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传承

2018-08-09信息快讯网

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传承-信息快讯网

大运河沿线四省二市历史文化资源厚重,当前,这些省市均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工作原则,致力于对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仍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项目传承发展存在瓶颈制约。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传承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在口传心授、随机随意的状态,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工艺工序复杂、学成周期较长,且大多数项目远未产业化,不能带来稳定可靠的经济收益,因此,年轻一代不愿入行,老艺人子女也不愿继承祖业。

现代生活发展催生全新需求。作为历史烙印很深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往往较为困难,难以满足人们当下的需求。就理论研究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失衡现象严重,以口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为例,大多过于注重文本研究,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特性、规律的探索和研究。这一现象在整个非遗研究领域普遍存在。

开发利用意识不强力度不够。目前,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产业化开发利用上明显滞后;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开发利用意识不强,理念相对保守,也严重影响了非遗财富的开发力度和挖掘深度。如杨柳青年画、苏州刺绣等,均面临这一困境。

保护传承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

提高站位,加强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当地公共财政投入预算,对适合开发利用的非遗项目,政府可以配套文化产业引导基金。

建章立制,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传承保护水平。建立非遗传承人命名和资助制度,多渠道选拔传承人,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扩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社会影响力。对工作生活困难的传承人予以生活帮助和生产扶持。保护传统技艺、弘扬工匠精神,用多种形式搭建平台,促进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与群众需求及市场需求紧密对接,激发非遗项目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结合资源挖掘,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进一步完善大运河沿线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在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建设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馆等传承活动场所,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创新传习活动形式,助力非遗项目“走出去”。通过政府文化部门和相关文化艺术组织的组织、推介,推动非遗传承人赴外地乃至境外展演。文旅产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为非遗保护、发展和“走出去”提供条件和机会,让大运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碰撞、融合发展。

作者:白硕(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副研究员)

一台音乐剧览尽大运河与《潞河督运图》两项文化遗产,《天地运河情》月底首演
【云间故事】“礼”是广富林文化遗址景观之魂(二)
林志鹏: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老区“塑形”“铸魂”
质量文化助推高质量发展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让中华鲟成为长江生态保护的金名片
中国40年成功申报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新时代传统文化保护继承和发展事业迈上新台阶
长江小城非遗传承人:“守得云开见月明”
上海书展100家分会场出炉,今起读者在上海文化云APP能线上预订门票
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强军重任——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一周年之际
朱正友:传承红色基因 扛起打赢诺言
何为“魂”“魄”?首部中医文化术语关键词英译本 《中医文化关键词》教你读懂“精”“气”“神”
图解丨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建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新时代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三重意涵
我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科学成熟的开发方案形成前,宁可等一等
五代师道传承,未改一片冰心。看这个教育世家的传家之道
一夜之间财产尽失,而你什么都没有做,“短信嗅探”和解决方法了解一下
新创意 大格局 助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
文汇时评 | 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打造一颗澎湃的“文化芯”
美国共和党大金主科赫兄弟公开批评贸易保护政策 与特朗普隔空互怼
文化惠民点亮乡村多彩生活
百白破疫苗相关科普知识(二):接种疫苗保护健康的价值是什么
对这些城市的无价之宝,应勇市长用一整天调研,要求以创新思维保护利用
融合各种文化的秘鲁菜堪称“世界菜”,其中“炒牛柳”就是地道中国味
大江奔流 | “艺术半岛”吸引全球文化从业者近悦远来
共唱古诗!他们这样传承中华文化之美
为依法保护长江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集结现代学术成果,传承中国百年学脉
长江,将拥有自己的保护法
人民日报青眼:为文化传承注入青春能量
《延禧攻略》就是一部行走的中国文化教科书,衣食住行、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这些才是活色生香的中国文化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