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观察 | “特金会”或宣布结束朝鲜半岛战争状态,但不会签署任何协议
当地时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接见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特使、劳动党副委员长金英哲,并宣布美朝将如期于6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会晤。
暂时不会取消对朝制裁
特朗普和金英哲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面一个多小时,讨论了新加坡会晤相关议题。美媒指出,美国总统在椭圆形办公室会见非外国元首十分罕见。特朗普对媒体称他与金英哲的会晤比预期要好,并表示原定于本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美朝首脑会晤将如期举行。特朗普还与金英哲一起,向媒体展示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亲笔信信封。特朗普先是称这封信“非常好”,后来又向记者承认他还没有打开。
谈及朝鲜弃核问题,特朗普表示,朝方表明愿实现无核化以实现国家发展,美国也乐意帮助朝鲜实现这一进程。同时,特朗普表示暂时不会取消对朝制裁,除非朝鲜实现无核化。特朗普还表示,美朝可能在本次“特金会”上宣布结束朝鲜半岛战争状态。特朗普表示,朝鲜也希望正式结束朝鲜战争,并将美国军队从半岛撤离,“我们已就此谈了70年了”。
特朗普称赞中国、韩国、日本在朝鲜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他试图降低外界对会晤的期望值,强调新加坡会晤只是一个开始,美朝不会签署任何协议。“我不会说,我也从未说过一次会议就会实现无核化,这涉及到多年的敌对和问题,以及很多国家之间多年的仇恨。我相信最终我们会取得非常积极的结果,但不是一次会议能够达成的。我们不会在6月12日的会晤上签署任何东西,我们永远不会。”
特朗普同时表示美国有上百种针对朝鲜的制裁,但目前美朝对话进展顺利,他不仅不会对朝鲜施加额外的制裁,还期待未来取消对朝制裁,“我现在都不想提我们的极限施压政策”。
“面临两国关系关键时刻”
此前,金英哲于5月31日在纽约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举行了会谈。蓬佩奥在会谈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筹划中的新加坡会晤为特朗普总统和金正恩委员长“勇于引领美国和朝鲜进入一个和平、繁荣和安全的新时代开创了历史性的开端”,“美朝面临两国关系中的一个关键时刻,如果让这个机会付诸东流,这无疑是不幸的”。
蓬佩奥称,自己在与金正恩委员长及金英哲副委员长的会谈中已清楚地表明了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即“完全、可核查及不可逆的韩朝半岛无核化”。特朗普也明确表示,如果金正恩实现去核,朝鲜的道路将更加光明,“我们展望一个强有力的、连通的,同时也是安全、繁荣的朝鲜,既保持其文化传承,又融入国际社会”。
蓬佩奥称,通过共同努力,美国和朝鲜人民可以创造一个“由友谊与合作而非不信任、恐惧与威胁所定义的未来”。他指出若会谈取得成功将具有历史意义,“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改变世界的进程,它将需要来自金正恩委员长的大胆领导”。他同时指出,特朗普总统和他本人都相信金委员长是能够做出这一决定的领导人,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内,美朝将有机会验证情况是否如此。
中情局:朝短期内弃核可能性很小
3月8日,特朗普在会见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郑义溶后,决定于5月下旬或6月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会晤。但此后双方的先期谈判并不顺利,4月上旬进入白宫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更是鼓吹“利比亚模式”实现半岛无核化,引发朝鲜反弹。5月24日,特朗普致函金正恩,宣布取消新加坡会晤。
但一周来,美朝互致善意,双边沟通恢复,朝韩再度举行领导人峰会,使得形势峰回路转。不过分析人士指出,新加坡会晤的恢复主要源于美朝韩三方政治意愿。面临今年底中期选举的特朗普极需一项外交成果来提升政绩,美朝会晤是绝佳选项。朝鲜今年以来做出将战略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的决定,急需通过与美国缓解关系来助推国内转型,而韩国总统文在寅更是凭借“新阳光政策”及半岛和解实现民意飙升。
但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涉朝决策层和战略界仍对朝鲜弃核决心普遍怀疑。据美媒近日报道,三位知情的国家安全官员透露,中情局最新分析报告认为,朝鲜可能考虑释放善意,在平壤与美国合资开设汉堡店,并有可能允许美国对朝进行包括基建在内的投资,但短期内弃核的可能性很小。
分析指出,鉴于美朝在弃核路线图等问题上的分歧巨大,并且距峰会仅有10天,本次“特金会”实际上不可能获得特朗普此前所称“一揽子弃核”这样的突破性成果。为此,特朗普近日也表示,他与金正恩的本次会晤将是“相互了解”的机会,但第一次见面不会取得成功,他可能需要与金正恩再次见面。
刚退休的美国国务院朝核事务前特别代表尹汝尚认为,特朗普和蓬佩奥目前都表示或将举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特金会”,显示美朝并无打算在新加坡会晤上解决所有问题,但美国仍需在本次会晤中得到朝鲜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回复,包括朝方将立即采取的行动、弃核路线图,以及最终弃核时间。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指出,特朗普现在认识到,新加坡会晤只是解决极为复杂的朝核问题的第一步,美国没有必要在新加坡为了取得“灾难性的外交胜利”而付出过多。
作者: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松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沈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