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手臂、情绪管家、智慧医疗,学生们用科技创意为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110岁生日献礼
具有超人能力的“仿生手臂”可自如灵活地抓取物体,赋予人们“钢铁侠”般的超级力量;情绪识别,贴心引导,随身携带的“情绪管家”有效预防心情“中暑”;VR技术关爱“星星的孩子”……今天,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建院110周年进入倒计时110天揭幕仪式暨科技作品展举行。现场多件学院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作品以及20件今年刚毕业的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作品惊艳亮相,令现场观众及百余名中学生大呼“精彩、神奇”,共同感受科技前沿的魅力。
瞄准高精尖科技前沿 “电院智慧”惠及民生
交大电院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概念,将“智能化、高精尖”作为学院发展导向,始终将国家战略放在首要位置,以创新作为驱动力,推动社会发展。本次科技展聚集一系列最前沿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从AR/VR到人工智能,从智慧医疗到智能制造,从节能环保到航空航天等。
活动现场,人们不约而同被“超人”手臂所吸引,它可以工作于复杂任务环境下,在多种物体随机摆放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抓取操作,这将在危险环境中服务人类,解放人类”。本次科技展中,电院自动化系陈卫东教授领衔的自主机器人实验室团队致力于在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之间架设一座互动的桥梁,并研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机器人助手。团队以机器人系统的感知与控制技术为研究重点,成果包括移动机器人、多机器人系统、智能操作臂、视觉伺服、软体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
糖尿病患者在中国数量超过1亿,随着老龄化进程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此外亦有数亿具有潜在患病风险人群。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筛查,诊断,与防治糖尿病人群在中国已势在必行。电院计算机系盛斌教授团队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合作研发DeepDR技术,利用深度学习实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智能辅助诊断,瞄准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最大慢病人群——糖尿病患者人群的精准筛查与防治痛点。DeepDR这一具有中国特色技术,已经在若干医院实现落地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定位能够“精确”到几米?开车的朋友或许感觉到,差不多5米吧。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呢?不仅实现复杂环境下单点定位精度优于0.8米,还可实现室内定位精度优于1米。这室内外的“最后一米”问题解决了,相当于不再开错车道,或进错店门。作为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上海交大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院长郁文贤教授领衔团队的“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技术与应用”项目,实现了这一预想。据了解,尽管我国北斗系统比美国GPS系统晚了约20年才起步,但在GPS占有95%民用市场的情况下,自主创新的“北斗”不借助外界辅助定位,就实现米级定位精度,其“生态系统”和全产业链正在加速惠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展奇思妙想创意未来
电院始终致力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精英人才;致力于探究科技未知领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致力于攻克技术难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哇!天哪!好像!”顺着惊呼声走近,原来地上有一条蛇形机器人,虽然外表并未被装饰成蛇的模样,但是蜿蜒前行,关键部抬起等动作一气呵成的展示像极了一条真蛇,当蛇形机器人前行靠近时,一位女中学生还不自觉地发出了小声的惊呼并向后挪了几步。除了这样的蛇形机器人,现场还有调皮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有实现了精准测量的人体健康监测手环,也有实现了高精度要求的无人车定位系统等。
所有这些创意十足的科技作品均来自上海交大电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本次作品展从近千件电院本科毕业设计中精选出20项进行展出,作品涵盖9个专业方向。作为他们大学四年学业的结晶,一件件凝聚心血的设计都是同学们本科阶段学业成果的最佳代表。今天借此契机,同学们将它们作为学院110周年纪念活动110天倒计时的献礼。这充分体现了近年来,电院探索实践的“宽口径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电院对接人才培养的需求,完善大电类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注重加强“学研创、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螺旋式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科艺相融 科学精神插上人文的翅膀
110年,砥砺奋进、薪火相传,电院人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在科研教学中得到了彰显。一流的学院孕育一流的文化,学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让工科的智慧插上人文的翅膀,将人文情怀融入科学精神。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价值引领工作,促进广大学生在实践中知国情、明社情,倡导电院学子为国家和人民做选择,倒计时110天活动中特地为即将出征的今年第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团授旗,以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课程,自主立项,自主选题,组建社会实践团体,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尤其走向国家中西部地区,走向国家重点行业,认识国情,认知行业发展、奉献社会,锻炼毅力。上海交大电院党委书记苏跃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社会实践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更多可能的同时,也让他们在青春选择中多上一份情怀,在个人发展中多一份责任,做有看法、有理想、有抱负的电院人。
未来,学院势将继续凝聚力量,整合优势资源,培育治国英才,为建设“双一流”大学助力。
文:姜澎
编辑:沈湫莎
责编:张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