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一种刚需,艺术素养决定人才素质
奥古斯特 · 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当每一个国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在本次全国两会上,美育再度成为文艺界别委员关注的热门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提高大众美育水平,需要能够经常看到美的具体存在。
范迪安指出,目前我国公共艺术作品还不够多,质量还不够好,以至于我们在整个的现实生活的空间里面,还不能够经常看到美的这个具体的存在。在中学的教育里面,美育的课程内容经常被其他专业所挤占,而在整个社会的美育方面,还很缺乏一支身份不同,但是都有水平的美育队伍,或者说美育的师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人才分布的不均衡是当下美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王黎光认为,美育实际就是净化心灵,塑造人格,未必一定是大专院校毕业的人才能有传承的能力,很多边远地区甚至贫困地区的人才也被高等院校录取了,但是他没有再回到他们的出生地,或者是我们需要文化传播的地方。如何建立起美育的这个教育,就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全面提升大学生视觉素养,从大学美术公开课开始。
万捷表示,尽管近年来我国对美育教育重视程度大有改观,但从整体效果上看还是任重道远。特别在大学阶段,非美术专业的大学本科并未开设 “大学美术”公共类课程。学校所做的大部分工作也只是为了提高毕业后就职率,完全忽视了美术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万捷建议,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直觉敏感与视觉感悟,非美术专业的大学可在基础课程中加入“大学美术”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内在涵养。
鲁迅曾说:“美术可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遂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美术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万捷指出,美术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以其美感与意境引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喜爱,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学生学习美术可以修身养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生之间一些不良习惯的传播。
在现如今这个知识带动发展的社会中,艺术素养将是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学也将成为文化领域的交汇中心和研究重点。万捷说,世上没有无根之树,亦没有无源之水。美学素养的培养终究还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发展美术教育。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必将以其引领时代的风姿与丰硕的教育成果,在世界美术教育史上写下属于我们的光辉篇章。
记者:李婷
编辑制作:李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