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兵题材电影《天眼风云》在沪首映,交大雷达兵讲述他的军旅生涯: “28年献身雷达,我从未后悔”
▲ 上海交通大学雷达兵看着50周年联谊会的合照,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岁月。
“有情况!”仓库里搬来的杂乱器材,天台上架起的雷达线,雷达荧光屏上突然出现了一次不寻常的回波跳动,一个微弱的尖峰冒了出来,并且慢慢移动,这是敌机过境的表示……今天中午,雷达兵题材电影《天眼风云》在上海交通大学文治堂首映,这部电影生动讲述了1949年上海解放后,建立的首支雷达队保卫上海安全的往事。
银幕下坐着五六十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衣着朴素、杵着拐杖,相携而来,只为一睹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为什么将首映地点选择在上海交通大学?很多人不知道,1950年上海组建的首支雷达队,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电四讯”毕业班。
在“破铜烂铁”中拼出中国的第一批雷达
“从1950年年底选择放弃毕业参军算起,我有28年人生是和雷达绑在一起的,可以说,我把一生最好的岁月都献给了雷达。”89岁的黄为群,是第二批应征入伍的雷达兵,他也出自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提起过去的岁月,他说的最多的词是:“自豪”“不后悔”
从1949年10月至1950年2月,国民党空军凭借舟山群岛等地的机场对上海进行了20余次空中攻击,投弹360多枚,毁坏房屋2300余间,造成伤亡2300余人,其中1950年1月7日至2月6日,连续4次集中对上海的电力生产单位和城市重要设施进行了重点攻击,其中以2月6日的“二六轰炸”为最猛烈,让上海陷入一片黑暗。保护上海迫在眉睫!
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为此专门致信上海交通大学,迫切期望交大学子赴情报处(暂借)工作三个月,在1950年2月16日春节大年夜的下午,电机工程系“电四讯”班的21名学子,自愿放弃尚有一学期即将毕业的“愿望”,前往上海警备司令部情报处,也就是安国路76号报道,那是“电四讯”班全部的地下党和团员。
“学长们前往情报处的时候,对雷达一无所知。除了带上麻省理工大学编撰的《雷达原理》和《无线电原理》中的“雷达”章节这两本原版书外,连资料都无从获得。”黄为群回忆起学长们的艰辛,一切还历历在目。那时的上海,除了前苏联提供了一小部分苏式雷达,剩下的不过是国民党留在仓库的、“破破烂烂”的美式和日式雷达——机器本就陈旧,又缺少零件备件,经常不能正常工作,故障原因也找不出来。
怎么用?怎么修?是摆在第一届交大雷达兵面前的问题。“据学长说,那时候,他们只能一寸一寸地测量雷达的路线,然后再根据教科书拼凑起来。”黄为群说,“然而,即使外观完成了,却总是监测不到飞机。”他们求助了本校的老师却一无所获,直到请教到上海电讯局总工程师,才发现问题出在发射和接收的频率不一致。“在百老汇的楼顶上,我的学长们第一次监测到了国民党的飞机!”
▲黄为群讲起过去的故事,掷地有声。
“我一直把为群众服务,记在心中。”
黄为群是第二期入伍雷达兵的交大人,但他却常常将第一批学长挂在嘴边,“因为是他们,从无到有,真正建立起中国雷达部队的人。”而他,不过是在上海进行了三个月培训,就成建制地前往北京,建立北京的雷达部队。
“那时候,选择入伍的不只是我们大四的学生,还有大三的学弟学妹们也当仁不让。”黄为群说。当年,上海交通大学何捷明同学就带着自己的弟弟一起参加。有同学回忆,上海交通大学这次参干参军总数估计在300人以上。“70年代,我在武汉学习时发现,当地3个雷达团的技术干部和独立雷达营的营长都出自上海交通大学。”黄为群说。
正是在他们的参与下,产生了多个第一:第一个能发现敌情、执行战斗任务的雷达站诞生、第一支用雷达替代人工跟踪的雷达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形成、第一次有雷达、火力等部队协同作战雏形萌发……有军事学者评价,安国路76号是诞生新中国“雷达兵的摇篮”。
“只因始终怀揣着雷达兵的情怀,感受着雷达兵的精神,加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萦绕纠缠,不写出来、不传出去,难以心安、难推其责。”电影原著小说《天波浩渺》的作者郭锡林少将曾任空军雷达学院院长,几十年的雷达故事,终于在五年的精心打磨下,形成此书。
“现在和68年前雷达营刚成立时候相比,条件不可同日而语,生活水平和装备都有了很大提高。”现在的条件好到什么程度呢?郭锡林介绍:“连最差的雷达连每顿都有五菜一汤吃,在青海西宁山头的雷达站,光咸菜都有八大缸,特别好吃。可是现在不少高学历、享有高条件的雷达兵们,却没有了当年士兵的初心。”
问起当年入伍的条件如何,黄为群回答:“既然选择了入伍,我就不会觉得条件差。”“我本来叫黄东林,为群是我入伍的时候,为自己改的名。”黄为群说,“我一直把为群众服务,记在心中。”
▲雷达兵题材电影《天眼风云》在上海交通大学文治堂首映。
作者:郝梦夷
摄影:袁婧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唐闻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