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建跟着队伍走,支部建在发射场
让党建跟着队伍走,将支部建在发射场,为每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提供了坚强保障。(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供图)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选派党务干部随试验队进场,在紧张任务中凝聚团队精气神
党建跟着队伍走,支部建在发射场
走进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简称“微小卫星创新院”)位于浦东张江的科研大楼,入门大厅有一面“太空墙”——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中,一颗颗人造卫星环绕在蔚蓝色地球的周围。每当该院研发的一颗小卫星成功上天,这面墙上就会增加一颗卫星。北斗三号、“墨子”、“悟空”、碳卫星……迄今墙上已有30余颗。
每一颗卫星都是科学与工程的完美结合。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1岁的年轻团队,已拥有每年研发15至20颗卫星的能力。尤其是这几年,发射任务一个接着一个,每次发射的进场时间都需要30到50天,这意味着,团队中的许多人每年至少有好几个月待在远离上海的发射场。微小卫星创新院结合多年工作实际,探索出“党建跟着队伍走、支部建在发射场”的制度,选派党务干部随试验队进场,在紧张任务中凝聚起团队的精气神。
仪式感:在平凡工作中唤起崇高
“承国家之志、铸时代新星”是微小卫星创新院的座右铭,它随着一次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得到践行。作为我国航天领域崛起的一股新生力量,成立仅15年的微小卫星创新院为我国卫星研制领域注入崭新的创新动力。
团队中,很多年轻人刚走出校园就参与到涉及各种前沿科技的型号项目中。无数次修改设计、数据测试,反复而琐碎的工作难免令人心生倦怠,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各种诱惑亦有可能动摇理想。
“越是任务紧、压力大,越是凝聚精气神的好时候。”微小卫星创新院党总支书记陈宏宇提出“党建跟着队伍走、支部建在发射场”的制度设想。离开单位来到发射基地,党员总有几个月脱离原属支部,在发射基地成立的临时党支部就成了发射任务团队的“精神家园”。
去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遥感三十号试验队前一天刚好进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于是,临时党支部就在18日召开动员会时举行一次升旗和宣誓仪式——强烈而崇高的使命感充实着每一位队员的心灵。为方便大家收看十九大开幕大会实况,支部还特地购买了两台电视机,放在发射基地食堂。
重温入党誓词、祭奠先烈、征集十九大报告学习感想、请发射基地老战士老专家座谈……任务间隙,支部活动如和风细雨般滋润着年轻人的心田。曾担任遥感三十号卫星发射试验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的程睿告诉记者,这些支部活动不仅党员参加,团队中的非党员也被吸引进来,有些年轻人从基地回来后便主动递交入党申请。
使命感:蕴藏在工作的每个细节中
“宣传标语挂起来、党员身份亮出来、入党誓词写出来、健身活动跑起来、质量事故学起来”——去年,微小卫星创新院试验队将“支部建在发射场”制度,细化成这几条行之有效的具体行动,有力保障和支撑了试验队的发射试验任务,让紧张、枯燥、单调的基地生活变得有生机、有温度。
2016年7月,墨子号量子科学卫星进场准备发射。一天晚上,临时党支部邀请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和副校长朱长飞讲课。潘建伟鼓励大家保持科研激情、永不停止探索脚步。朱长飞则作了“两学一做”专题报告,勉励大家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每次卫星发射“负一小时”倒计时响起时,发射塔架周边几乎已“人去楼空”。这时还剩下最后一项任务——拔去为卫星充电的插头。这“最后一拔”却是让所有团队成员都捏着一把汗的关键步骤。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在老党员、卫星副总师沈学民的指导下,“85后”小伙孔陈杰第一次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孔陈杰说,尽管演练过很多次,但闻到发射架上弥漫着火箭燃料的刺鼻气味,还是觉得很紧张。“这也让我深切体会到,航天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其实就蕴藏在平时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
有一次,西昌发射基地深夜突降雷电暴雨。生怕正在测试的卫星受到影响,支部决定立刻派人连夜冒雨前去监控现场。党员们纷纷请命,考虑到人多也会对现场测试环境造成影响,支部最后派遣两名党员和一名非党员前往。一夜无眠,他们终于确保了卫星的安全。
去年,在一次发射任务工作间隙,试验队发现西昌发射基地周围学校的孩子学习条件很艰苦,于是发动大家爱心捐款,为当地一所学校的孩子们辟出一间小小的图书阅览室,把创新院科研大楼的“太空墙”画在了图书室里,把为祖国航天奋斗的梦想,植入这群没有出过大山的孩子们心中。
>>>记者手记
无悔的坚守 执著的担当
成立15年,将36颗卫星送上天。很难想象,如此瞩目的成就是一支平均年龄30岁出头的年轻人组成的科研团队所创造。特殊的科研使命、特殊的工作模式,让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团队不时在实验室与发射现场之间长途奔波。为此,院党总支创新党建模式,让党建跟着队伍走,将支部建在发射场,为每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提供了坚强保障。
卫星进入发射场,整个卫星研制过程也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发射场封闭、紧张而枯燥的工作生活,火箭腾飞一瞬间的震撼,昼夜不间断飞行监控的辛劳,都给这支团队带来极大挑战和历练。在临时党支部春风化雨的滋润与引导下,在卫星总师、副总师等老党员的传帮带下,这支年轻团队形成了一股强大凝聚力,拥有了攻坚克难的创新力和执行力。
担负着发展高水平微小卫星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当下,这支年轻团队正以无悔的坚守和执著的担当,努力为国家航天科技打开突破口,谱写我国卫星研制的新篇章。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