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商业体升级为“生态+人文”商业体验中心,看这家滨江商业综合体如何“改头换面”
周边环境以住宅小区、学校和办公楼为主,商场的定位就一定要变成“社区商业体”吗?不,它在吸引周边白领、亲子消费时同样也可以很时尚;餐饮必须是商业综合体里的主力军吗?如果引入更多生态与人文的体验,是否会出现更多的“化学反应”?离黄浦滨江相距百余米的龙华东路上,绿地海外滩生活广场是2012年开业的商场,开业时间不算长,5.4万平方米的面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当时这家商场的定位是成为融合亲子、餐饮等业态的社区型商业体。
但开业5年之后,它决定改变。去年上半年,绿地集团启动了海外滩的升级改造,通过调整业态组合,引进创新品牌,重设客流动线,优化硬件设施,让项目由内而外“改头换面”,它甚至给自己换了个名字,以“黄浦绿地缤纷城”的新名字重新“上线”,意味着蜕变与重生。
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正掀起上海商业升级的浪潮。在上海市区,一大批已有商场经过改造,重新定位,以全新的姿态亮相。看这家上海为数不多的滨江商业综合体的改头换面,也许能给上海众多面积不够大、也非核心商圈的商业体一点新的启示。
同样的目标客群,玩法可以不同
作为社区商业体存在的海外滩,定位的目标客群是相当明显的——商场本就背靠多栋商务楼,有稳定的白领客群;它周边遍布住宅,也没有其他大型商业设施,住宅客群非常充沛,但一位周边居民告诉记者,海外滩过去的人气并不是特别高,“主要是因为离地铁有些远。”
去年上半年,绿地集团启动了海外滩的升级改造,聚焦家庭亲子、城市白领、年轻潮人客群,但是在改造后,玩法就不同了。
记者走访这家新开业的商场发现,全新亮相的黄浦绿地缤纷城同时推出了“缤纷农场”和“缤纷球场”两大互动体验区。在项目一层、紧临办公项目的“缤纷球场”是一座标准室外篮球场,场内配置有专业篮球设施,已成为周边白领人群重要的运动及社交场所。而“缤纷农场”为一片200平米的生态农田,位于项目四层露天平台,可种植青菜、胡萝卜、四季豆、菠菜等超过40种果蔬,现场配有专业人员全天候看护,让市民在城市中心的“自留地”体验耕种乐趣,也为家庭人群带来更丰富的亲子互动体验。
此外,商场还新进了多个创新业态和潮流品牌,借助“运动+亲子”业态形成品牌商业特色,全力营造“潮流+品质”消费体验。记者观察发现,潮童星、WZK潮流鞋店、嘻哈共和等品牌均为首次登陆上海,“WZK·SNEAKER SHOP上海”是以发售知名品牌限量款运动鞋而得名,在上海潮流圈极具影响力;“嘻哈共和”主打街舞运动,倡导潮流指向性的运动生活方式。这些首店首发的加入,实现了从传统社区型商业体向品质型滨江商业体的蜕变。
生态+人文”是否适合中等规模商业体
事实上,黄浦绿地缤纷城并非上海唯一的一个缤纷城。在相距不到2公里的地方,徐汇绿地缤纷城于2016年底依托滨江资源优势,已经快速形成品牌、人气和消费集聚。
记者了解到,绿地商业集团近年来坚持“品质+体验”核心理念助力提升“上海购物”体验度。而在徐汇绿地缤纷城,建筑、人文与生态的融合所打造出的“活性”基因十分明显,通过引进创新业态、引入艺术展览、打造创客空间来打响品牌,这种基因是否适合在稍小规模的商业体内复制?
在黄浦绿地缤纷城就有这种试验。比如,在一楼的核心位置,商场引入了“黑暗中对话体验馆”,这也是该品牌在国内的旗舰馆,体验者在导赏员(均为失明或弱视人士)的带领下,在全暗环境中用视觉以外其他感官完成探索。还比如,俱舍·藏书阁也是首次在上海开店,试图通过文化浸润的方式为商场增加人文气息。不过有分析人士表示,这种“生态+人文”的方式是否能复制成功,还有待时间考验。
绿地商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绿地将关注消费需求、把握消费趋势,不断引进最新最潮的品牌业态,持续优化项目购物环境,塑造创新商业标杆,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贡献力量。
作者:徐晶卉
图片:袁婧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钮怿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