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江南民间小调,如何飞入今天的寻常百姓家?

2018-09-19信息快讯网

昔日江南民间小调,如何飞入今天的寻常百姓家?-信息快讯网

《采茶舞曲》是江南传统民歌,用于表现种茶、采茶的欢乐情绪。图为歌舞表演《采茶舞曲》资料照片。图/视觉中国

秋日里的古镇朱家角天气晴好,古老的珠玑阁中传出悠悠江南曲调声。青浦田歌、崇明山歌、苏州弹词、明清小曲、苏北民歌,还有江南丝竹和古琴演奏等,共同构成近日举行的 “2018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年会·江南传统音乐非遗经典传承展演”。

表演者们几乎全是江南非遗音乐的传承人,尽显江南文化的深厚传统与多元魅力。在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音乐学系教授郭树荟看来,江南传统音乐的历史和美学价值毋庸置疑, “只是眼下在传承传播与再创造方面,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如何让这些烙印着江南文化底蕴的音符变成更好模样,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话题。

青浦田歌、崇明山歌等来自于人们昔日的劳作场景

江南是鱼米之乡,不仅有迷人的园林景观和小桥流水人家,也有底蕴丰厚的江南传统音乐。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江南丝竹、古琴等传统器乐,有隶属于曲艺门类的苏州弹词,有明清小曲、苏北民歌等江南民歌,亦有青浦田歌、崇明山歌等田山歌。 “江南传统音乐风格大多精致,既可以坦诚直率,也可以含蓄温柔,同时不乏从中表现出活泼愉悦的情绪。”郭树荟说。

昔日江南民间小调,如何飞入今天的寻常百姓家?-信息快讯网

不少江南民歌具有细腻柔婉、清雅秀丽的风格。像明清小曲 《四季相思》、江苏民歌 《茉莉花》等,就如同柳永笔下的词作那般婉约优美。这或许是大多数人对江南音乐的印象。不过,青浦田歌、崇明山歌等田山歌呈现出另一番面貌,少了些诗情画意,多了份质朴的生活气息。据介绍,江南地区的田山歌是伴随着崧泽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稻作文化等元素的繁荣而逐渐形成的。这些歌曲最早产生于稻作水田劳动之中,主要以歌曲表现稻作生产和水乡生活风情。江浙沪交汇处的田山歌结构庞大,一般为一人领唱,多人演唱。而位于上海的青浦田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起伏大,演唱节奏为散板式,速度也非常自由,这在汉族地区民歌类型中是少有的。

昔日江南民间小调,如何飞入今天的寻常百姓家?-信息快讯网

上音中国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曾经在今年5月策划了一场聚焦江南传统音乐的展演,吸引了20多位外国音乐从业者的目光。老外们对江南丝竹、古琴、苏州弹词等表现出浓厚兴趣。听到与西方音乐截然不同的表达,他们中的不少人表示,如果再多些传播渠道,一定会在全球吸引到更多人喜欢上江南音乐。

让非遗经典在新时代里找到合适的生存土壤

眼下,江南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可谓喜忧参半。古琴、江南丝竹、苏州弹词等器乐和曲艺,相对来说具有更严格的传承体系,且很早就与艺术院校中的教学性内容相结合。如上音古琴专业的戴晓莲教授和毕业于苏州市评弹学校的盛小云,就分别是现代广陵琴派和苏州弹词的代表性传承人。然而,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现状下,田山歌这一类的传统音乐想要得到更好传承与发展,其面对的挑战显然更加艰巨。

昔日江南民间小调,如何飞入今天的寻常百姓家?-信息快讯网

目前,崇明、青浦地区都有重要的田山歌传承人,基本上年龄处于50岁至80岁之间。其中青浦田歌目前有十几位声音状态不错的传承人,其演唱的歌曲有成形的谱子,他们很希望更多年轻人来学习田歌。不过,像 《问花名》 《下落田》等青浦田歌,是人们以前在稻作中或休息时,为调节气氛随口演唱的,而随着劳动方式发生变化,现在的年轻人离那时的生活场景已很遥远。而且田歌在演唱时常使用高腔,这对今天的青年来说也有距离感,导致他们不太可能自发地喜欢上唱田歌。

值得关注的是,青浦地区有一些中学校长正积极在校园里开设田歌教授班,希望孩子可以把江南文化的瑰宝传承下去。对此专家认为,让青少年学唱田歌的初衷是好的,但需要通过研究让这些歌既不减损原有的特色,又能贴合新时代年轻人的特点和审美。比如在让孩子知悉最原生态的田歌面貌的同时,适当降低田歌音域以适应其稚嫩的声线。这不仅需要田歌传承人、教育者付出努力和担当,也有赖于音乐从业者进行理论研究和创作编配,只有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才能真正实现田山歌的活态传承。郭树荟认为,不少非遗经典都面临相似的问题,即如何在新时代里找到合适的生存土壤,而想要让旧音乐真正变成更好新模样,前提是从业者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进行新的创造。

昔日江南民间小调,如何飞入今天的寻常百姓家?-信息快讯网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音乐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对江南传统音乐做了不少保护和传扬的工作。包括上海徐汇区长桥申韵丝竹乐团、泗泾十锦古乐社在内的民间乐队,以及很多江南丝竹的非遗传承人常常走进社区或中小学校,为市民和孩子们奏响音乐。上音中国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则牵手青浦朱家角镇、松江泗泾镇等,在各地成立了江南音乐传承与实践基地等机构,致力于进一步深化和推进非遗音乐的保护研究工作。


作者:姜方
编辑:李思文
责任编辑:邢晓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