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剧”就是“劳模剧”?《天地玄黄马相伯》中的复旦创始人并不“主流”

2018-09-17信息快讯网

“大师剧”就是“劳模剧”?《天地玄黄马相伯》中的复旦创始人并不“主流”-信息快讯网

以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为原型、由复旦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师剧”《天地玄黄马相伯》将于9月20、21日亮相复旦大学相辉堂北堂。该剧由复旦研究生剧社和上海现代人剧社共同制作,演职人员以复旦师生为主。

编剧许静波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出身,对历史剧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独特的想法。近年来,他多次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其剧作《子规血》2017年被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搬上舞台。许静波计划以戏剧形式构架出一部“上海通史”,目前写作完成的人物有马相伯(《天地玄黄马相伯》)、徐光启(《大明崇祯五年纪事》),拟创作人物还有王韬、盛宣怀、张元济等。

《天地玄黄马相伯》为2016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落地扶持”项目。在许静波的笔下,诞生的是一个并不“主流”的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

“大师剧”就是“劳模剧”?《天地玄黄马相伯》中的复旦创始人并不“主流”-信息快讯网

近年来,上海各大高校纷纷开始投入以校史上的知名人物或校长为主角的“大师剧”系列话剧,望以点带面,通过一位大师的生平展现学校关键时期风云激荡之往事。目前,较为知名的作品有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上海交大医学院《清贫的牡丹——王振义》、东华大学《钱宝钧》、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潘序伦》、上海中医药大学《裘沛然》、上海理工大学《刘湛恩》、上海音乐学院《燕子之歌》等,获得了相当大的关注。

既然以大师写校史,就必然遇到如何书写大师的问题。

在中国文学甚至中国史学的传统中,“为尊者讳”是贯穿数千年的传统。许静波认为,这影响了很多作品的创作思路,把大师一个个都变成了劳模。面对困难永远激情燃烧,面对革命总是热泪盈眶,面对敌人都是秋风扫叶,面对自己从来铁面无私,“如果把戏剧做成了有戏剧动作和舞台调度的‘英模报告会’,那么戏剧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呢?”

“大师剧”就是“劳模剧”?《天地玄黄马相伯》中的复旦创始人并不“主流”-信息快讯网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经历了洋务救国的失败和目睹了庚子国变中拳乱的反智,在耳顺之年确立下教育救国的理念。因此在震旦的教育体系中,既有实用的一面,比如注重翻译教学,以此可以更好地理解与引介西学;也有超越的一面,注重伦理学与论理学(逻辑)的研究。他希望教育可以救国,但是不希望教育只是救国的工具。

许静波认为,马相伯先生是有痛苦与挣扎的,但表现这一点并不会减损他的伟大,而是更加呈现出他人格的深度与思想的超越。因为戏剧作品要的不是劳模榜上的一朵大红花,而是一个真实的人。

例如,《天地玄黄马相伯》故事便开始于美国拒绝修订排斥华工法案,激起了上海商工学等界的愤慨。在这场运动中,震旦的学生也不敢人后,走上街头。

“如果马相伯是一般的英模,他就应该带领震旦学生们走上街头,啼血高呼,打到一切帝国主义走狗,而台下学生们群情激烈,高呼相伯先生万岁,”许静波说,这样的戏好像挺热闹,可是我们要写是另一个马相伯。他反对学生出去,因为他见过太多以‘爱国’为名的排外与抵抗,但最终沦为反智与民粹。”马相伯是一个有深度的人物,他有复杂与纠结,有不舍与决绝,是温暖的长者。

复旦大学研究生剧社成立于2001年,目前已经经历了第18个年头。在戏剧中体会历史、人生,学生演剧已经在各个高校中渐成风潮,备受推崇和效仿。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天地玄黄马相伯》的演出亦有“专业人士”——上海现代人剧社提供支持,包括物美、音乐、灯光、服化道、定妆照的制作,制作人规划等等。和专业剧院合作的优势,是能够让学生们全方位地了解幕后,通过学习获得成长。

例如,以往学生剧社演出,都是当天装台,当天合成,当天演出,但这部剧却提前了三天进行装台合成,专业有专业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演剧不仅仅是依靠兴趣和解放天性的表演,“幕后”也是提升一部戏剧作品品质的基础所在。


作者:童薇菁

制作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