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教授站着上课直到93岁,创造了多个“第一”,昨天他辞别人间

2018-04-01信息快讯网

这位教授站着上课直到93岁,创造了多个“第一”,昨天他辞别人间-信息快讯网

他是上海师范大学第一批教师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批汉语专业博导,但是他一直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上基础课和选修课;他站着上课直到93岁高龄为研究生上最后一课都是如此,因为他说,站着讲课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教师职业的尊重;1986年他和胡裕树、吕叔湘、朱德熙等先生被评为中国现代汉语专业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现在胡先生、吕先生早已千古。而他也于昨天,以97岁高龄辞别人间了。他是上海师范大学的现代汉语泰斗张斌教授。

他的学生,上海师范大学陈昌来教授回忆说,“2001年我博士后合格出站,先生力主我留在上海师范大学工作。自1999年至今,我在上海师范大学也已经19年了,这期间听说到先生的诸多故事。这些故事我们也常常拿来教育我们的学生。”

张斌先生曾经说过,他上一辈子课,从来没有迟到过一节课,不仅从部迟到,而且每节课都会早到教室10分钟以上,他说,早到一会儿可以把教室环境看看,把黑板擦干净,把讲义或教案、粉笔等准备好,从从容容笃笃定定地站在教室门口等待学生们的到来,学生们一声“老师好”是他听到的最动听的声音。60多年来上课从没迟到过,且从来早到,这大概也能算“第一”人吧。

张斌也是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类第一个硕士学位点、第一个博士学位点及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的创建者,培养出上海师范大学第一个博士和博士后,也为韩国培养出第一个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博士,为海内外培养出许许多多优秀学子。

他是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也是我国第一部描写语法《现代汉语描写语法》的主编,第一个语言类奖学金“张斌奖学金”的设立者,是上海师范大学第一位上海市学术贡献奖获得者,第一位上海市语文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张斌生前常自称自己为“90后”,他把自己的90载生涯分成三个阶段:前30年在兵荒马乱中艰难求生;中间30年国家得到解放,但是运动不断,所以忧喜交加;1980年代以来的后30年生活愉快,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语文工作。

他的学生说:“原本我们都想过,不久的将来,也许先生要称自己是‘00’后了!”

90岁时,张斌先生以《九十感怀》为题写下一首七言律诗《九十感怀》:

颠扑生涯九十秋,

依稀往事亿从头。

常惊敌寇来空袭,

每数工薪便发愁。

收拾金瓯今胜昔,

折腾岁月喜还忧。

阴霾扫尽千帆过,

万里鹏程庆自由。

张斌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初,就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上崭露头角,成为语法研究新秀。60多年来,先生在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广义形态”观的阐释、三个平面理论的创立、析句方法的创新、语言节律问题的创见、语气与口气的划分、基础和标准的区分、语句的划分和理解等问题上时有新论,引领研究风气,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尤以120多万字的第一部《现代汉语描写语法》确立了张斌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上的崇高学术地位。张斌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最高荣誉奖——学术贡献奖,名至实归!

192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张斌从中学时代开始就喜爱文学,特别爱读《史记》、《孟子》,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的剧本,夏目漱石和鲁迅的小说,还写过散文,主编过小型文学杂志。可以说,对于文学的爱好,冥冥中奠定了他此后一生学术研究的兴趣基础。1943年,他从湖南国立师范学院教育专业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中学语文老师。1946年,他来到上海《观察周刊》工作,并开始发表一些语法方面的短文。

“教师和编辑的工作对我提出一种要求,就是对于文字方面的准确。例如给学生批改作文,我将‘二’改为‘两’,为什么这么改?我要说明理由。做编辑的时候,看稿子要改动,有时候觉得某些地方不大合适,也不知道要不要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张斌找来语法著作自己学习钻研。最先读到的是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觉得大开眼界。由此,他竟然走上了汉语语法研究的道路。

这位教授站着上课直到93岁,创造了多个“第一”,昨天他辞别人间-信息快讯网

作为一名语言学家,张斌先生在语言学的各个分支领域都有着极深的造诣,特别是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面,他是海内外屈指可数的有重大影响的学者之一。

很多语言学界的研究者都曾经看过林裕文的文章,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林裕文其实是三个人。林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林祥楣教授,裕是复旦大学的胡裕树,文则是张斌的笔名文炼。张斌和胡裕树是至交。他们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长期合作,有大量成果问世,在词类问题等方面的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之间长达50年的密切合作在语言学界传为美谈。

上世纪50年代,他就凭借一篇《谈词的分类》(与胡裕树先生合作)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他曾经回忆, 1952年,上海开办了“华东区抽调部队机关干部升入高等学校补习班”,学员有高中程度,因为革命耽误了学业,需要通过补习为上大学做准备。在这个培训班上,他和胡裕树先生一起教语法课,“(语法)一开始不是很热,后来热起来了,我们就自己编写讲义”。

当时两位年轻人还有幸得到陈望道先生的提携,常常应邀去陈望道先生家中谈话,“陈先生那时候对语法问题有一套见解,想找人听听,我和胡裕树就去了,很受启发”。除了陈望道先生,张斌、胡裕树和方光焘先生、吕叔湘先生也有着密切的学术联系,从理论到实践都受到他们的影响。

胡裕树先生去世后,张斌先生曾撰写追忆文章称,他们二人不仅是志同道合的“执友”,也是感情深笃的“挚友”。两人性格互补,志趣相投。

这位教授站着上课直到93岁,创造了多个“第一”,昨天他辞别人间-信息快讯网

▲张斌和胡裕树

胡裕树先生认为自己习性偏于寒凉,宜补以温热,故取胡椒、附子两味温热之药以成“胡附”,作为自己的笔名。而张斌先生的性格恰好是偏温热的,“中国医学常常讲以温热补寒凉,以寒凉补温热,这种互补,大概是我和他长期合作的基础吧”。除此之外,两人的写作习惯也很不一样。

胡裕树先生习惯深思熟虑后再动笔。张斌先生却喜欢一有灵感马上写,然后慢慢修改完善。两人时常为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不过我们有个默契,得不出共同结论决不写成文章,写成了文章也不急于发表,因为双方都可以翻案”。休战时,两人会去公园走走,或者小饮一盅,有时也会找来共同的朋友、华东师范大学的林祥楣教授加入讨论,他们三人也以林裕文为笔名共同发表了不少文章。

张斌先生培养学生,素来以“严”而闻名。他要求学生在撰写论文时,要向国内外语言学尖端课题冲击。林玉山先生是张斌先生的第一届硕士生,在写论文过程中,他搜集了300万字的资料。

张斌先生对这些材料一一过目,并指导其进行选择剪裁。林玉山先生最后写成的《汉语语法学史》,是中国第一部材料比较齐全、评论比较公允的语法学史专著,出版后得到了语法学界的一致好评。

张斌先生还以博大的胸怀鼓励学生博采众长,他常对学生说:“你们不要只向我一个人学,只学我,最多不过是我的水平,而向更多的人学习,就能超过我。”

退休后,张斌仍一直坚持为博士生讲授现代汉语语法课,每两周授课1次。而且,每次上课前他都会更新自己的授课内容,重新书写讲义。

直到2012年8月,张斌先生辛勤耕耘讲台已一个甲子有余,他感到自己将来可能没有更新更好的东西来跟学生讨论了,于是提出学年结束后不再给博士生上课。2013年6月21日上午九时,已经93岁高龄的张斌先生像往常一样,提前半个小时来到了对外汉语学院办公室。这是张斌先生的最后一节课,此后,他也一直与学生通过讲座方式交流,因为他说,自己很愿意跟年轻人交流,因为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受比较快,“一代总比一代强,总希望学生超过自己,这是做老师的希望”。

张斌先生简介:1920年1月21日生,湖南长沙人,笔名文炼。

1943年毕业于国立师范学院。长期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曾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语言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等职,为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并兼任上海市语文学会顾问、上海市语委顾问、全国高等师范学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语文》编委、《修辞学习》杂志顾问等。张斌是国内外著名的语法学家,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60多年,成果丰硕。20世纪 50年代,以参加词类问题讨论而闻名。张斌先生(笔名文炼)曾和胡裕树(笔名胡附)长期合作,在《中国语文》等杂志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出版了《现代汉语语法探索》、《汉语语法研究》、《中学语法教学》、《处所、时间和方位》等著作,在词类问题、语法分析方法、三个平面理论等方面为汉语语法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后,张斌先生在《中国语文》等杂志上发表一系列论文,主要探讨语法结构的功能解释,开拓了结合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理解来研究汉语语法的新领域,并出版了《汉语语法学》、《汉语语法修辞常识》、《现代汉语虚词词典》、《歧义问题》、《语句的表达和理解》、《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主编)、《现代汉语描写语法》等著作。 张斌先生不仅是语法研究大师,而且具有丰富的现代汉语教学经验与现代汉语教材的编写经验,是全国文科统编教材《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主要编写者和修订人,主编了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和全国自学考试教材《现代汉语》,主编了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九五”重点建设教材《语法分析与语法教学》丛书,又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现代汉语》。获得过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等奖励。

文:姜澎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张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综合自上海师范大学网站,以及社会科学报等相关资料

刘亦菲真是厉害,穿着高跟鞋都还能站着跨一字马!
罹患鼻咽癌,他难以进食、瘦得皮包骨头,直到生命通道被打通……
北大“网红教授”靠上课年入5000万,现在他辞职不干了!
大学老师进中学课堂上课?复旦附中校长:这能帮助学生获得大学知识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和第一次委员长会议举行,栗战书主持并讲话
谈“癌”色变?你知不知道,这种疾病才是真正的“第一杀手”
[第一时间]厉害了我的国 《厉害了,我的国》持续热映 三代人观影同为祖国点赞
中国历史上第一张人民币,编号00000001让人啧啧称奇 ! 3块钱纸币如今值30000元!赶紧回家翻柜子
中国历史上第一张人民币,编号00000001让人啧啧称奇 ! 3块钱纸币如今值30000元!赶紧回家翻柜子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学锋: 六朝建康城的考古发掘与展望
《最强大脑》国际赛开赛首轮清华状元完胜哈佛学霸,对此清华教授说了这句话……
你们不知道吧?钟扬教授生前曾想排一部教育科普剧,引导年轻人选择自己的人生路
华东师大历史系退休教授“卖房养老”,捐出120万房款设立“战争与和平研究专项基金”
拯救萤火虫!四川教授研究近十年,首次人工繁育数千只萤火虫
为星巴克翻案!没有数据能表明咖啡致癌,误导公众的“坏科学”请大家摒弃
当“新闻联播”遇上“中国之声”
进攻靠单打、跑动数据垫底,火箭靠什么锁定联盟第一?
监察法施行后打下第一虎,通报三处变化有深意
吹响加速向“第一个百年目标”冲刺的号角,中央财经委首次会议释放四大信号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文件》出版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殉难于厕所的君主,阔腿裤表示不背这锅
最新进展:教授性侵事件学校陆续发声。《自然》近日发推,是时候重视权力膨胀导致导师频频"越界"了
重磅!邵志敏教授团队成功绘制中国乳腺癌人群PI3K/AKT通路突变图谱
摄像头每30秒扫描一次学生面部,听课表情被监控—你愿意自己的孩子上课时面部表情被监控吗?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