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市民将十件标本捐献给上海自然博物馆:“博物”非一日之功,“大美”需社会同建

2018-09-13信息快讯网

上海一市民将十件标本捐献给上海自然博物馆:“博物”非一日之功,“大美”需社会同建-信息快讯网

今天上午,市民董大勇将他珍藏了十多年的九件生物标本,郑重地交到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张云飞的手中,加上他去年捐赠的一件生物标本,共计已经向自博馆捐赠了十件标本。自博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藏品是博物馆存在和科研的基础,欢迎市民向博物馆捐赠有科学价值的标本,共同建设这座在城市中的自然博物馆。

松鼠秃了毛,艺术品变“咸鱼”

董大勇萌生将自己收藏的标本捐献给博物馆的念头,用他的话说,是从他第一万零一次打量家中的那堵标本墙开始的。墙上,是他十多年前旅居外国时买来各种珍稀标本,有高加索的狼皮、北山羊角、驼鹿角、狗鱼头、鳄鱼头、野猪蹄和疑似猛犸象的腿骨等。

在这些标本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长达1.9米的高加索狼皮标本,这是董大勇2005年在俄罗斯莫斯科一名高加索老猎人手中购得的。

然后由于上海夏天天气炎热,空气湿度高,岁月在这些标本身上留下了“残酷”的痕迹。

他指着狗鱼头标本说:“刚买来时,它外面刷了一层清漆,就像一件闪着珠光的艺术品。”而现在,它的表里都腐蚀斑斑,如同一条“咸鱼”。更令董大勇痛心的是一件小松鼠标本,他指着标本以前的照片惋惜地说,当他准备将其打包带来自博馆时发现,这件放在柜子里的标本已经被虫蛀空了,原本毛茸茸的身体变得光秃秃的,他只好忍痛将其处理掉了。

上海一市民将十件标本捐献给上海自然博物馆:“博物”非一日之功,“大美”需社会同建-信息快讯网

先冷冻、再消毒,博物馆库房“恒温恒湿”

上海科技馆(包括自博馆和在建中的天文馆)共有藏品约29万件,分别安放在上海科技馆和龙吴路的两个库房内,库房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

为了防止进入库房的藏品所携带的细菌交叉感染,每一件藏品进库房前都要经过冷冻和消毒两道程序,而研究人员进入库房时,也需要穿上白大褂、带上口罩。库房里四季如春,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上下,湿度在50%左右,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藏品。

虽然自博馆鼓励公众向博物馆捐献标本,但也不是任何东西都能被博物馆收藏,据记者了解,以前也有过市民向自博馆捐赠被拒的事情发生。张云飞说,博物馆接受藏品,主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真,就是标本或物件必须是真实的;二是唯一性,就是标本或物件必须在某一方面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和世界主流博物馆一样,自博馆的每件藏品都有独一无二的“流水号”,这个编号里包含了藏品的名称、种类、发现地、捐赠人等各种信息,凭借这一编号,自博馆很快就能把董大勇去年捐赠的狼皮标本找出来,与今天的九件标本放在一处。因为是流水编号,所以如果少了一件标本,馆藏人员能很快发现并进行追查。

上海一市民将十件标本捐献给上海自然博物馆:“博物”非一日之功,“大美”需社会同建-信息快讯网

有公民科学家,才有一流博物馆

和世界一流博物馆相比,上海科技馆的藏品算不上丰厚。如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刚刚经历大火的巴西国家博物馆拥有2000多万件藏品。张云飞说,建设国际一流的博物馆非一朝一夕之功,科技馆的展项是可以研发的,但博物馆的展品是不可重生的,博物馆需要全社会一起建设。

近年来,上海科技馆的库藏也不断充实中,三年间新添了近一万件藏品。这些藏品有些是和国内外博物馆互换有无得来的,有些科学家捐赠的模式标本,还有一些来自市民捐赠。

想要发现一件能够被自博馆收藏的标本很难吗?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张云飞说,现在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在发起“公民科学家”的项目,鼓励公众发现身边的生物。事实上,不少科技馆馆藏里保存的新标本,都是在你我身边发现的。比如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的卜云2015年在长风公园发现一种新型昆虫,就被命名为“长风副土跳”。

上海一市民将十件标本捐献给上海自然博物馆:“博物”非一日之功,“大美”需社会同建-信息快讯网


作者:记者沈湫莎

图片:上海科技馆 提供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采集于1871年的金钱豹标本,中国收藏最早的大熊猫标本,还有贝叶经……沪上三大博物馆首次联袂推出“世纪典藏——上海博物溯源”特展
努力使法治成为上海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李强以这个组长身份主持召开会议
80岁旧上海市图书馆修缮重生,它珍藏着上海近代市政的历史记忆
李强同上海媒体“掌门人”们深入谈了三个多小时,他提了这些要求
2018"上海写作计划”启动,倾听13位海外作家带来独特的文学声音
壮士许国,愿化一片沙棘守边疆——追记武警上海总队机动二支队特战一中队原班长李保保
200余幅照片全面展示陕西历史博物馆改革开放成就
“壮美黄河行”之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的天堂
大众交通将增加夜间运能,保障市民出行
博物馆故事 | 养心殿启动百年大修工程——故宫博物院首次尝试古建筑研究性保护修缮
未来,去苏州河上看“桥梁博物馆”
完美肌肤的秘密!《自然》杂志:干细胞新技术可将伤口变成完好皮肤,或还能帮助抵抗衰老
一网通办:让企业市民办事“一手提速一手省力”
傅抱石之女傅益瑶向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捐赠作品
上海博物馆与斯里兰卡中央文化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今后五年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13年!我国再次在人工饲养环境下自然繁殖江豚成功,快来看看小江豚的“百日照”
广深港高铁车票预售 香港市民争拔头彩
“一网通办”移动端App新版上线,上海市民办事进入“指尖时代”
2020年,请别再在《自然》《科学》发文,欧洲11国联手对抗老牌期刊
保护视力就是忌屏?专家说:错!接受足够的自然光才能预防近视
世界第二大奇观632米上的浦东绝美大片是如何炼成的
这些老外都对浦东赞不绝口,他们的理由绝对会让你也一秒爱上这里
昨夜今晨,上海开展全市集中打击整治行动,查处各类违法行为2600余起
上海人游上海,旅游节期间沪郊39家民宿推最低五折优惠,50个休闲去处同步出炉
上海首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前五行列
百度上海创新中心将落户杨浦,他家无人车已经开进长阳创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学第一天,新生们居然收到了校长的电话号码
让市民“看得懂学得了防得住”,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十分“接地气”
市民“奔跑吧”拉开全国科普日序幕,与上海光源合影发朋友圈才算“打卡”
9.15世界清洁日,滨江森林公园“净滩”引来千余市民
让市民“看得懂、学得了、防得住”,青浦启动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北京各大博物馆举办丰富多彩活动迎中秋
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长安明月夜”中秋博物馆之夜公益活动
日本人又双叒叕获诺奖了,除了一丝不苟,他们对自然的直觉也很重要
都市森林狂欢节吸引10万游客共享自然文化盛宴
博物馆故事 | 给动物标本“体检”——探访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品维护团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