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在行动】江西井冈山:农民变股东,合作经营模式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7月18日,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新城镇的猕猴桃产业园。
中国日报网7月19日电 “合作经营的最大好处就是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把农场的事看作自己的事,”江西省井冈山市新城镇镇长杨招平7月18日在介绍该镇的猕猴桃园时说。
在井冈山市,当地政府鼓励贫困户以资金、土地等要素入股当地产业,固化贫困户与企业、集体的利益连结,使贫困户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分红股金和务工工资,拓宽其收入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
新城镇的猕猴桃产业园成立于2015年3月。在这里,农户不仅通过务工和土地流转获得收入,一些农户还与投资方联营,将土地托管给投资方生产,果品收益后参与利润分配,分配比例不低于20%。
据杨招平介绍,农户将土地租给产业园可获得一亩一年40元的租金,但若将土地托管给投资方井冈山市厦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有望获得更多收入。
产业园投资方叶总说,今年的收成会在7到8万斤,预计会有150万元左右的营业额,进入盛产期后,预计年产量100万斤,年收益1000万元。
据当地政府提供的资料介绍,果园每年带动周边农民务工500余人次,每人每天务工收入80元,带动周边贫困户十余人,人均增收2000余元。
另外,杨招平说,果园还吸纳了全镇46户贫困户以产业扶贫资金入股,每户每年可获得占本金20%的股金收益。
产业扶贫资金是井冈山市政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发展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按贫困程度不同,向红卡贫困户每年发放10000元,蓝卡户5000元。资料显示,三年来,共发放股金分红19.6万元。
杨招平说,贫困户也有机会将扶贫资金入股市内的其他项目,但相当一部分还是选择了本地的猕猴桃园,因为“企业在当地,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
当地提供的资料提到,合作经营可以“把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牢牢拴在产业链、价值链上,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使农户能够长期增收致富。”
7月18日,农民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的黄桃产业园劳动。
相似的模式也出现在茅坪乡黄桃产业园。农户同样可以通过务工、产业扶贫资金和土地入股获得相应收益。当地提供的资料显示,黄桃园内农民务工人均年收入可达1.6万元。投资方共支付土地租金900万元、土地计息1800万元。
产业园占地3000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共吸纳农户202户,其中贫困户102户,预计2018年出产黄桃10万斤。
当地政府还与投资方约定,在由公司完成前期投入和种植后,后续让有劳动能力且又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参与,每户可负责管理一亩黄桃,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黄桃成熟后由公司进行回购。
在果园务工的贫困户朱秋芳就是受益者。他说,基本每周乡里都有关于黄桃种植技的培训,教授农户嫁接、施肥等技术。未来,他也将自己种植一亩黄桃。
近年来,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其中,土地流转被看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
来源: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