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画=看不懂?抽象艺术的集大成者就在中国,就在我们熟悉的水墨、书法、篆刻中
近日亮相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的“风流——2018上海抽象艺术大展”引发业内关注。这是继2006年“上海抽象艺术展”之后酝酿时间最久,参展画家最多、绘画形式最广,学术气氛最浓的一次抽象艺术大展。同期举办的相关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表示出对于中国抽象、上海抽象的新期待。
艺术理论家许德民近日走访西方抽象艺术中心纽约发现,70%的画都在经营抽象艺术。“这与我十多年前在欧洲调查的情况基本一致。他们的图示风格到西方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为止,并没有让人感觉有什么特别的进步。”而在不少人看来,这些年东方的抽象艺术却让人眼前一亮。它们的面目在此次展览不难窥得一二。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欣喜地看到,这次展出的艺术家作品风格非常多样,但背后都含有中国文化的元素。他坦言喜欢卢治平作品的清俊,“他的作品分解了中国艺术中的陶瓷,陶瓷的器型本来就是稳定的,十分符合他想要表现的主题。他用版画的表现形式、分割排列的手法给人一种很安详的感觉。”而对于伊灵的画,他则说,“我可以看到他是运用抽象和具象多种方式的杂糅,里面同样包含了中国元素。画面里的小孩即取自于中国传统年画的童子形象。从他的画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艺术家踏实地将自己的本土思维习惯注入创作。”
画家、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尹呈忠留意到,今天不少本土艺术家的抽象画面都使用了不同于西方主流绘画的材料,还运用了漆材料和漆工艺。“我感觉这些探索为中国的抽象艺术本土化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比方说传统的漆材料,它可以提供一套和西方不同的操作程序,而漆工艺也将达到是西方艺术达不到的一种效果。我们中国的抽象艺术,想要找到自己的一条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找到和西方艺术不同的一种表达方式,或者是一种感受方式。”
抽象画在西方已经走过百年。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的抽象画是跟着西方的步伐走的。事实果真如此吗?专家学者认为,抽象的萌芽在中国古已有之。
在艺术家张正昂看来,中国的书法和篆刻就是抽象的艺术。“有两位外国的朋友来中国想找抽象艺术在哪里,我带他们到博物馆,给他们看怀素、张旭的书法,他们感到很惊讶。”
汪涌豪指出,从中国的原始艺术至今,都是一种自然观的体现,是一种简约的东西。例如中国的水墨、书法,包括戏曲艺术等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乃至中国的古典文学中的诗词平仄,都是抽象的形式。
“如果人类文明有五千年,那么抽象艺术就走过了五千年。我们在寻找五千年的抽象艺术时,会发现它的集大成者,有着丰富作品的恰巧在东方,在中国。”许德民说。
尴尬的是,中国人对于抽象的认识是缺位的——能够欣赏书法的点、线、面,但面对抽象绘画就会产生很多困惑。
艺术家谭根雄说,中国的抽象从传统文化中来说,是一种意念性的东西,不用多加解释,就像大象无形,所以它像是似是而非的,这样就形成了解说上的困难。
抽象艺术在国内的传播同样缺位。有人指出,国内的高校、研究部门几乎没有设立关于抽象绘画的研究课,甚至没有专职的研究者。
专家学者认为,人们或许需要重新认识、理解抽象。
在此次展览的总策划、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远看来,面对正在兴起的中国抽象艺术热潮,作为先行者的上海抽象,如何将中国5000年的抽象文明融合西方100年的抽象主义现象,促进东方艺术意识、本土学术思维和探索精神,创作出具有海派文化特征的当代东方抽象艺术,肩负起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文化使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作者:范昕
编辑制作: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丨图片均为此次展览展出的抽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