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以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全力抓落实抓推进——十一届上海市委四次全会侧记
▲市委委员李跃旗(右)在发言。
▲市委委员朱勤皓(左)在发言。
▲市委委员杲云(中)在发言。
▲市委委员秦健(中)在发言。均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城市的兴起,在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城市的衰落,在于核心竞争力的丧失;城市的持久繁荣,在于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进入新时代,肩负新的历史使命,上海就为推动中央赋予这座城市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任务落地落实找到了这样一条红线——在昨天召开的十一届上海市委四次全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讨论稿)》提交大会审议并通过。聚焦“5个新突破”和“8个新高地”,“三步走”基本建成一座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成为这座城市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抓手与目标。
对标顶级
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找准定位
“10年、20年后,上海拿什么参与全球合作竞争?”——这个问题自去年年尾以来一直引起上海各级领导干部的自省深思。今年4月初,上海专门成立了由全市20多个部门参加的起草组,继而召开了多场专家学者和部分负责同志座谈会,又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讨论稿)》。对标顶级,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成为上海的回答。
2017年,上海经济总量站上3万亿元关口。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作为一座已经迈入“全球城市”行列的城市,上海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占据全球城市体系的核心节点。对标顶级,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是上海不断超越、永葆生机、赢得主动的必然选择。市委委员肖贵玉认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是一对辩证关系,核心竞争力是能级提升的关键支撑,能级提升则是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和结果呈现,二者相辅相成。只有不断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核心竞争力,在城市能级提升上持久用力、久久为功,上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标顶级,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也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实现中央对上海所寄予的更高期望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的竞争,正走向由首位城市、中心城市带领下的城市群的竞争。中央要求上海,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使长三角城市群在世界经济版图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更强的竞争力,对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必然要求。
对标顶级,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是上海避免“城市临界点效应”、应对城市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仍然以经济数据为例,上海经济总量与一些国际著名城市比还有不少差距;要跃上新台阶,必须从提升经济密度入手,在提高地均GDP和人均GDP上下功夫。一些委员提出,要在建设用地、常住人口的硬约束下实现经济总量的提升,就需要综合施策,把提升经济密度这篇文章做好做足。市委委员华源建议,盘活郊区资源,为上海进一步发展腾出更多空间;保持建设用地合理开发强度,在空间结构上做文章,提升工业用地容积率,提高土地经济承载容量;更要向创新要空间,大力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
“5+8”路径
上海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对标顶级,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上海蹄疾步稳。《意见》提出了三步走的目标考虑:经过5年的努力,使上海“五个中心”的核心功能显著增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再用5年左右,使上海“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全面提升,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到2035年,把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卓越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全球影响力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二字是上海未来发展必须抓住的根本——与会委员们一致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座城市长期可持续的、不可替代的、可带来比较优势的关键能力,具有独特性、增值性、成长性的基本特征,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委员们提出,要在有限的空间资源中,通过提升效益、质量、水平,跟上科技发展趋势,提升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
联系嘉定区的实际,市委委员章曦表示,要聚焦汽车产业再出发,全力打造世界级汽车制造中心,嘉定区有基础有特色。目前,传统汽车产业规模能级还是要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但更要抓住汽车产业低碳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战略规划要超前布局,关键技术要加快突破,还要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创新优势,打通研究机构、企业、社会和资本之间的连接,吸引功能性平台落户嘉定区。
正是在深入各方调研、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意见》形成了“5+8”重点任务。所谓“5”,就是重点推进国际经济中心综合实力、国际金融中心资源配置功能、国际贸易中心枢纽功能、国际航运中心高端服务能力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取得新突破。所谓“8”,对应的是在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品牌建设、创新创业、全球网络、发展平台、人才集聚、品质生活等关键领域打造新高地。
多维度评价
上海要发掘不易被模仿的优势
“5+8”,划出了上海的主攻方向,聚焦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体现的是世界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引领未来发展的重大事项。
审议中,不止一位市委委员结合“5+8”重点任务提出,不是所有的优势都是核心竞争力,上海也不是什么都要发展,关键就是要聚焦“核心”二字,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有比较优势、长期可持续、不易被模仿的领域。市委委员赵奇说,在上海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什么都要往空间有限的“篮子”里装,上海要进一步聚集、培育和优化资源配置,既巩固提升已有的核心功能,又积极打造新的核心功能。
不少市委委员还在审议中强调,评价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态势,应该是多维度、综合性、长周期的,最终还是要以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来说话。
审议讨论中,许多市委委员谈到,创新策源能力应当成为上海的重要优势。大家认为,技术迭代越来越快,创新成果搁置越久,价值损耗越大。提升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率,必须优化机制、打通环节,消除堵点。市委委员秦健建议,在科研成果转化的体制、政策引导和设计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让“纸变钱”能够更快些;要落实高校、科研院所处置科技成果的自主权,激发研发团队积极性;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特别是在解决初创科技企业融资难题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在金融支持创新上形成特色和优势——在离金融最近的地方,科技和金融的距离应当更近。
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既要把自身功能做强,更要让别人能够借助上海的网络和通道,有效利用国内外的市场和资源,参与全球价值的竞争和分配。打造高效率的网络通道,一方面要把有形的通道加密做优,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各种无形的网络通道。市委委员们尤其关注,顶级全球城市都有一些国际知名的发展平台;上海也需要以高能级发展平台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少市委委员表示,最近召开的陆家嘴论坛,抓住了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机遇,发出了坚定不移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强烈信号,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接下来,还有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这些都是上海发展的重要平台,要加强高水平运作,办出特色、声势和影响力。
作者:邵珍 钱蓓
编辑:施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