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解开一切束缚科技创新的绳索

2018-07-29信息快讯网

人民时评:解开一切束缚科技创新的绳索-信息快讯网

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性,尊重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劳动付出,对他们给予充分信任

“推行‘材料一次报送’制度”“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问题集中清理”“实行科研项目绩效分类评价”……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在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

一段时间以来,“论文数数”“打酱油的钱不能用来买醋”“科学家被逼当会计”和“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这次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为的正是让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上拥有更大自主权、得到更科学的人才评价和绩效评价、获得更合理的激励和回报,既精准对焦,也具有可操作性。这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进一步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决心。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两弹一星”的艰苦创业时期,正是在钱学森、朱光亚、郭永怀等一批科学家的带领下,广大科技人员自力更生、攻坚克难,铸就了举世瞩目的“大国重器”。一代又一代科技人员的接续努力,让我国科技事业收获了巨大发展和长足进步,既有基础研究的原始突破,也有“揽月探海入地”的高科技创新,航天、高铁、互联网等产业也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超过7000万,研发人员超过500万,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智力储备。充分激发这支队伍的创新活力,用好人才这个科技创新的最大资源,我们创新发展的基础会更加坚实,创新驱动的动力将更加澎湃。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最重要的是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无论是两年前的全国“科技三会”,还是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每次提到尊重科技工作者、重视科技人才培养,都赢得全场科技人员的持久掌声,引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强烈共鸣。事实上,不管是“放权”还是“放钱”,根本出发点都在于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性,尊重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劳动付出,对他们给予充分信任。

“放”不意味着“放任”,“管”不应该是“管死”。科研管理好比科技事业这个大系统内部的基础管理软件,它的作用是打造一个良好的系统环境,为应用软件使用资源进行高效率调配,从而让整个系统稳定而充分运转。因此,只有赋予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更大科研自主权,强化成果导向,真正健全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将人才“帽子”同物质利益直接挂钩,实行科研项目绩效分类评价、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审计和财务检查频次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才能真正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一流创新人才和一流科学家,改变当前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的现状。

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出台,体现了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映照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试点工作的启动与推广,相关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必将进一步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敬业报国、潜心研究、攻坚克难,以更多高水平成果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27日 13 版)

科技创新形势喜人也逼人
上海城投成立研究总院,加码科创新动力
2018(第七届)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暨“明日科技之星”邀请赛开幕
谁能胜任“魅影”?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上海音乐剧演员培养方式也要升级创新
放飞科技梦想,各国少年搭建“创意桥梁”展现奇思妙想
上海科技馆未雨绸缪,提前三天做好防御台风工作多开两扇门,让游客“秒”进馆
渊源有自 流变创新——回眸中国网络文学20年
2018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暨“明日科技之星”国际邀请赛闭幕
GPS定位放牧、360度摄像监控、无人化智能饮水设备 “智慧牧场”这些“黑科技”绝了!
深刻领会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时代内涵
去社区看砭石之谜、华佗与五禽戏,中医药传承创新展开进社区
时政新闻眼|毛里求斯:欢迎仪式上奏响了《我的中国心》
【脱贫攻坚在行动】接受改变与创造幸福 洱源人携手共建新家园
科技创新如何促进产业发展,听听褚君浩院士的解读
文汇深呼吸 | 用青年人的创新思维为传统文化赋能
【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烟台:以自主创新铸改革之魂
上海创新成片风貌保护地区旧改模式
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突破前20名 女性发明家比例高于以往
把学问做到乡村振兴实践中——记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专家群体
美媒:中国科技不是美国“敌人” 应抛弃冷战思维
中关村的科技弄潮人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长沙军民融合产业助推逆天“黑科技”走入寻常百姓家
军事科技创新如何“下好先手棋”?习近平这样说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