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上海书展即已首次提出“上海首发,全国畅销”的理念,在全国出版界引起强烈反响。十年间,借由“上海首发”,上海书展的标识度正在不断提升。国内越来越多的大社、名社、强社以8月为时间节点,力争重点新书能在每年上海书展上与广大读者见面,并以此为起点推向全国市场。可以说,“上海首发,全国畅销”已成为鼓舞激励中国出版产业的鲜明律动和热力节拍。
今年,上海书展又提出进一步推进“上海首发”机制,吸引更多好书在书展首发。强调首发新书的数量,更追求首发新书的质量;不仅有大众读物、流行读物,也有专业精品、学术著作,由此体现对书业规律的把握和对价值引领的担当。七天展期内,上海书展共将集结呈现全国各地新鲜出版的500余种图书,举办多达200余场新书首发活动。“首发机制”已成为上海书展服务读者、服务行业的重要发力点。
对于首发图书,上海书展强调数量,更追求质量
近年来,率先于上海书展亮相的新书品种数量在逐年增加——2008年这个数字为40余种,次年为60余种,2011年约110种。在今年超过500余种首发的新书中,包括《宋书》修订本、《二十五史简明读本》全十五册、《丝路译丛第一辑·玄奘之旅》、“读懂中国”丛书、五卷本《中国美学全史》、“寰宇文献·西方博物学大系”、海派文化地图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分科本、大型艺术普及丛书“艺术的故事”、《智利之夜》、《波洛克传》、《中华创世神话六讲》、《上海六千年》等,涵盖文史、社会、科学、生活、艺术等各个领域。不少新书让人们感受到鲜活的时代温度,如李明春的长篇小说《山盟》聚焦扶贫攻坚,《芯事》展开中国芯片产业风云激荡的发展图卷。
对于上海首发的图书,书展强调数量,更追求质量,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推介活动对市场进行引导,坚持去明星化、去浅质化、去娱乐化,为一些精品图书创造了更多与读者见面的机会。这些年上海首发的优质图书,为全国瞩目,激起广阔的涟漪。如历史学家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二版)、陆谷孙领衔历时15年编纂的《中华汉英大词典(上)》、汇集全国400多位各学科专家参与的“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第一辑等图书,都是最近几年上海首发的精品力作。
首发机制形成的良性循环,也回应着出版业对上海文化品牌的热烈期待
“我们每年都选择当期最重要的图书放在上海书展首发。这对中华版图书的市场营销有着明显的带动。”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告诉记者。中华书局已连续六年将“二十四史”修订本最新成果带到上海书展这个平台上首次发布,从2013年的《史记》修订本,到陆续问世的《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魏书》《南齐书》,包括今年的《宋书》。“上海书展像是一个立体的文化场,对图书和品牌的传播力,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图书销售范围。‘二十四史’修订本在上海书展首发,其实不但是我们出版工作的自身节奏,而且已经成了很多读者的持续期待。”
“上海是商务印书馆创立之地,上海书展是国内重要的文化盛事和读者的文化盛宴,我们一直积极参加。近年来我们每年都会在上海书展举办十余场活动,其中‘上海首发’的占到一半以上。”商务印书馆营销中心副主任王永康坦言。该社2016年带来的“博物之旅”丛书,去年带来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分科本,今年带来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分科本等,都为“上海首发”格外添彩。
上海图书市场是全国图书市场的风向标。对于出版社来说,新书能否在上海书展上引起关注,直接影响着之后的销量市场表现。展上收获的大量读者反馈意见,对刚上市的新书来说恰恰成为了最好的试金石,为其今后在全国市场的营销推广提供参考。事实上,有很多出版社愿意把上海书展作为重要平台发布重要新书,甚至愿意把上海书展作为重要节点推出新书,安排工作节奏,这些也是衡量一个书展是否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体现,将成就一个书展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上海首发”形成持续的良性循环,也回应着出版业对上海书展这一文化品牌的热烈期待。正如炎炎夏日下的读者长队所指向的共同目标——它是令人信任的阅读指向,是全民阅读平台的价值和品质,更是上海文化品牌日益深远的影响力。
作者:范昕
编辑:施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