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汪品先院士乘国产科考船、深潜器三次下潜西沙群岛约1400米深的海底,他说:感觉自己好像爱丽丝,刚从仙境漫游回来

2018-05-26信息快讯网

82岁的汪品先院士乘国产科考船、深潜器三次下潜西沙群岛约1400米深的海底,他说:感觉自己好像爱丽丝,刚从仙境漫游回来-信息快讯网

“我根本没想到,已经存了40年的梦想,会在我82岁时实现!”昨天刚从海南三亚回到上海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难抑心中的喜悦和满足——在他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南海深部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的收官科考航次,他乘坐我国自己的科考船、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三次下潜到西沙群岛约1400米的海底,亲眼见到了他曾讲述过无数遍的冷泉生物群,还意外发现了深水珊瑚林。

82岁的汪品先院士乘国产科考船、深潜器三次下潜西沙群岛约1400米深的海底,他说:感觉自己好像爱丽丝,刚从仙境漫游回来-信息快讯网

“就在八年前,我都不敢想自己的这个愿望会实现!”汪品先说。作为我国海洋科学的领军人物,他毕生都在为我国海洋事业能够跻身世界前沿而奔走努力。就在数年间,我国主导了三次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的科考航次,有了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2020年还将挑战超过1万米的世界海洋深渊极限。

“漫游仙境”中发现更多科学问题

“我感觉自己好像爱丽丝,刚从仙境漫游回来!”记者曾经采访汪品先多次,却第一次见他笑得如此灿烂而满足。

不得不说,这个科考航次的运气好得出奇。从5月11日到23日,南海风平浪静,天天都是下潜窗口期。就在这12天,科研人员总共完成了13次深潜,汪品先全程参与了其中的三次。

82岁的汪品先院士乘国产科考船、深潜器三次下潜西沙群岛约1400米深的海底,他说:感觉自己好像爱丽丝,刚从仙境漫游回来-信息快讯网

在这三个深潜航次中,汪品先意外发现了深水珊瑚林,又见识了冷泉生物群。“珊瑚不仅在热带造礁,其实深水也有珊瑚,但这次在西沙海区遇见的深水珊瑚不但有高大的骨骼,而且珊瑚群的分布相当密集,可以比喻为海底的珊瑚林。”汪品先说,这是此次科考航次的一大亮点——有的深水珊瑚长得很慢,很可能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拥有几千年的寿命。

在这个航次中,他们还有更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发现了新的冷泉口、观察了冷泉口的变化序列,还从深部探索了西沙的沉没珊瑚礁化。过去八年,南海深部计划把对这片美丽海洋的新认识带给了世界:南海的形成并未遵循北大西洋的所谓典型模式;南海海底在成型后仍有许多火山活动;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大片的铁锰结核……在汪品先看来,最重要的收获是改变了人们对南海的看法——这是中国人对自己国土深入了解后提出的、获得世界认同的看法。

年龄不是界限,有志者事竟成

82岁高龄还能灵活地钻入深潜器的载人舱,并在直径仅两米、挤着三个人的舱内完成8小时海底考察之后轻松出舱,在此过程中还能不断发现科学问题,并计划下一步行动——汪品先的体力与智力令所有随船科研人员佩服。

“这是冒险吗?我觉得不是!年龄不应该成为一种界限。”他说,他63岁才成为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如果屈服于60岁退休的年龄,就会在有生之年错过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好时光。

82岁的汪品先院士乘国产科考船、深潜器三次下潜西沙群岛约1400米深的海底,他说:感觉自己好像爱丽丝,刚从仙境漫游回来-信息快讯网

年轻时从事海底古生物研究,汪品先就对海洋深处的世界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海底是那样静谧,巨大的海百合在你面前舒展……”40年前,就是一位法国同行的这句话,勾起了汪品先深潜的梦想。可当时中国的海洋科学离世界前沿过于遥远。“走进海洋研究的世界核心”成了汪品先不懈努力的目标。

“迄今为止,我一共有五次深入南海。除了第一次为了寻找海底石油住在莺歌海边,其余几次都搭乘的是德国、美国、法国人的船,只有这次搭乘的是中国人自己的深海科考船。”这40年间,汪品先不断通过学术研究、论坛会议、科普文章、提案建议,向社会各界介绍占地球表面积2/3的蓝色海洋的重要性。从参与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到担任钻探计划航次的首席科学家,再到组织我国自己的南海考察项目、启动我国大科学工程——海底观测网,他不断推动中国海洋研究走向世界,也为海洋强国战略做出了奠基性的科学贡献。

“中国应该抓住世界海洋科学转型的机遇,我们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汪品先希望有更多学科带头人能够乘坐载人深潜器,亲眼看一看祖国的海底世界,从更多学科交叉的角度,为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出力。

作者:许琦敏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张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租用“世界上最能干的潜水器”,同济大学主导的南海遥控深潜科考航次即将启航
科考船“塔拉”来到上海!它迫不及待邀请中国科学家、艺术家、厨师“上船”……
陆建新:36年扎根一线 3600米筑梦云端
82岁汪品先院士搭“深海勇士”号南海下潜
前妻偷走3500万美元的名画,换上了自己画的,老公一直没发现
南海海底首次发现古热液区, 中国科学家将其命名为“南溟”和“楼兰”。快来看看神秘美丽的海底世界!
摸清“三农”家底推进乡村振兴,上海完成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第十三次会议将在北京举行
他造就了14岁的戛纳影帝,自己却屡战屡败,一度被戛纳“除名”,如今,他逆袭归来勇夺“金棕榈”
听她的演唱会,就是赞美自己 | 李皖
这种保命方式绝了…凶手声称自己作案时在睡觉,结果被判无罪
黑光、多媒体和木偶……科普儿童剧《漫游太阳系》打开的宇宙是如此神秘
习近平向第十三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致贺信
那个对的名字叫郑问 | 张大春
【仲祖文】理直气壮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
细思恐极的《完美陌生人》:管好手机不要泄密,或者管好自己不要出轨,哪个更难?
国防部回应美舰擅入西沙群岛领海:严重侵犯中国主权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就美舰擅入西沙群岛领海答记者问:威胁中国安全的挑衅行动
整整五年,“以为自己会红,实际上没红起来,天天想着红”的雷佳音,是怎么熬出头的?
18年四部戏,陈佩斯证明了自己,但他说,“感谢王景愚、马季、姜昆当年点拨”
摄像头每30秒扫描一次学生面部,听课表情被监控—你愿意自己的孩子上课时面部表情被监控吗?
这种癌症是吃出来了,医生告诉你管住自己的嘴有多重要
上海马路40年 | 陕西北路:一条泾渭分明的海派风情街
从“爱丽丝”看文德斯式漫游
习近平的海洋情怀
“谢谢医生给了我第三次生命!”上海仁济医院完成国际首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新发十二指肠癌根治手术
第一次看《碟中谍》已是22年前!7600米高空跳伞160次,汤姆·克鲁斯为碟中谍6“又”拼命
地球上最高的山是8848米,而最深的海沟有1.1万米,这是巧合吗?汪品先院士开讲上海科普大讲坛,把有潜质的学生引向科学
“中国新物种”!科考队首次在喜马拉雅南麓拍到亚洲胡狼
带你置身于海底光影世界,亲手触碰变幻的灯光
“深海烟囱”“蛟龙号深潜器”,看这些传神的深海模型竟然出自中学生之手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