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点映:让好电影遇到爱它的观众

2018-05-13信息快讯网

众筹点映:让好电影遇到爱它的观众-信息快讯网

近年来,大奖加持、口碑上佳的艺术电影公映后票房惨淡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艺术片往往还没找到自己的观众,就匆匆下档。能不能自主召集想要一起观影的伙伴? 能不能自己给自己排片、选择时间、确定影院?将这些想法变成现实的众筹点映模式正悄然兴起,为艺术电影上映开辟了新出路。

诞生两年的大象点映,是国内首个为获得电影公映许可证的艺术影片和纪录影片进行众筹点映的平台,作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兴电影宣发平台,它不仅为这些影片找到精准受众,并且支持长线放映。去年,1116位观众在该平台上变身“点映发起人”,共组织了1769场放映,观众总计137130人。

众筹点映的兴起,是影迷主动作出的观影选择,也让好电影遇到爱它的观众。

找到精准观众群,推动一场场放映的发生

导演郑大圣执导的《村戏》,获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四项提名,并斩获最佳摄影奖,然而,这部农村题材的影片俨然不同于市场上的商业电影,在创作之初即被主创团队认定“与明星无关,与票房无涉”,并且与观众“彼此有挑选”。

在各类影展辗转将近一年之后,《村戏》最终选择通过大象点映的精准点映模式登陆大银幕。3月中旬,大象点映为《村戏》在70座城市举行了90场点映,10800名观众、85%的上座率成为充满期待的影迷回馈给《村戏》的热情。

众筹点映:让好电影遇到爱它的观众-信息快讯网

首映礼后,《村戏》根据观众需求继续由“发起人”发起点映,截至4月7日,已成功点映183场,票房68万元,观众19139人。有评论认为,在一个电影忙于迎合观众的时代,《村戏》却主动地“挑”观众,用一种独特方式找到了“合适的观众”。

记者完整体验了《村戏》的众筹点映。在大象点映的微信平台点击“购票观影”,便可看到不同“发起人”在各城市发起的放映,观众购买电影票才算报名成功,只有人数达到目标,这场放映才会进行,否则放映取消,观众会收到退款。记者购买的这场票价50元,召集目标50人,最终报名90人。

放映当天,影厅座无虚席,由于观众对这部影片是有备而来,因此看得非常投入,并且,不同于普通观影后四散而去,众筹点映会在影片结束后进入交流环节。在这场《村戏》的交流环节,曾以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路过未来》两部电影分获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提名的导演李睿珺感慨地说:“记得2012年左右,我和郑大圣导演各自的新电影只能在全国各地很小的一些放映组织放映。艺术片在题材、叙事方式等方面和商业片有很大不同,众筹点映方式,让愿意看到不一样电影的观众能够正规地坐在电影院里看到它,这是一种进步。”

对大象点映创始人吴飞跃来说,最初发起众筹点映,仅是想让自己执导的影片被更多人看到。2015年,吴飞跃执导的纪录片《我的诗篇》获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奖,但鲜有发行公司对把这部电影带到院线公映感兴趣,吴飞跃决定从市场端找到精准的观众群,推动一场场放映活动的发生,于是有了大象点映。至今,《我的诗篇》在205座城市实现1000场放映,票房250万元。

谈及选片标准,吴飞跃说:“首先要是一部良心之作,第二要有一定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第三看完后会愿意推荐给亲人朋友。”目前正在点映的17部电影中,有已公映过的 《生门》 《塔洛》 《我的影子在奔跑》 等,也有尚未公映的 《村戏》 《摇摇晃晃的人间》 等。主动找到大象点映开展合作的片源已达上百部,未来将给观众提供更多选择。

观众变身“发起人”,享排片自主权

通过各城市的“点映发起人”将一部影片以“百城首映礼”的形式先带到各地去,遇见第一批最精准的观众,完成第一轮口碑积累,根据反馈判断电影是否具备进入千场点映的基础,这是大象点映的运作模式。

众筹点映:让好电影遇到爱它的观众-信息快讯网

“发起人”是大象点映发明的一个特有概念。“让想要看到这些影片的影迷或观众获得排片的自主权,可以在周末黄金时间给自己排场电影,邀请身边感兴趣的朋友一起观看,并围绕影片产生更深远的交流。”吴飞跃说。

目前大象点映的“发起人”总数超过2500人,遍布300多个城市。点映票房将纳入票务系统,除了片方、影院和大象点映参与分账,“发起人”也会获得本场票房的10%作为活动经费,用于制作海报、邀请嘉宾等。

一场场的点映如星火,规模虽然无法与全国公映相比,但可贵之处在于点映聚集的皆是知音,正如“发起人”果果所说:“每个人都可以是播火种的人,所有人都在努力,一个又一个接力,大家聚在一起就能改变潮水的方向。”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李扬

图: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叶志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纪录片《一带一路·重走玄奘路》在沪点映
双向赋能“+”出新优势 ——来自国企民企协同发展的观察之一
《低压槽》五一档热映,“光头徐静蕾”惊着观众?盘点她的银幕形象
念了点俳句的电影《犬之岛》致敬黑泽明和东方文化?可别开玩笑了
这些荧幕上的当代生活图鉴,凭什么让观众看了又看?
辣评丨《后来的我们》“退票营销”事件,是互联网给电影市场出的一道考题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6月16日揭幕
“她上头条的电影画报总会一抢而空”!细数王丹凤从影60年上过的封面
盗账户窃密码,小贼转走企业支付宝内钱款数十万,难道这是电影“碟中谍”?
玛旁雍措湿地升格“国字号”后:生态补偿加码,设专职管护员
谁说中国大学生不爱读书?但光看畅销小说和所学专业图书还不够
《复联3》上映4天破13亿,看过的观众却表示想退票
在普通观众和历史学家之间寻找电影滑动的位置,是冒险又严格的寻觅
历史不能被遗忘!电影《排华法案》即将上映,华人用抗争赢得了尊敬
电影《村戏》——它是2017年最重要的电影之一
“大森林里的小夏天”亮相上海,黑龙江邀你看一场夏天的电影
上海国际电影节与戛纳并肩,成为这个全新“电影节委员会”的首批成员
文化走出去再添新篇章:借助欧洲广播联盟平台,中国八大乐团的节目将传送给全球观众
博物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正在缩短,昨天上海参观博物馆的人数近8.5万
不用去爱丁堡和阿维尼翁!上海观众“零时差”看遍全球好戏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