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挠 绿富同兴——库布其奇迹的绿色启示
“难以想象,在库布其沙漠竟然长着如此洁白的睡莲。”端详着手中的标本夹,王黎元不住感慨。
王黎元,在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教了33年植物学,退休后来到库布其继续从事他热爱的沙漠植物研究。“白睡莲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是反映湿地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这极有可能是鄂尔多斯高原上仅存的一个睡莲种群。”王黎元说。
曾经,随风满地烟尘飞,平沙莽莽黄入天。如今,公路延伸,绿色铺展,大漠深处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守护湿地湖泊
清朗的夜,很多“驴友”把镜头对准了库布其的夜空。“天上北斗七星,地上沙湖七星”,在这片中国最美沙漠观星地,大道图湖、天鹅湖、爱情湖、月亮神湖、珍珠湖、神海湖和太阳神湖等7个湖泊,如星辰散落,诗意流淌。
水,是茫茫大漠的眼睛。这双纯净眼睛的背后,藏着太多动人的故事。
沙漠北端有一处沙海共存的生态奇观。从空中俯瞰,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的绿色岛屿星罗棋布。水道蜿蜒,水草丰美,候鸟在芦苇荡中筑巢觅食,生气勃勃。
“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无垠的荒漠,现在已经形成了36平方公里的湿地。”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水务和水土保持局局长刘海全说。
杭锦旗是黄河流域流经最长的旗县,全长249公里,每年有31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从杭锦旗流过。由于气候因素,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下旬的河流封冻期,河段极易因冰坝阻塞而水位过高,出现洪水等自然危害。然而,距离黄河咫尺之遥的库布其沙漠,却在很长时期因缺水而沙尘滚滚、草木凋零。
变水患为水利。2015年开始,库布其人修建了38公里的引水渠、17公里的围堤,水域蓄水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项目建成后,2016年引水1298万立方米、2017年引水2260万立方米、2018年引水1500万立方米,一片绿洲横空出世。
“只要在每年3月黄河凌期引水一次,湿地就可以保持一整年较大水面。许多芦苇、红柳无人栽种都成片生长。”望着如海的芦苇荡,刘海全说,“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沙漠里的湿地湖泊。”
压不倒打不垮
7月23日的库布其,细雨霏霏。
亿利东方学校女子足球队的16位队员正在球场上训练。在雨水中奔跑的刘雅妮充满自信,她接过体育老师吉仁尼格的传球,一脚抽射破门,欢呼声即刻涌来。
东方学校的建设历程充满艰辛。一边是黄河洪涝,一边是沙漠缺水,这里的学校饱受磨难。2008年3月,黄河独贵塔拉镇奎素段发生洪灾,106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没。洪水冲垮了独贵塔拉镇中心小学的两栋教学楼,距离不远的独贵塔拉中学校舍成了危房。
坍塌的教室、东倒西歪的桌椅,水中飘散的书本——这一切让时任镇小语文教师的韩文明十分心痛。
信心没有被冲垮。当地政府和亿利集团共同出资,新建了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亿利东方学校,独贵塔拉镇中心小学和独贵塔拉中学合并迁入新校。2009年7月8日举行了新校奠基仪式。
“在新校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在全自治区范围招聘名师,现在学校在岗的104名教师中,5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88人拥有本科学历。”校长冯云田说,师资水平直接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2010年9月新校园落成,目前有819名学生在这里读书,其中超过700人来自牧区。网络中心、图书室、心理咨询室、舞蹈形体练功房和理化生实验室一应俱全。
“旧校舍被冲毁的那年,我在中心小学读四年级,现在已经快大三了。”白洁说,当时搬进新校时,看到平房变成楼房,煤渣跑道变成塑胶操场,心里一下子明亮起来,“现在我在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的艺术设计系学习。”说起未来,她的眼睛里充满了希望。
有韧劲也有创新
张吉树,被称为库布其的“沙漠医生”。2000年8月,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专业的他辞去在大兴安岭的林业工作,进入亿利集团库布其生态项目部。
每天早上5点出发,张吉树带上两瓶水和饼子,在烈日下的沙漠一干就是一天,累了就躺在沙地上歇一歇。“国家支持治沙,我们就要坚持下去,技术对于治沙太重要了。”张吉树说。
在张吉树团队发明的“微创手术”系列种树法推广下,两人合力即可在10秒左右种好一棵树,成活率达90%。
20年来,张吉树团队申请了10余个治沙专利。目前,他们还在研究一种新的低成本治沙法,2017年已经在腾格里沙漠取得成效。他们的治沙经验已经走出库布其,走出国门,用于中亚地区的沙漠治理,将中国的绿色发展经验沿着“一带一路”向世界传播。
“这么多年了,林场的每一条路、每一棵树我都很清楚。”从年富力强的小伙到年近花甲的老人,白土梁林场铜盖护林站的护林员田青云被亲切地誉为“护绿愚公”。他与4000多亩林木相依相伴37年,守护了库布其沙漠与九曲黄河间的绿色屏障。
“我离不开这里的每一片绿色。”66岁的治沙专家韩美飞说。25年前,他放弃教师职业,加入库布其治沙事业。早已到退休年龄的他,依然为生态建设默默奉献力量,在植绿护绿的技术上力求更多突破。
生活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恩格贝的农业技术员刘雪芹,多年守护着达拉特旗最负盛名的生态示范园。她播种籽苗,浇灌汗水,收获的不只是品类丰富的果蔬,更是沙漠绿洲中万千农牧民的致富希望。
“风沙变成了风景,黄沙变成了黄金。”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说。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库布其形成了“1+6”立体循环生态产业体系,在治理沙漠的基础上,培育生态修复、生态农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大产业。如今,库布其治沙模式推广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在西藏、青海等生态脆弱地区也成功落地。
从荒漠到绿洲——大漠奇迹的背后有愚公的韧劲,也有创新的勇气。这是库布其人治沙的精神内涵,是永续发展的点睛之笔,也是一个国家追求绿色梦想的动人篇章。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