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月圆中秋,让传统文化更有韵味更具“流行范儿”

2018-09-23信息快讯网

秦平:月圆中秋,让传统文化更有韵味更具“流行范儿”-信息快讯网

月是中秋明,情是中秋浓。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一词。《唐书太宗记》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诸如中秋等传统节日,历来也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月圆之时,汉族“摸秋”,湖南侗族“偷月亮菜”,傣族“拜月”,苗族“跳月”,台湾高山族“托球舞”……各地区、各民族过节的习俗就异趣纷呈,也已经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中秋节的文化多样性。这既是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是文化认同的深层心理元素。

“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是中秋节的固有习俗。中秋传统文化离不开溯本求源,去追寻那质朴的价值源头,从环环相扣的文化链条中,了解中秋节日所承载的文明成果沉淀和习惯固化表达,从而继承最本真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价值。将月饼放在中秋节俗文化环境中,就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让它充当精神的载体。

“互联网+”文化,传统文化更具“流行范儿”。互联网与文化有着天然的黏合力,中秋节与“互联网+”就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比如,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许多百年老店就纷纷在网上推出“抢月饼红包”等活动;各种“线上过中秋”的平台网站也点燃了人们参与庆祝节日的热情……借助“互联网+”,中秋节变得更有味道,中华传统文化也在“古今”之间获得了更大的张力。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也已经成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而今以富有文化韵味的方式过节,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月圆中秋,让传统文化更有韵味更具“流行范儿”。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年,家国的巨大变化耀人眼目。处身新时代,在皓月当空、饼香四溢、亲人团聚的时刻,中秋佳节所承载的传统文化韵味也在人们心中升腾而起。浓郁了“获得感”,增强了文化自信,在筑梦中国道路上13亿多中华儿女也将续写新的精彩。

来源:陕西传媒网

巩固中俄传统友谊 再攀战略协作高峰
探讨“生态+文化”模式,打造世界级生态岛,崇明邀来国内外知名文创专家
改革开放40年 城乡文化消费增长强劲差距缩小
阿布扎比卢浮宫、北京嘉德艺术中心…2017年全球文化设施耗资99亿美元
改革开放40年:文化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迈进
讲堂直击 | 成中英、陈卫平:从中国哲学传统中觅宝,还漏了什么?
“红色足迹”深入“红色之城”,以画笔展现红色文化与时代新貌
15万人参与的中华诗词文赋大赛虽已落幕,但传统诗文这盏明灯“心焰”不熄
从古今一脉看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融汇传统水墨与西方色彩,他创出了神韵丰满的山水画
预计发送旅客3390万人次,“双节”长三角铁路中秋国庆运输方案出台
中秋佳节,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
人民网评:中秋,放下手机听听祖先的叮咛
他们也过中秋节(家·中秋)
【我的中秋我的节·街访评】老外话中秋 吟诗送祝福(视频)
新华网评:让传统文化活起来,靠“传”也靠“创”
撕纸剪纸、扎染织绣、编草帽做彩灯……行走中的传统文化中秋亮相淀山湖畔
【网络中国节】团圆,才是中秋最好的节日内涵
穿“月”千年,共度中秋!
在中秋的遐思中品味家国情思
“上海文化”品牌短视频 | 抖“in”上海
“上海文化”品牌短视频 | 酷炫领略如电的都市
文汇早读 | 上海艺术商圈为传统节日“定制”消费场景
那些藏于中秋美食中的文人雅气
中秋佳节,听习近平讲什么是乡愁
边防战士给父母送中秋祝福 比起回家更重要的是保卫祖国
【我的中秋我的节】中秋的新与旧:共续文化根脉
【图解】过中秋佳节 感思深厚文化
让中秋文化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 当传统遇见未来 甘坑新镇聚力打造全球客家文化聚集地
从传统中汲取解决当代教育问题的理论智慧
京华风景线|若传统文化仅成为空壳,传承与发展便无从谈起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创世秘符》,用西方交响乐表现中华传统文化想象力创造力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