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生开学刷屏演讲: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

2018-09-15信息快讯网

复旦大学新生开学刷屏演讲: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信息快讯网

有一句话是“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月亮”。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克制对唾手可得的实际利益的诱惑,要有一种超越性的、更宽阔的眼界。

有时候,抬头看月亮,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啊,因为利益的羁绊,不是那么容易破掉的,尤其是生活在承受重负之时。

另一句话是:“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这句话中包含的力量,正好与前一句形成互补。

陈先发: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新闻学院。当代著名诗人,新华社安徽分社总编辑。曾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诗歌奖、中国桂冠诗歌奖、诗刊年度奖暨陈子昂诗歌奖等国内外文学奖项数十种。2015年获得 “百年新诗贡献奖”。

主要著作有诗集《写碑之心》《九章》、长篇小说《拉魂腔》、随笔集《黑池坝笔记》等十余部。作品被译成英、法、俄、西班牙、希腊等多种文字。

尊敬的焦扬书记、许宁生校长,尊敬的各位老师:

谢谢母校喊我回家,给了我这珍贵一刻。

亲爱的同学们:

祝贺你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于此,成为新一代复旦人。希望在你们身上。

复旦大学新生开学刷屏演讲: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信息快讯网

今天凌晨五点多钟,我独自在校园走了很久,感受到一种特别而久违的宁静、肃穆。我知道这宁静和肃穆,在世上任何别的地方,都永不可被复制,它封存于我心底,瞬间被这熟悉的一草一木激活了。

站在3108阶梯教室前、在当年的七号楼如今的任重书院楼前,真是百感交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物质条件相对匮乏,好友聚会也就在当年的干训餐厅请喝一杯酸奶而已。

有时,我带着两块干面包一头扎进图书馆,深夜才会出来。但那些年复旦浓厚的理想主义氛围,一个穷学生心中的万丈豪情,穿透时光的铁幕,仍时常叩击我的内心。仿佛也是在警醒我,在一个人内心,真正不可消逝的,到底是些什么。

钱穆先生曾说,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对传统,应怀有温情和敬意。对我们的个人史,又何尝不是如此?离开复旦的三十多年中,每当我苦闷、矛盾、彷徨之时,复旦时期的无数细节,先生们给我的种种教诲时时浮现。

可以说,母校对我灵魂的滋养、对我内心的教育从未中断、从未停止,也永远不会终止。

复旦大学新生开学刷屏演讲: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信息快讯网

同学们,你们生于本世纪初,是崭新的一代人。持续深入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数千年未有的巨大进步,物质生活和人本身生存状态的丰富性、多样性,哺育了你们。

你们是在信息时代出生并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整体上看,这一代人视野开阔,聪慧敏锐,自信而独立。

我的儿子是这一代人中的一个。我有个保持了十多年的习惯,在他读书和生活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会写一句话送给他,让他去反复体味。

在他赴国外读书时,我写了五个字送给他,叫:不做“空心人”。

为什么有这么一句呢?我是在警示他,对这一代人高度信息化的生活方式,要保持足够清醒的审视和反省。

曾有一个你们的同龄人,这样对我描述他的状态:睡眠之外,时时刻刻在刷屏,明知绝大多数信息无聊无趣,甚至扭曲、有害,仍止不住地去刷。

但越刷屏,就越有信息饥饿感。一旦手机离手,就会失魂落魄。信息的海量堆积不仅没有带来内心的充实,反而总觉得内心空荡荡的。

我知道这已经是个常态。这个时代对信息消费的依赖性,正在逼近一个危险的临界点。但真正让我担忧的,还不是这个。

我发现,即使是面对难得一见、瑰丽雄奇的自然奇观,面对渴盼亲情的家中长辈,面对他人的痛苦遭遇,很多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无动于衷、一种超然的淡漠、一种对现实的疏离感,甚至是麻木。

高度的信息化,有着把这个星球每个角落的人都有效联通起来的神奇能力,但同时,它本质上也加剧了每个个体内心的“孤岛状态”。所以我告诫儿子:不要被物质和消息的过度消费“空心化”,成为“空心人”。

我当然不是在否认信息化对人类发展的的澎湃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是无与伦比的,是无法被颠覆的。我在想,在高度信息化的生存中,人本身如何不沦为一种快速消费品。

越是在众声喧哗中,越需要一颗真正安静下来的心。越是快速变化的时代,越需要一颗真正慢下来的心。我期待同学们能够成为这样的自觉者。

世界上所有的美,都需要一种高度的专注和漫长时间的淬火。读书、求知,当然更不例外。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知道,长得过快的树,是空心的,其材质不堪大用。

在信息时代,整个社会的“速生、速成”的心理惯性,事实上得到了强化。我期待同学们从这种强悍的惯性中,挣脱出来。

在时代的屏幕上瞬间自生自灭的文字,越是浅陋粗鄙,就越需要有人能以“坐得十年冷板凳”的勇气,舍弃眼前之利、萤火之光,创造出能昭示一个时代良心和品质的精神产品,穿透这个时代流传下去。

复旦大学新生开学刷屏演讲: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信息快讯网

越是有人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就越需要另一群人懂得,应该往这种空荡荡中填补些什么。越是有人不再确信什么,觉得“爱”“理想”“信仰”成了过时的、陈旧而虚张的概念,就越是需要另一群人把这些词,高高地举在头顶。

对内心贫乏的人来说,这些词是空的。而对内心丰富的人来说,它们永远是有血有肉的,是新鲜的。

对大自然、对现实的变迁、对世间的悲欢离合,我们内心的触角都要敏感地、密切地去感受它们,催生清新的生命感,不必去过度转述网络上苍白的“二手人生经验”。

只有这样,明确的信念才会产生,生命的内在热度才不致流失。

教育的根本要义是什么,今天在场的老师们远比我有权威来作出阐释。我对它有九个字的个人解读,叫:“有所学,有所成,有所爱”。同学们根据个人兴趣、能力结构和社会需求,选定了自己的专业,这是有所学。

最终,在一些专门领域形成独到见解,有了贡献,成就了更好的自己,甚至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是有所成。这一步,在大师林立、治学传统根深蒂固的复旦,也是能做到的。

最困难也最要紧的是,要“有所爱”。一个人,对求知、求真理没有非同一般的执着,没有一种内心的灼热,没有百折不挠的坚忍,自然匹配不了一个爱字。

没有固守社会良知正义、突破一己局限的家国情怀,自然也难以体察到这个境界。有所爱,意味着献身精神、一种信仰;意味着可能需要放弃很多,也需要有深刻的自省能力时时唤醒自己。

这一定是个长期的、艰苦的锤炼过程。在今天世界上,一些大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的校园里,有更多的学生懂得:要把求知、求学上的怀疑精神,与对生命价值的确认和信仰的形成融为一体。

把对科学的“冷眼”观察、冷静探索,与做人做事的古道热肠融为一体。把探求真理的坚韧不拔,与生活中怜小怜弱、恤残恤孤的生命柔情融为一体。只有这样一颗“有所爱”的心,才不会空掉。我们才不致沦为一个“空心人”。

在这里,我还要把英国小说家毛姆在名作《月亮与六便士》的两段话,送给同学们。

复旦大学新生开学刷屏演讲: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信息快讯网

一句话是“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月亮”。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克制对唾手可得的实际利益的诱惑,要有一种超越性的、更宽阔的眼界。

有时候,抬头看月亮,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啊,因为利益的羁绊,不是那么容易破掉的,尤其是生活在承受重负之时。

另一句话是:“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这句话中包含的力量,正好与前一句形成互补。平凡,是每个人都想着要去突破的。

但平凡的真味、深味,又恰恰是在人生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之后。人光有超越的一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从平凡中汲取智慧的能力,也要有一种自知平凡的谦卑。

同学们,四年之后,当你们从复旦毕业之时,一定会有某种强大的心灵共性,在你们和我之间形成。也唯有如此,一所伟大学校特有的精神气质才会永恒地存在。

谢谢大家。愿每一位同学都有美好的前程。

2018年9月6日



作者:陈先发
编辑:张鹏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陈先发在复旦大学2018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大调研|共管共治保平安 长宁探索大型生活购物商圈群防群治管理模式
兴文化,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人民观点)
以钟扬同志为标杆,复旦大学举行2018年教师节表彰大会
【词说漫话王继才·坚守篇】今天,我们拿什么向平凡坚守的“王继才”们致敬
重病女孩再获新生,考上大学后却做出意外决定……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全球第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今成立“精准肿瘤中心”,畅通肿瘤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上海农村63万余户完成生活污水处理改造,分布式就地处理设备走俏
高校送玫瑰给新生开启大学感恩第一课
上交新乐季揭幕:从“有机古典”到“有机生活”,音乐会和果茶很般配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几位好老师”,对老师的回忆最温暖,越久远越动人。名师忆恩师,感受一种师道传承的力量
上海市军休老干部大学首次在5个区设立6个教学点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口红“零时差”上市,抹靓百姓美好生活
“我不漂亮,才能去演平凡的大多数”,《我就是演员》中徐峥吴秀波为谁起争执
探寻“傻气党员”王继才的力量源泉
人工智能与金融相遇,复旦教授研发金融AI助手获“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
医疗机构“一键查询”,再也不担心“搜复旦,得复大”了
扎克伯格的中国老师谈教育:给孩子“自由恋爱”的机会
唯一把父母教养儿童的义务写进宪法的国家这样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学子心中的“学术女神”——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盛敏
这部剧一开演就让人泪目:复旦师生自编、自导、自演“大师剧”《马相伯在1913》今天开演
全球大学文凭“含金量”排名出炉:“北清复”名列30强
孕育中俄世代友好生生不息的力量——习近平主席再访“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引发热议
新华社聚焦浦东“大民生”:你我生活的这些“小确幸”都和浦东的“大情怀”有关
“掌上生活”:当代大学生正行走在手机的利弊之间
AI时代,大学将被世界抛弃,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领头高校校长联手启动跨国学术联盟,以上海为总部培养人才
“大师剧”就是“劳模剧”?《天地玄黄马相伯》中的复旦创始人并不“主流”
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重要活动——网络安全高峰论坛今在复旦举行
上海电力大学一学生成沪红十字造血干细胞第410例捐献者,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平均28.8岁
文汇时评 | 丰收,映照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父女情深,生活恬淡
10小时狂欢不间断,让剧场无缝衔接艺术与生活
顾颉刚为何不愿担任复旦“专任教授”?
文汇深呼吸 | “爆款”电视剧充满庙堂宫闱争斗,荧屏呼唤更多平凡人的动人故事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