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融办发布《关于提升金融信贷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并答记者问
为进一步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提升金融信贷服务可获得性和便捷性,助推本市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市金融办、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监局于3月27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提升金融信贷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意见》,市金融办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发布《意见》的背景是什么?
答:上海要不断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金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提升金融信贷服务水平是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关注的十个指标之一。同时,进一步提升金融信贷服务水平,对于推动上海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上海国际经济、贸易、航运、科创中心建设的联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市金融办、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监局在认真分析研究上海金融信贷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提升金融信贷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完善金融信贷政策、健全金融信用体系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扩大信贷资金来源和供给主体,加强信贷信息应用,提升信贷可获得性和便捷性。
问:开放是上海的最大优势,如何利用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来提升信贷服务水平?
答: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就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有效扩大信贷资金来源和供给主体。一是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稳步推进投融资便利化改革,推进落实本外币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不断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账户适用主体和本外币融资功能,进一步深化跨境资金池等业务功能,率先开展人民币贴息境外贷款。研究探索金融支持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政策措施,便利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金融服务。二是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依法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放宽银行业对境外金融机构准入限制,提升外资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能力。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在沪设立金融机构,完善面向“一带一路”的信贷服务体系,为“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
问:为了提升信贷可获得性,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会有哪些配套的信贷政策?
答: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监局和市金融办将不断完善金融信贷政策,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科创企业和“三农”等普惠金融领域倾斜。一是完善差异化货币信贷政策和监管政策。对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等普惠金融领域贷款达到一定标准的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政策,鼓励大型银行在沪分支机构按照总行的规划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推进落实有关提升小微企业、科创企业和“三农”不良贷款容忍度的监管要求。二是深入推进科技金融模式创新。深化投贷联动试点,支持商业银行与股权投资机构开展合作,推动试点银行设立投资功能子公司。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向科创企业建立“六专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开展履约保证保险贷款等金融产品创新。三是加强“三农”金融服务。完善本市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支持村镇银行发展壮大。四是降低企业信贷成本费用。督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收费,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以批发资金转贷形式与其他银行业机构合作,充分发挥再贷款作用。完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引入海外低成本资金。五是发挥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适当放宽本市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部分担保业务限制,调整优化担保基金运作规则。制订完善再担保合作方案,进一步拓宽政策性担保范围。六是用好本市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和信贷奖励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七是搭建多样化信贷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园区、众创空间等搭建各类科技融资服务平台,促进产融有效对接。支持张江高新区管委会搭建张江示范区企业信用公共服务总平台,建立企业信用评价的“张江模型”,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间信息交流。
问:信用建设是企业获得信贷的基础,在健全金融信用体系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答:完善的信用体系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意见》着力聚焦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和应用等关键环节,支持信用服务机构集聚发展,持续推进银税互动合作。一是完善信用基础设施。加快推动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升级优化。推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系统、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出台融资租赁业务登记查询办法。建设本市新型金融业态监测分析平台,支持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功能。二是推动信贷信息共享。推动各类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主体加强信息互动共享,便利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上海企业电力欠费、公积金缴存等非银行信息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继续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接。三是加强信贷信息应用。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与客户信用状况和评级相结合的融资授信服务,对诚信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在授信额度、授信成本、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推动金融领域产生的信用信息在行政管理、生产经营、交易谈判等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开发和使用。四是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资信评级、商业征信等信用服务机构。支持在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开展企业征信备案的信用服务机构申报“上海金融创新奖”。五是持续推进银税互动合作。推动本市税务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开展“银税互动”,为企业提供覆盖信贷业务全流程,贯穿贷前、贷中、贷后全环节的银税互动产品。
问:优化营商环境离不开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如何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共同推动金融信贷服务健康发展?
答:改善上海金融信贷服务水平,需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地方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协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市金融办、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监局建立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联合开展企业信贷需求调研,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本市金融信贷服务现状和问题,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二是发挥金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积极作用,加大对信贷产品、典型服务案例、政府信贷支持政策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增进企业对信贷服务的了解和认知。三是充分发挥上海金融综合监管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完善金融综合管理试点,探索功能监管。不断规范金融监管行为,探索建立联合检查和综合执法机制,降低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影响。全面落实金融监管责任制,严格执行执法责任追究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的金融信贷营商环境。
文:唐玮婕、王嘉旖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沈竹士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