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上海作为中国主会场活动的举办地,围绕今年的主题“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昨天,尽管天气炎热,但申城依然有近8.5万人去博物馆参观,其中,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接待的观众数位居前三。
一键扫描,现代信息技术把博物馆“带”回家
“你看,扫一下二维码就跳出来这个银器详细的介绍,太方便了!”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新推出的馆藏银器展的展柜前,李小姐激动不已。与以往展览不同的是,该展览在重要展品旁边设置了二维码,观众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一键获取展品的详细信息,还能第一时间与朋友分享。记者获悉,这项技术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争取年内沪上每个国有博物馆内的重要藏品都可以通过扫码阅读,真正做到让市民把博物馆“带”回家。
事实上,越来越多博物馆正在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公众生活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昨天在沪举行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百度共同启动AI博物馆计划,在智慧搜索、AI教育等开展合作,创新“让文物活起来”的多样模式,增强博物馆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据透露,目前已有2894家博物馆信息上线AI博物馆计划。未来,观众可以通过智能地图进入博物馆,透过街景式的展示,实现智慧搜索和游览线路的智慧化设计。
开发文创产品,也是博物馆与公众建立连接的方式。日前,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刘海粟美术馆等八家文博单位,打破“博物馆资源只能为博物馆所用”的局限,联手向社会公开征集创意金点子,推动博物馆的“藏品”“展品”向“商品”“产品”转化。
拉近馆藏文物与百姓间的距离,是每个博物馆人的责任
“博物馆太重要了。它是人类文明的缩影,能够运用多种手段把人类古老的智慧呈现出来,有些智慧我们现今无法企及。”在昨天举行的“博物馆与美好生活”论坛上,学者葛剑雄发出了如是感慨。在他看来,博物馆还是人类文明的庇护所和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得益于博物馆,许多宝贵遗产免受大自然风霜摧残。
然而,博物馆给观众看什么,怎么看,是一门大学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指出,在博物馆里,人永远是目标,物品是手段,如何让馆藏文物“活”起来,拉近与百姓间的距离是每个博物馆人的责任。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如今我国博物馆总面积已达到2600万平方米,平均每28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业界专家指出,面对越来越多元的文化需求,博物馆与观众要缩短的不仅是物理距离,更应该是心理距离。国内博物馆迫切需要做的是突出其在市民生活中的作用,让更多人感受到博物馆连接你我他,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意义。
作者:李婷 王筱丽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