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这11位海内外艺术家最新创作作答!
今天下午,“水+墨:从新海派到当代”展览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拉开帷幕。作为该馆连续举办了六年的学术品牌展览,“水+墨”每年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新水墨艺术发展的话题。今年的“水+墨”展览以“新海派与当代”为主题,聚焦11位上海的新海派艺术家和对中国当代水墨进行实验的国外艺术家,集中呈现他们近几年来最新创作的水墨作品。
曾几何时,海派绘画作为当时的一个创新画派,对中国书法和水墨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1980年代以后,上海的艺术家对于水墨的发展也做了很多思考和探索,他们在水墨材料范围内进行试验和创新,并把水墨纳入到当代艺术的领域。本次展览邀请的七位新海派艺术家年龄跨度比较大,既有出生于1940年代、1950年代与1960年代的成熟艺术家,也有70后和80年后,他们分别从抽象、书写、与影像、科技结合等多个角度来呈现新海派当代水墨的发展。
以仇德树为例,自1980年代以来,“裂变”是他一直持续创作的一个主题,也是他作品风格的一个象征。他通过撕碎宣纸的方法重构自由变化的线条,即裂纹。同时,“裂变”也暗喻了社会的巨大变迁。近年来,仇德树在黑白的基础上又把色彩运用到“裂变”的创作中去,以充满奇异光感的色彩和全新的图式来表现当今裂变的时代。
张健君在创作中不停的在拓展水墨的边界,把水墨与影像、装置相结合,并且展现他独特的融汇东西方文化特展的视觉方式。这次展出的作品与上海的历史有关。他用拓印与水墨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泼墨的效果,把石库门老墙的斑驳、沧桑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水”和“节气”的描绘是陈九自2010年以后一直在创作的主题。他用流畅的笔法和几乎透明的墨色,通过层层积墨的方法表现了水和节气的不同形态。本次展出的作品《墨积》系列着重于对水墨痕迹的研究和实验,并且画面越来越趋向于抽象和平面化。
而路名的36幅关于上海的摄影作品,更是引起了观者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麻进是这次展览中最年轻的一位艺术家。他的创作融入更多科技的元素,可以说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他把自己对于书法的视觉语言有机的融合在最新科技中,借助激光雕刻、3D打印和VR技术,把对汉字的个人理解以及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感悟以一种立体的方式来展示,从而创作了立体书法,《承立创》就是这样的立体书法作品,把书法从二维平面推向了三维立体空间,也做了很好的当代转换。《墨迹视界》是多媒体视频与舞蹈表演的结合。两名舞者在影像作品前随着音乐与视频即兴起舞。表演者的肢体随着影像中墨迹的出现或者流淌在不停的变换,犹如流动的笔触在不停的书写,这种墨迹与肢体的结合,构建出一个独特的墨迹视界。
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中,有四位是来自国际的当代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除了对水墨这种材料本身感兴趣之外,他们对于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学习。尤其是作品中对于书法线条和墨色的运用,在他们的作品中有不同的体现。
比如,芭芭拉·爱德斯坦是上海纽约大学的一名艺术教授,她每年有一半时间在上海生活和工作。芭芭拉喜欢用墨作为她创作的材料,她曾用心学习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和基本原理,并把书法和用墨转换到自己的当代艺术创作中。环境对她作品的形成起着很大一部分的作用。她把自然与对生活的感受结合在一起,希望能重建一种新的、永恒的自然精神之和谐。本次展出的《自然自在系列》以摄影和水墨的方式并置,一片荷叶,一根树枝,一根藤条,不仅可以看到水墨与摄影图像的关联,更使水墨成为自然的延伸。
白尾来自于波兰,2012至2015年在中国美术学院攻读中国绘画系人物专业研究生。出于对中国书法和音乐的喜欢,他把二者融会贯通,把音乐在作品中变成有形的符号与中国传统书法相结合,从而创造了独具风格的“乐书”。他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认真临摹和研习颜真卿的《麻姑仙》和褚遂良的《音符经》。从一撇一捺的临摹到逐渐写出自己的心得,然后进行再创作。《循序渐进》这幅作品是他从临摹的字帖中精选部分加以拼贴而成,而作品中英文“Step by Step”与汉字的结合,更深化了这件作品的寓意,是艺术家这两年来成长与变化的见证。
“水+墨: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论坛同时举行,围绕“水+墨”展览的学术性和可持续性、公共文化的公共性、在地性等特征,讨论公共文化政策与美术馆的关系以及美术馆在新的语境下如何转向和创新的问题。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30日。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摄影:叶辰亮
责任编辑:张立行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