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二月份的实时票房迈过了100亿元大关!这不仅是崭新的国内纪录,也是世界纪录!
2月28日15时40分,中国电影市场单月票房登上了前所未有的开阔平台。
纵向比较,此前的单月票房冠军诞生在去年夏天。2017年8月,凭借《战狼2》掀起的全民观影热潮,该月票房达到了73.72亿元。而2016年2月的68.75亿元,如今排在了单月排行榜的第三位。
横向比较,此时的100亿元(折合15.83亿美元),已大幅超过了北美市场在2011年7月《哈利·波特8》与《变形金刚3》交锋时创下的全球单月市场纪录13.95亿美元。
2017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北美总票房110.6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98亿元),两者相差近139亿元。鉴于北美电影市场近年来持续停滞,若按中国电影市场去年增长13.45%来估算,2019年中国有望跃居世界第一大市场。而按照今年前两个月的势头,这个时间也许会提前到今年底。
回顾100亿元的达成,归功于史上最强春节档。百亿元中,《唐人街探案2》贡献了28.3亿元,《红海行动》24.36亿元,《捉妖记2》20.95亿元,《西游记女儿国》6.98亿元,《熊出没·变形记》5.59亿元,《祖宗十九代》1.42亿元;而节前上映的《神秘巨星》《南极之恋》《马戏之王》《无问西东》等中外影片合计奉献约占10%。
对于如此生猛的态势,《洛杉矶时报》在三天前如此评价:“中国春节一周的票房达到9.46亿美元,这是世界纪录。单日票房突破2亿美元,是世界纪录。单日观影人次超3000万次,是世界纪录。单片单日白天场票房高达8500万美元,还是世界纪录。”
仅仅往前推八年,2010年,中国内地一整年的票房不过是101.72亿元。
从一年百亿元,到一个月百亿元,对于破纪录已是常态的中国电影市场,我们有些赞美,也有些牢骚。
赞美一:超五万块银幕,已经并将继续深入广袤的中国大地
戊戌年大年初一,位于安徽阜阳的万达影城,收获了77.3万元票房,排名全国影院第一。比它稍逊色些的,依次是温州、萧山、太原等地的影院。无独有偶,2017年春节当天,全国票房排名前十位的影院,除了一家位于北京,其余都在“出乎意料”的地方:温岭、长春、绵阳等等。
这些在年票房百亿元的2010年都无法想象。彼时,北上广深才是超级影院的聚集地。
▲2月票房冠军《唐人街探案2》,上映13天时,观影人次超7100万
从2010年底内地银幕数6256块,到2016年12月跃居世界银幕数第一,再到如今的5.2万余块银幕,院线向广袤的中国大地持续深入,才使得越来越多内地观众在家门口观影、在过年返乡时观影,成为可能。也为票房的增长打下基石。
因为影院建到了家门口,2017年,中国内地共有16.2亿人次观众走进影院。
赞美二:国产影片的崛起,让中国市场屡屡为中国大片喝彩
如今的内地市场票房统计,多以1994年为起点。那年11月,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动作片《亡命天涯》在内地公映,这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分账大片。翌年,《真实的谎言》从内地赚得票房1.03亿元,首次见到亿元级别的影片,这给当时极为萧索的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该纪录直到1998年才被同样由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以3.6亿元取代。在开放的最初八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几乎是进口片的乐土,是好莱坞工厂在北美之外的新宝地,至于国产片,始终只能望“洋”兴叹。直到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横空出世,获得2.5亿元票房,才使得中国电影终于有了第一部破亿元的本土超级大片,结束多年来被进口片瓜分的状况。
▲《英雄》剧照
可《泰坦尼克号》创下的纪录一直横亘在那里,国产片要等到2009年的《建国大业》才以4.16亿元赶超。可2009年的年度票房冠军也并非《建国大业》,而是4.66亿元的好莱坞灾难片《2012》。尽管当时两片票房的有限差距让国产片看到了追赶进口片的曙光,但转眼2010年《阿凡达》以3D模式卷走13.82亿元,碾压式的票房胜利又瞬间让希望破灭。本土电影人又多奋斗了两年,才在2012年由徐峥凭《泰囧》的12.67亿元摸到了《阿凡达》的尾巴。此后,好莱坞大片屡屡试探中国市场的深度,并在2015年春天搭着中国电影银幕数激增的快车打开20亿元的通道。好在,这一次的等待不是很久,《速度与激情7》下线不到半年,《捉妖记》登顶,真真正正为国产影片摘下内地市场的票房桂冠。
▲《捉妖记》登顶前,国产影片经历了20余年奋斗,才打破了好莱坞大片的垄断(制图:冯晓瑜)
再往后,《美人鱼》《战狼2》依次以33.86和56.82亿元,占据内地票房第一把交椅。
赞美三:类型更丰富,“低频观影人群”陆续走进影院
2017年夏天时,我们听到太多人说类似的话:“我已有N年没进过影院,《战狼2》让我重新看起了电影。”
而且,这波对于中国电影的信任热潮,一直从去年夏天,燃到今年春节档。有专家认为,《战狼2》的出现让一度低迷的中国电影市场重燃信心。紧接着,《芳华》《无问西东》等影片的出现,延续了这股信心。让一度绝缘电影院的人觉得,“既然A不错,那我也看看B吧”。
▲连续几部口碑好片不仅拓宽了观影人群,还提振了整个市场的信心(左起:《无问西东》《芳华》《战狼2》)
事实上,在这波好评来临前,中国电影经历多年的类型开发,已然拓展出丰富的层次。仅以最近五年为例,新《智取威虎山》率先打通了红色经典的类型片“仁督二脉”;《烈日灼心》为犯罪类型片开出了最佳男演员“三黄蛋”的奇迹;《山河故人》在艺术与商业间找到了平衡;《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吹响了国产动画电影向10亿元迈进的嘹亮号角;《滚蛋吧!肿瘤君》第一次把小妞电影与二次元基因融于一体;《妖猫传》将工业化的奇谲瑰丽做到了极致;而《老炮儿》《湄公河行动》《七月与安生》无不在各自的类型轨道上完成了口碑与票房的一次次默契会师。
▲左上《湄公河行动》,右上《七月与安生》,左下《妖猫传》,右下《老炮儿》
说完赞美的,也发些牢骚——不满之中才是不断打开票房天花板、迎来下一个100亿的空间。
牢骚一:过度营销、评分注水、票房小动作,场外喧嚣抢占内容关注
虽然今年春节档早早宣布要严控票房补贴,并将票价红线设置在了19.9元。但这仍难以抵挡几部大片汹涌的营销、预售。早在春节档开启前五天,大年初一的预售票房已经超过了3亿元。去农村刷墙头,上综艺节目,联合多家快销商品,春晚深度广告合作等等,《捉妖记2》等“四大金刚”被指仅上映前的营销费用就花费了数亿元。
花式营销玩得再溜,观众只会给一次机会。
当春节档六部新片背后网罗了超过100家公司,这个档期不仅是观众的“新年俗”,同时也成为商家的掘金机。于是,网络评分、个别影院票房统计等,成了银幕之外的必争之地。一连串罗生门,也让喜气洋洋的百亿元新纪录,多了几分一言难尽。
▲大家都喊冤,票房小动作、水军互黑,这般“冤冤相报何时了”,伤害的当然是中国电影本身
牢骚二:对档期的重度依赖,让中小片无缘佳期
随着市场体量不断扩充,春节档、国庆档、暑期档,愈来愈成必争之地。这也陷入了某种悖论:非大片、大公司,不能入一流档期。
于是,常有大制作只顾钻营好档期,误以为能乘黄金档顺风,踏上票房的青云梯。殊不知,重档期、轻品质,一不留神就会让观众留下“大热档期多烂片”的误解。
另一方面,每个影院盆满钵满时,中小成本电影却只能望佳期而却步。
但看看观众赠予《二十二》的敬意,听听来自《百鸟朝凤》的一声哀叹,或者了解《冈仁波齐》的异军突起之路,大抵会明白——观众不会辜负充满赤诚的作品,档期绝不是万能灵丹。
▲《百鸟朝凤》制片人的惊天一跪,如今想来,何尝不是对资本垄断的一声叹息。
牢骚三:品质电影与观众期待,仍有差距
虽然“骂得越狠,票房越高”越发少见,但这个市场里,依旧有观众不解的难题:低俗的恶趣味成了喜剧的单一手段;关爱现实的脉脉温情成了院线少数派;能举家同行的“合家欢影片”更是鲜少看见……
如果说,过去中国电影的主要矛盾是分布不均衡的银幕与观众观影热情之间的不匹配,那么当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已经向全球第一大票仓冲刺之时,佳片有限与观众渴望中国好电影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单月100亿元,中国电影与观众在一起,可喜可贺。
回归初心和手艺,叫品质栖居数字之上,这样的世界第一才是观众热盼的第一。
任重道远。
记者:王彦
编辑制作: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