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冯骥才: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
2018-09-10信息快讯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在市场强势奔袭的时代,先生们还需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先生》第三季,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今天播出第一篇《冯骥才: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
冯骥才:我从文学到文化,实际没有离开我们这代知识分子身上的那两个字,就是责任,我觉得有责任的人生是有分量的。
怀揣着对文学的激情,八十年代,冯骥才写出了《神鞭》、《三寸金莲》、《一百个人的十年》等一系列小说、随笔、散文,这些关注普通小人物命运的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轰动。
但没想到的是,正是这“责任”二字,让他与热爱的文学渐行渐远。1991年12月,诗人柳亚子创办的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在周庄的旧址——迷楼面临拆除。从没卖过自己画的冯骥才,当即决定卖画保护迷楼。
冯骥才:我们时代转变的太快,有一些好的历史建筑要保留住,这是遗产。
就这样,冯骥才义无反顾地从文学创作转身,投入到了中国民间文化保护的工作当中。
冯骥才:我当时提出要对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所有民间文化做一个地毯式的盘清家底的普查整理,这个工作我拿到的经费是30万。2001年,你怎么做全国性的工作?
没钱,赤手空拳的冯骥才又拿出了他的老办法:卖画。缺人,冯骥才就亲自带领专家组奔波在田间地头。
将近十年,冯骥才一直在和时间赛跑,直到2012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才算基本完成,给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财富。保护了民族的文化,却丢失了自己的写作梦想。问他,遗憾吗?冯先生说,其实理想一直都在。
来源:央广网
中学生做社会调查有什么意义?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中西部和沿海城市同样受重视
昆山警方通报:于海明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撤销该案
【光小明的文艺茶座】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现实主义电影怀抱社会责任
财富的责任
陈子善:刘以鬯先生培养了我
吴奇隆出演“男月嫂”,《月嫂先生》除了概念新,其他没一点不是旧的
翁偶虹:为程砚秋先生写《锁麟囊》
机器人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新课题
思维世界里的长跑者——忆何龄修先生
何龄修先生的学术与人生
推进融合,让正能量更充沛
【壮美黄河行】艾依河:银川城中的“蓝丝带”
湖南省委对下塞湖矮围问题有关责任人员作出严肃处理
旧迹有情应识我——启功先生与碑帖收藏 | 唐吟方
陈思和:没有《星光》里的先生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见证人·第七期|冯骥才:人在书斋里 心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