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年轻人一天拿手机200次!注意力持续集中仅8秒!你的大脑“焦虑中毒”了吗
这是一份闪耀的履历表:从斯坦福和哈佛毕业,短短7年内成为跨国公司董事总经理,当过美国白宫学者、哈佛大学校友面试官……职场精英回国创业,却遭遇人生大挫折,被创业合伙人“炒掉”了。这段经历让黄征宇开始反思,并写进新书《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他发现,许多人都抱怨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会议和应酬,入睡时间越来越晚,饮食不规律、失眠、焦虑、暴躁、亚健康。伴随着年龄增长,生命中绝大部分元素真的不可避免地后退、衰弱并逐渐消亡吗?
“各种学习和经历让我体会到,至少在健康、情绪、思维、关系、事业和财富六个方面,我们完全可以有不断进步成长的空间。”日前黄征宇携新书《终身学习》亮相上海作协、作家书店,分享了他对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的看法。经出版方授权,摘选整理书摘供读者参考。——编者
在斯坦福健康生活实验室,我见到了弗雷德·勒思金教授,向他请教改善睡眠的方法。教授却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和我谈起了高科技飞速发展下的社会问题。教授说,我们必须直接面对一点的是,很多人已经不知不觉成了高科技的奴隶。斯坦福大学曾在美国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美国的年轻人一天拿出手机的次数大约是200次。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想想看,我们每天和身边的亲人或朋友的交流,一天中与他们的谈话能超过200句吗?
但是,很多人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还是看手机,做事情的时候也会时不时看下手机。很多人并不知道,手机屏幕其实是在不停快速闪烁着的,只是闪烁速度快到我们感觉不到而已。这些闪烁会导致人脑过度兴奋,注意力下降,进而影响睡眠。
勒思金教授说,根据微软赞助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000名参与者当中,能够把注意力持续集中在一项任务上不走神的平均时间只有8秒钟,比金鱼保持注意力的时间还要少1秒钟,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研究结果。
所以,勒思金教授的第一个建议是:必须清晰地划定出人类和高科技产品之间的界限来。比如每天减少看手机的次数和时间,将这段时间空出来做一些其他事情如运动健身、看书画画或与亲人朋友面对面沟通交流等。在这段时间里,除了看手机或者上网,你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的。
第二个建议是:不要患上“信息焦虑症”,要学会筛选出对自己最重要的信息。
在硅谷,很多成功人士都会说一个词“FOMO”,即“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越成功的人往往越在意“FOMO”,他们觉得每天世界上都会发生很多事情,如果不能随时随地了解的话,总害怕错过了什么。
这一点对我来说更是如此。之前在白宫工作时,很多人几乎每隔一两分钟就要看一下有什么新闻更新,因为对白宫行政人员来说,信息就是影响力,甚至权力!如果你知道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消息,那你的特殊影响力马上就会凸显出来,因为你可以根据这些独家信息,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我在那时养成的习惯就是非常喜欢看新闻,每小时最少要看5到10次,当时我也非常自豪,觉得对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能了如指掌。
对此,勒思金教授提出了几个很好的问题:你看了那么多的新闻,其中有多少对你真正产生了影响?有多少对你有切身的意义?我们现在每天被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包围着。即使我们拼命去处理信息,貌似获得那么多信息的辅助,我们做事真的比以前仔细和正确吗?事实并非如此。这些信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我们平时的决定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勒思金教授认为新闻并不需要看很多。你每天可以花很少的时间去了解一下当天发生的大事,但并不需要整天关注和了解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绝大多数信息跟你的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也影响不了你的任何决定。
第三个建议是:人类最珍贵的就是大脑。所以必须在大脑外设立一道防火墙,同时还得不断为大脑补充养分。
如果没有防火墙,很多杂乱的信息就会如病毒般侵入你的大脑。好比一处庭院,如果没有定期维护,便会有很多杂草疯狂生长,所以你一定要时常警惕,经常除草。但光是除草还不足以打造出漂亮的庭院,你还得给大脑补充很多养分。所以教授还建议说,每天最好花至少半个小时来看一本对自己很有意义的书,科学、艺术、历史等任何你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
大脑很珍贵,也很娇嫩,又是产生焦虑感的源头,而我们的焦虑绝大多数又都来自外界的信息,所以一方面我们需要为大脑设置防火墙,另一方面需要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头脑,让它越来越富有智慧。
《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
黄征宇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最后,勒思金教授把话题转到睡眠上来。他说,现代人的失眠在很多情况下源于自身的焦虑感,所以睡前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让自己的心和大脑能安静下来。为此,他给出了两个具体建议:第一,尝试静坐和冥想;第二,做一小时“早晨程序”。
临走前,勒思金教授问我,你还记不记得起床后感觉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迫不及待想迎接新的一天的那种感觉?我说,当然记得。勒思金教授说,其实每个人有这样的美妙体验。然后追问我,每天起床后就拥有这种感觉的日子有多少。我仔细一想,心里有些吃惊,因为数量真的很低,大概连20%都不到。他笑着说,有时候心态可以决定你拥有怎样的一天,而“早晨程序”就是可以建立正面心态的一个方法。
老实说,刚开始我心里还是有疑惑的,每天早上都腾出一个小时,这怎么可能做到?要知道,我早上的时间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8点起床,15分钟梳洗,然后赶到公司开9点的例会,别说一个小时,我连5分钟都抽不出来啊。
最开始的时候,我给自己制定的“早晨程序”是这样的:早上起来先看10分钟的励志类书籍,接着做15分钟冥想,然后做5分钟的有氧伸展运动,再花5分钟看一些学习讲座的视频。最后我会花一些时间做一次反思,大声说出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和需要改进的缺陷。我估算了一下,整个过程大约花费1个小时。当然在比较忙的时候,我制定了一个缩短版,差不多半小时左右。
按照这个方法做了差不多一个星期之后,我就很明显地感到了改变;坚持了1个月后,我发现可以完全改变我以前的状态,那种感觉越来越好。我感到非常惊喜,就像寻宝队突然挖到了宝藏一样。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做了三年的“早晨程序”。我又给自己在每天睡前加了15分钟的“晚间程序”。经过长期坚持、测试和调整后,我现在已能比较娴熟地运用这个方法了。每天都会提早1个小时起床,开始冥想,让身心平静下来;然后看一些励志书籍或哲理名言,让自己可以有正面的心态;接下来,我会花一些时间想三件我觉得很感恩的事情和自己想达到的目标,然后开始运动。到了晚上睡觉之前,我也会先做15分钟的冥想。之前脑子里的很多想法和念头,通过冥想之后就开始慢慢被剔除出去,这种感觉非常棒,我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翻来覆去睡不着,而是很快就能进入睡眠状态。
我获得的最大感受就是:原来自己每天的身心状态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控制和改变。
当然还有个问题,那就是万一半夜醒了睡不着怎么办?我的好友、曾被评为硅谷最佳风投基金创始人的戈登·里特告诉了我他的方法。半夜醒来以后,人的大脑特别容易不停地想事情,这时他就会默默地告诉自己:现在是睡眠阶段,在这个时候想任何事情都不会有什么效果,那还不如睡觉。我试过后,发现效果确实不错。我认为其实这也算是一种自我催眠,可以说是冥想的另外一种方式。
作者:黄征宇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