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院来了机器人新员工!全国首批手术室机器人在仁济医院启用一年,大数据惊呆所有人

2018-09-05信息快讯网

上海医院来了机器人新员工!全国首批手术室机器人在仁济医院启用一年,大数据惊呆所有人-信息快讯网

▲穿梭在仁济医院手术室里的机器人员工

工龄一年,工作效率惊人,工作表现出乎意料……上海大型医院里,有一批机器人员工已经“服役”多日,并深入手术室等重要科室,它们在提高医疗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医疗流程与服务的进一步优化,成为医护人员的“好同事”。

去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手术室来了一位钛米高值耗材智能配送机器人。每天,这个白色箱状机器不紧不慢地在手术室里来回穿梭,它熟练地拐弯,侧身避开障碍物,向着发出配送申请目的地前进。

运营一年下来,机器人员工收集的大数据惊呆了所有人:2017年9月到今年8月,机器人配送平均每天33趟,全年累计代替巡回护士走了7320公里,约1830万步,减少护士取耗材时间约610小时。

机器人员工的出现不仅大大减少巡回护士的工作量,还实现了二级库房医疗物资尤其是高值耗材的入库、申领、出库、配送等全程管理,减少差错率。

仁济医院副院长虞涛说,仁济医院在全国率先在手术室引入钛米智能物流机器人,是希望实现医疗物资智能管理与护士减负、减压“双赢”。机器人代替巡回护士出入手术间取物品,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实现手术室物资全流程闭环管理,防止人为错误;根据机器人后台操作记录还可追踪物资使用情况,规范物品使用。

近年来,仁济医院推动人工智能落地,医疗服务也获得不断创新。比如,手术室钛米机器人将医护人员、病患、器械耗材等“物”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信息交互、可感知、可互动、可控制的物联网络,有利于更好地帮助医护人员服务患者,解决问题。

仁济医院手术室每天需要进行200多台手术,每个手术室一天要完成多台手术,每台手术需要大量耗材。原来,耗材的出库、入库、配送都是使用人工登记、送货,而钛米手术室高值耗材智能配送机器人改变了这一现状,它代替医护人员进行术前、术中的耗材配送、管理,让医护人员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且,机器人系统还实现将运输过程中的出库、入库、使用、退库等各物资运输环节实时记录,全程追溯,进行手术室物资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

与这个新同事朝夕相处,手术室护士长周亚芬感受颇深,她说手术室机器人优点明显。比如,首先,在使用机器人后,手术室耗材的存放量大大减少,无需像以往一样,每台手术需要提前一天发放多种型号的高值耗材至手术房间,而只需当天需要什么耗材就用机器人从库房领取什么耗材。其次,可以从计算机系统中更清晰地清点每日高值耗材的使用情况,提高了核查的效率和正确率。第三,这大大减少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无需来往于手术室及库房,每天每个房间可以节约约20-30分钟的人工来回路程,手术室每日机器人配送比人工配送节约两千米左右的路程。另外,机器人舱内定期擦拭消毒,保证了高值耗材始终处于合适的存放条件,包括运输过程也达到了无污染化。

近年,仁济医院后勤管理智能化进程正不断改变医护人员的工作方式。此次手术室智能物流机器人系统的落地,不仅反映了医院后勤智能发展的前瞻性,也推进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在医院医药和耗材物流智能化、监管智慧化领域的应用。


作者: 唐闻佳  袁蕙芸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梦·践行者】4000公里的别样迁徙:黑龙江农民南下广东冬种土豆,一年脱贫
刘统谈上海解放第一年:没人管好上海?但共产党做到了
开创融合新格局 探索发展新路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年间
“这题目简直可以上天!”一年级入学测试题又一次难倒众网友,博士看完都“崩溃”
值36小时班做10台手术,医生蹲手术室外与女儿视频走红
这个酷男孩今天在上海出生了,他在妈妈肚里子就接受了心脏手术!
被中国医生精湛手术折服,50多名洋医生组团来上海仁济医院交流学习
高龄手术越来越多,80岁也能做外科手术,老来得病别放弃太早,你也可以优雅到老!
“烧死”肿瘤且“不伤及无辜”,拉曼影像可用于手术中诊疗残余微小肿瘤
优质医疗服务长三角,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集团-滁州医疗联合体成立
敬仰!96岁生日当天,他还奋斗在手术台上,手丝毫不抖,可手术台下却需要搀扶
让孩子对儿科医学心生美好,新华医院首开“儿科市民会”给孩子上医学启蒙课
【最美中非故事】南苏丹医院里的一张“中国医生”名片
女友亲吻时用力过猛,小伙紧急进医院…
电饭煲、铁锅热销之外,这家企业还打算卖智能机器人
丰富党性教育“第二课堂”,上音原创歌剧《贺绿汀》赴京演出
天天敷面膜,皮肤会更好吗?皮肤科医生告诉你五个真相
“诺奖得主亲自给我做胃镜,这也太酷了吧!”东方医院“马歇尔消化疾病国际诊疗中心”今开业
六十余款机器人新品将在工博会首发
机器人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新课题
国妇婴奉贤院区建设今启动,有望成为沪上体量最大的妇产科医院
会“坐”电梯,能避障碍,AGV无人搬运车进入上海医院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全球第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今成立“精准肿瘤中心”,畅通肿瘤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文汇深呼吸 | 外科医生尝试打破欧美发明垄断,让手术室催生更多创新灵感
中山医院樊嘉、葛均波两位院士远程坐镇,资深专家现场主刀,精准救治云南“心肝宝贝”
5岁女儿重伤获捐近六十万,一年后母亲的决定被网友点赞
近视激光手术并非一劳永逸,近视患者一生最多可承受3次手术
小小结石差点断送一枚珍贵移植肾,仁济医院专家成功取石保肾
张晨光:痴迷机器的“亿元矿工”
发现肺癌就直接送手术室切一刀吗?手术对器官最小程度的损伤才是肺癌微创治疗的目标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