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科学成熟的开发方案形成前,宁可等一等
今年7月25日,黄山正式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中国第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图为黄山日出美景。图/视觉中国
我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探寻平衡点,值得规划者和管理者研究与深思——
科学成熟的开发方案形成前,宁可等一等
雾凇、云海、日出,知名旅游景点安徽黄山因为这些,每天迎来送往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同时,那里又是有着2385种高等植物、417种脊椎动物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如何保证旅游开发所带来的人类活动,不会破坏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在日前闭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45周年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成立40周年大会上,专家指出,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数量位居世界第四,其中不少与黄山一样,既是知名旅游区,也是生态保护区,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探寻平衡点,值得规划者和管理者研究与深思。
国家公园核心在于“保护”而非“开发”
开发生态保护区,核心在于“保护”而不是“开发”,这是根本观念的一种转变。面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少生态保护区都选择放慢开发的脚步,在形成一套科学成熟的开发方案之前,宁可不开发。
今年1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在面对这个大命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建设”,而是“等”。
“规划中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共12.31万平方公里,在如此大范围区域内做生态保护建设,必须解决行政区域跨度、自然生态系统跨度等问题,不同的跨度有不同的保护方式,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以保护为总要求去探索。”李晓南说,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核心是保护生态,不搞大旅游、大开发。
从2016年起,青海省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如今已在国家公园之外的自然保护区及整个三江源地区建立起统一的管理体制,同时建立了统一的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标准体系。在这种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之下,才能保证对三江源原生态的保护和适度开发。
让生态保护区与原住民形成“发展共同体”
“自然保护地周边的居民有着强烈的发展需求,但如不能恰当引导,就会导致保护地周边甚至内部的生态遭到破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解焱在会上表示,不够科学的旅游业开发、城镇化发展、化肥农药的使用等,都会对自然保护区构成非常严重的威胁。在生态要求与发展诉求之间如何取得平衡,依然值得研究与深思。
使生态保护区与原住民形成发展共同体,在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中实现共赢,或许是一条可行之道。今年7月25日,黄山正式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中国第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同时加入保护区网络的还有黄山山脚下的12个行政村,共2.7万人。
“黄山旅游经济发展了以后,我们以项目形式对居民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逐渐提高了居民对黄山的保护意愿。”黄山园林局副局长桂剑峰在会上介绍说,现在,黄山保护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理念:山上的事就是山下的事,山下的事就是山上的事,即“我们互相的保护”。由此,黄山实现了净菜净物上山、垃圾下山,山上游、山下住,污水统管、达标排放等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人为影响。黄山周边社区也依托黄山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数据显示,2017年,保护区内的翡翠新村全年接待游客130.45万人次,社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姚正明坦言,对于那些远在大西北或深藏于大山之内的保护区而言,核心区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目前还难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种养殖业等多方面渠道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还需探索新的途径,逐步达到人与自然更高质量的和谐共处。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金婉霞 首席记者 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