《天坛传说》书影
2011年,天坛传说被收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坛传说》一书随即问世。从这本书里,你可以读到与天坛相关的建坛传说、景物传说、民俗传说、坛根儿传说和人物传说。
编著此书的李俊玲说,这些传说始现于明清,如今已在北京地区传承了数百年。它的创作者多是天坛周边的百姓,神秘、封闭的天坛启动了他们瑰丽的想象,使天坛传说自带了圣俗统一的显著特点。
“还有一个特点。”天坛公园前副园长徐志长接受本报专访时说,“天坛传说里没有妖魔鬼怪等‘恶势力’,它里面的神灵很多都是历史上对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的化身,比如显圣的鲁班爷、派小神童来救急的大数学家秦九韶……这表达了老百姓对天坛的崇敬与赞美。”
▲圜丘祭坛为三层须弥座式圆形石台,台面石板、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9或9的倍数,传说数学家秦九韶派神童显灵相助,工匠们才将这一设计建造了出来。
天坛传说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也倡导了孝悌忠信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天坛益母草”的传说:“莲花”为母求药,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最终摘回神药。民间文学专家刘锡诚认为,天坛传说在当下依然有着熠熠闪光的价值,“它体现了平民立场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解读,是正史的生动补充。”
让传说走近年轻人,滋养精神世界
散落市井的天坛传说,是如何一点一滴攒成如今的规模的呢?
1984年,时任天坛公园副园长的徐志长在工作中常常听到各种天坛传说。能不能把它们搜集起来呢?他预见到这是座文化富矿,于是组织召开了座谈会,把知道传说的工人和居民都请了来。二三十人围在一起聊故事,“聊了3天,用蓝格稿纸整理出十几本。”
▲神乐蜀位于天坛西外坛,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天坛的诸多传说都在神乐蜀的道士中流传。
2009年,时任崇文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的李俊玲着手天坛传说的“非遗”申报工作,她和徐志长一起,开始了更为系统全面的搜集。
“我们是既走出去,又请进来。”李俊玲解释道,“走访天坛周边的‘老北京’,记录他们口口相传的天坛故事;还通过街道、社区,发动居民们来崇文区图书馆讲故事。”天坛传说不光凝成了《天坛传说》一书,还留下了声音、视频。
但这对一项“非遗”的活态传承来说,光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如何让天坛传说走近年轻人,如何让传说中的精神营养滋养今天的人们,这是亟待探索的命题。
除了上文提到的通过导游将天坛传说带给游客的方法,更多的方法已在实践:“天坛公园”微信公号上,不定期推送天坛传说;有些旅游网站,将天坛传说作为游客进行北京深度游之前的热身;《中学生报》刊出了天坛传说的专题;北京交通台为天坛传说制作了好几期节目;北京辣妈们还在“爱读妈妈群”等微信平台,分享“天坛的秘密”……
▲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摄/彭丹)
徐志长、李俊玲等从书斋走到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徐志长把天坛传说带进了首都博物馆的“乡土课堂”讲座和央视的《文明之旅》栏目。李俊玲给小学的孩子们讲课外课,“我给他们讲建圜丘坛的故事,讲数学家秦九韶如何显灵,孩子们特别爱听。他们还增长了知识,懂得了9这一数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寓意。”
作者:本报实习生 彭丹
编辑:王秋童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