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船“塔拉”来到上海!它迫不及待邀请中国科学家、艺术家、厨师“上船”……

2018-04-25信息快讯网

 科考船“塔拉”来到上海!它迫不及待邀请中国科学家、艺术家、厨师“上船”……-信息快讯网

两年前从法国启航,航行了6万公里后,法国科考帆船塔拉(Tara)号首次来到中国,近日停靠在上海黄浦江畔的码头。记者今天受邀参观了科考船,塔拉探险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罗曼借这趟中国之旅“发声”:“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希望有中国科学家上船,与我们共赴北极。”据悉,在结束为期两年的“气候变化对珊瑚礁生存状态的影响”的科学考察后,塔拉号将重返北极,考察北极圈内的海冰及生物情况。

15年海上科考,成果多次发表在《科学》上

塔拉号是一艘双桅帆船,建造于1989年,2003年开始出海考察。之所以命名为“塔拉”号,是因为塔拉庄园是《飘》中的女主角斯佳丽永远的心灵花园,命名者希望塔拉号也能成为行驶在海洋上的花园。

塔拉号第一个承担的项目是“北极地区的大浮冰”研究。据罗曼介绍,1979年北冰洋冰山总量为1.68万立方千米,到2012年这个数字只有3261立方千米,冰层平均厚度也从3米减少为1米,变化惊人。

 科考船“塔拉”来到上海!它迫不及待邀请中国科学家、艺术家、厨师“上船”……-信息快讯网

2009年开始,塔拉在公海上首次进行了浮游生物研究和塑料制品污染研究,他们在浮游生物上新发现了1.5亿个基因和约2000个新物种,并从浮游生物体内检测出大量微塑料。罗曼表示,每年有100万吨塑料被排放到大海中,而塑料需要300年才能被降解,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大约40-50年后,整个海洋将无一处地方没有微塑料。这些成果被发布在《科学》杂志上。

2016年开始,塔拉号开始致力于对太平洋上的珊瑚礁群落进行整体勘察,迄今为止他们通过超过2500次潜水作业采集了超过2.5万个珊瑚礁研究样本,在基隆、厦门附近海域都采集了珊瑚礁,他们发现除在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所罗门群岛等个别地点的珊瑚礁尚能保持完好无损,其他海域中30%-90%的珊瑚礁都受到影响。

 科考船“塔拉”来到上海!它迫不及待邀请中国科学家、艺术家、厨师“上船”……-信息快讯网

尚未有中国科学家登船,每次出航有一个艺术家名额

和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大相径庭,走进塔拉号,眼前的布置和电影《敦刻尔克》中救起跳伞士兵的英国商船有几分类似。船长约翰告诉记者,要保证塔拉号航行,至少要有6名船员:机械师、信息官、水手甚至还有一名厨师。另外每次出航,他们会向世界邀请最多8位科学家同行。

 科考船“塔拉”来到上海!它迫不及待邀请中国科学家、艺术家、厨师“上船”……-信息快讯网

有意思的是,科考船还给艺术家腾出了一个位置。约翰说,这艘船上来过画家和音乐家,艺术家在被大自然美景激发时会迸发创作灵感,在平时艺术创作也是枯燥的海洋生活的最好调剂。有300多名艺术家申请随塔拉号一起出行,可惜还没有收到中国艺术家的申请。

罗曼说,塔拉号明年将重启北冰洋之旅,去看看10多年前那块冰雪之地如今是什么模样,在此之前塔拉号上从来没有一位说中文的人,他特别希望明年能招募到中国科学家同行。据悉,在塔拉号停泊在上海期间,已经有复旦、交大等高校与之商讨合作事宜。

科研之余兼顾科普,1400名学生参观塔拉号

在塔拉号停留在上海的两周时间内,有1400名学生参观过这艘科考船,对这艘仅能容纳16名船员出海的科考船而言,要取得这个数字着实不易。

 科考船“塔拉”来到上海!它迫不及待邀请中国科学家、艺术家、厨师“上船”……-信息快讯网

上船后,记者和所有参观的学生一样,拿到了一本中文写成的塔拉新闻(少年版),14张A4纸清清楚楚地描绘了科考船的构造、成员、工作以及科学家点评,要知道塔拉号上可是没有人会说中文的。

 科考船“塔拉”来到上海!它迫不及待邀请中国科学家、艺术家、厨师“上船”……-信息快讯网

“全球80%的面积覆盖着海洋,而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不足20%,我们的科考船承担着两大使命,一是科研、二是科普。”罗曼嘴边的这句话,这是支持塔拉号每到一处尽其所能举办科普活动的初衷。中国的海洋实力也越来越强,“向阳红”号、“嘉庚”号、“雪龙”二号等科考船已经或将要交付下水,如何将科研与科普统一起来,塔拉号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作者:沈湫莎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姜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既要超静音,又要高续航力,“东方红3”号设计团队如何做到集全球研发资源造一流科考船
重磅!中国科大实现目前国际上最高效的量子态层析测量
习近平这样描述4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力量
央行:中国3月末M2余额173.99万亿元 同比增长8.2%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2.7%!中国正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迈进
汉服用纸做!快来朵云轩艺术中心看看纸能翻出多少花样
开启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新画卷——四论习近平主席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
刘震云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这个荣誉不属于我,它属于我作品里的人物”
金砖国家的艺术精品什么样?这个地方可以一网打尽
“夜猫子”真的比“早鸟”死得早!科学家首次证明,熬夜提高早死风险!
帅!“潜龙三号”首次亮相 “大洋一号”奔赴南海科考
上海小囡参加运动有了科学依据,《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今日发布
金正恩在平壤会见中国艺术团团长宋涛
一流科研设施带来一流数据,数据乱堆乱放可产生不了价值!科学家热切期盼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细则出台,让“库存数据”变身“创新资源”
生动呈现全国高校美育创新成果 ,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暨艺术作品展览开幕
中科院也做“电商”了,打造科学家自己的采购平台
药效更强、副作用更低的新型减肥药物有望研发!《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上海科学家最新成果
习近平这些亲民举动,太接地气了!
沪64所高中2018年零志愿招生计划公布,拟招2244人!21所高中“国际班”招1969人,其中上海生源1377人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浙江:小处着手,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一位中国妈妈在美国经历的“幼升小”:崇尚快乐教育背后的隐忧
视频 | 朝鲜派专列送中国遇难者遗体和伤员回国,金正恩亲自送行
从《九色鹿》《山水情》到《大闹天宫》《渔童》……有一种工匠精神叫“中国动画学派”
中国投资者的整体投资意向指数上升
教育部卓越拔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版将于6月出台 ,培养大科学家也培养大思想家
惊世骇俗!取出体外的猪脑存活成功:17名科学家《Nature》联名发文呼吁建立伦理约束,重建意识将仍是未知禁区
世界领先的光子科学中心将在张江崛起!多位知名学者解读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意义
京剧表演艺术家赵麟童先生逝世,麒派又少一麟童
4月科学流言榜发布:草莓当选“最脏水果”,是蒙受了不白之冤
上海“科学之夜”场地扩展,一大波大型市民科普活动正接踵而来
快讯 | 戏剧“白玉兰”今晚绽放,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举行,王平、许晴分获主、配角奖榜首
4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带着百余件作品走进商业空间
上海,艺术家打造时代精品,“中华创世神话”主题画已完成50余幅
国内唯一的乐高探索中心、建在屋顶的跑道、女主艺术体验空间……长风大悦城携200家新品牌华丽升级
82岁的汪品先院士乘国产科考船、深潜器三次下潜西沙群岛约1400米深的海底,他说:感觉自己好像爱丽丝,刚从仙境漫游回来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