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 授人以渔——北京近年医疗援非扫描

2018-09-01信息快讯网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题:迎难而上 授人以渔——北京近年医疗援非扫描


自1968年北京市派出第一批36人医疗队至今,50年来已累计向非洲1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51批援外医疗队,人员949人次,其中有11人将生命永远留在了受援国。

在艰苦的条件下,一批批援外医疗队员迎难而上,不仅救治伤病,还为受援国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结下了深厚友谊,并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迎难而上:“那是一场永远也抹不掉的记忆”

“那是一场永远也抹不掉的记忆。”回想起4年前援非的经历,第24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长、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记忆犹新。

第24批医疗队的19位北京友谊医院的专家骨干组建完毕、即将赴几内亚与第23批医疗队进行交接,恰是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候,几内亚更成为其中的重灾区,一些国家纷纷从非洲大规模撤离人员。

第24批医疗队能否按期前往几内亚?“如果我们不来,上一批医疗队就不能回去。我们必须有医疗队员在那里!”王振常说。2014年8月16日,王振常带领医疗队的首批10名队员抵达几内亚。

“我们培训了大约1600人,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他们接受培训后观念发生了改变,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能够采取更加合适的策略,对几内亚疫情的控制及今后传染病的防控都非常有意义。”王振常说。

尽管疫情肆虐,却不会隔离真情。医疗队员非常关心几内亚儿童的成长及教育,在当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医疗队捐资助学,为当地学校购买了课桌、文具、衣物,并为其建设公共食堂,改善健康卫生条件。

回忆援非的情形,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主任林海感慨地说:“去的时候觉得会很漫长,最担心的是家人。到真正要离开的时候,觉得好多事情还没做,有很多东西让人留恋。”

授人以渔:“中国白求恩”助力重症医学

“我们2016年1月抵达时,埃博拉疫情已经基本结束。”第25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长、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王宇回忆说,“协助中几友好医院建设重症医学科,是这批医疗队的重点工作之一。”

“重症医学科对几内亚来说还是新兴学科,从人才储备上比较薄弱。”第25批医疗队队员、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王晶说,中几友好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一开始只有一名医生和几名年龄较大的护士,能开展的救治工作较为基础。

王晶说,当时唯一的一名医生戴维(音译)也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从护士转行过来,只了解血压、心率等一些基本知识,甚至对心电图机的使用都不掌握。

第25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为中几友好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开展了200余学时的理论培训和400余学时的操作培训,在随队翻译的帮助下培训内容全部制成法语的幻灯片。当地的医护人员还将幻灯片整理成一本厚厚的大册子,方便随时学习翻阅。

“当时我们找男护士当‘模特’,当地医务人员把心电图在胸前的多种导联方式拍了照片,戴维还在本子上画成了演示图。我们查房之前,他们都会自己练习,非常好学,看得出他们迫切希望将重症医学科建立起来。”王晶说。

在着力提升重症医学科建设的同时,王宇还带领医疗队为中几友好医院完善了十几项规章制度及医疗流程,使得医院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从而提升了医疗水平。

“在几内亚,有真本事并乐于教授给别人,就会受到尊敬。”王宇说,“中国医疗队在非洲获得赞誉,就是因为我们在用实际行动改善当地民众的健康水平。”

患难之交:真挚友谊弥足珍贵

患难之交让友谊格外珍贵,历久弥新。援非期间,让王晶印象深刻的是戴维与她结下了深厚友谊。归国前,戴维和3名当地护士赠送给王晶一件礼物,让王晶至今都很感动。

礼物是一件当地传统木雕,是一位妇女一只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托着一个盆。

“戴维说,女性代表慈祥博爱,孩子代表健康,盆里面的水象征着博学,你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和对生命的呵护。”王晶说,“这件礼物可能是凑钱买的,因为对他们的收入来说不便宜。我都没把回国当回事,但他们却记住了。”

“戴维常常问我,以后有没有机会去中国学习,我告诉他肯定有,因为中国很重视对非洲的援助工作。”王晶说,“结果,戴维真的来了。他来北京学习两年,现在正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今年上半年我还去看望过他。”

第24批医疗队援助期间,医疗队的保洁员、三十多岁的黑人小伙子马拉(音译)让队员们印象深刻。林海说:“马拉很勤劳,每天都把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时间久了,马拉和大家的感情很好,队员们也用中文亲切地喊马拉一起吃饭。

林海说,马拉平时穿着很朴素,在医疗队离开的那天,他特意换上了正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医疗队的敬意。


作者:林苗苗、侠克

来源:新华社

顶风冒雨迎难而上 暴雨中民警成为城市中“闪亮的星”
命悬一线,12岁男孩“实心球“样巨瘤压迫2/3胸腔,上海医生迎难而上成功摘瘤
北京高考新方案来了!2020年起不分文理科
燕山深处骡蹄声——北京长城的崎岖修缮路
北京图博会举办摩洛哥主宾国活动
北京国际图书节三天吸引10万读者
因为最初的誓言——援非医疗队医生张天鹏
搭建起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平台——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取得积极成效
半月四起空中医疗急救转运,上海航空医疗救援体系日趋成熟
李克强:持续加大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力度
援非纪录片《医道无界》获好评:真情实感展现中国医者大爱无疆
用心讲好新时代中非合作故事 ——援非纪录片《医道无界》座谈会侧记
国务院发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优质医疗服务长三角,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滁州医疗联合体成立
非洲小象“北漂”记
《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非洲之后
唱响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主旋律 ——写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之际
81家成员单位加盟,长三角地区儿童医疗联盟在沪成立
水彩手绘带你走近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特色书店正在北京街区露出来亮起来
前瞻 |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四大看点
非洲青年学子:对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充满期待
专家视点 | 中非合作论坛深化对非合作:逐渐过渡到“授人以渔”
习近平时间|授人以鱼 更要授人以渔
近200年中国医疗器械首登《柳叶刀》!上海自主研发火鹰支架获欧美医学界罕见一致高评价
记者几内亚亲历:医疗援非 现实比电影更动人
【中国梦·践行者】广东医生大爱援藏 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专家视点 | 中非合作: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对西方舆论抹黑中非合作的几点反击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