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

2018-09-30信息快讯网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1980年代的外滩(资料图片)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今天的外滩(视觉中国)

延安路高架西向东,过了河南中路上方,车流顿时一缓,那是司机们的默契。穿过外滩中心和中汇大厦的合围,视野里便是黄浦江畔最出名的电子屏了。许多时候,巨幅的“我爱上海”投进眼底,万千心事钻出来。

极少有人真正住在外滩,但几乎没有新老上海人会说自己对外滩毫不熟悉、毫无感觉。就像游客都认为,要背靠小陆家嘴天际线、面朝万国建筑博览群拍张照,才算来过上海。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点击图片查看纪录片《外滩》之《天际线》(央视网)

这个极具标识度的地方,与其说她是一条北起外白渡桥南至延安东路、真名叫作“中山东一路”的马路;不如讲,那条面朝水、背靠“山”的堤岸,天然连着城市的乡情、历史。关于外滩,人们会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留下不同的记忆,但有一点是相通的:一代代人都迷恋黄浦江上吹来的风——风里的气息能让人联想到大海。

父亲肩头的风景,江上的笛声呜咽,那是少年心头属于上海的航标

上海的孩子视外滩如家,调用过丰富的感官各自抵达。

久事集团副总裁孙冬琳的描述是金灿灿的:“小时候跟家人在十六铺码头坐客轮去普陀山。翌日迎着朝阳回来,看到外滩就有种回到上海、回到家的感觉。”住过原卢湾区的作家金宇澄对声音记忆别致:“东南风一劲,听见黄浦江船鸣,圆号宽广的嗡嗡声,抚慰少年人的胸怀。”而曾在虹口度过年少时光的评论人曹景行讲述得像则寓言:“当时的有轨电车从外白渡桥上经过,我们在四川北路上车,车行过外白渡桥时意味着下一站就是南京路站了。我们就会很兴奋,它仿佛一座进入上海市中心的大门。”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瓦片温热,黄浦江船鸣”。取自金宇澄 《繁花》插画。(金宇澄 供图)

外滩,确与“上海市中心”的建城史紧紧相连。

近代史记载,上海的城市雏形、黄浦区许多道路的走向,最初都依据“江边堤岸上的小道”亦即外滩的走势而划定。解放上海的各种影像档案也证实,1949年5月,解放军在上海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旗杆就在外滩的海关钟楼之上。1988年12月,上海市政府确定了外滩改造方案,它被称为关乎民生的“一号工程”:道路拓宽,防汛墙外移,新设观景台,建造陈毅广场,在路的最北端、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竖起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

而这些,都只是序曲。从2002年到2012年,又一轮外滩综合改造历时整整十年,几乎每启动一项工程,都会牵动千万市民的心。外滩滨水区延伸,景观灯升级,“亚洲第一弯”改造,外白渡桥外迁大修再复位,吴淞路闸桥拆除,外滩隧道建成……从“车的外滩”到“人的外滩”,一条道路几经变脸,对于上海乃至上海的生活,都扮演着里程碑一般的角色。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雨后的外滩别有一番风情(东方IC)

不过,无论外滩穿梭过多少风云际会,只要黄浦江和万国建筑博览群仍是山水一样沉静,有些东西便不会转移。少年心头属于上海的航标,便会随视觉和听觉记忆,绵延不绝。

比如外滩的灯。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逢国庆节,外滩都是人流向往之地。孩子们坐在父亲踏实的肩头,打量外滩也打量上海的变化。彩灯最是直观,从早年由十几万枚灯泡勾勒出建筑外型,到泛光照明打出水晶宫似的效果,一年赛一年大气。1990年后,陆家嘴改天换地,江对岸的夜景换了身璀璨外衣,与此同时,景观灯也不只是节假日福利。看起来,外滩灯光归于平常。但月色如水时,中山东一路上拉出长长的光影,依旧能谋杀菲林无数。城市不就应该如此吗?最出色的情致,亦是最寻常的风景。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曾经的第一弯,2008年2月拆除前拍摄(新华社 图)

江面上也是相似道理。30多年前,过江难是上海人心头一枚刺,哪怕雾锁申城,职工们为了不被扣奖金,也都蜂拥于轮渡站等候开江。1991年12月,上海市区第一座越江大桥南浦大桥建成通车。就连最普通的上海市民也被新闻普及了“斜拉桥”的概念。多少人家赶到南外滩的终点,登上桥墩,凭栏远眺,与“南浦大桥”几个大字留一张合影。转眼2003年,为世博会而建的卢浦大桥通车时,上海人不再数得清 “南浦、杨浦、奉浦、徐浦、卢浦”的先后顺序。到了今天,黄浦江上已建成12座大桥、14条隧道。可依然有人愿在外滩登上摆渡船,纯粹为了迎风立在船头,任习习江风扑在脸上,带来江水翻腾的味道、海关大钟不疾不徐的鸣唱,或者从汽笛呜咽里,触到年少时的自己。

电视外的“13频道”,前互联网时代的网红炸鸡,小青年心里外滩名叫“潮”

外滩是从何时起被全中国的年轻人视为风尚标识的,很难考据。一个民间视角挺有意思: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上海出产的人造皮革包可谓时兴货。样式古朴的大小提包和旅行袋,因结实耐用广受欢迎。而包袋上统一的外滩建筑群速写连带“上海”二字,跟随包袋主人们手提肩扛,晃晃悠悠闯入了全国人民的视野。

另一番叙述里,著名的“情人墙”也代表着某种“潮流趋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外观朴素的防汛墙边吸引了城市里大把年轻人。恋人们倚墙谈恋爱,一对挨着一对,相互间距离只有一厘米。如此密不透风的位子,后头还有人“等位”,两个人走了,立刻就有另两个填空。1990年之前,这座城市能供消闲的场所并不多,称得上“亲水空间”的地方更少,加之住房紧张,年轻人恋爱只能逛到江边说说话,千米长堤于是集中了近万对情侣。金宇澄讲,这道壮观的风景相当于上海的人文遗产。陈丹燕则打比方,当时上海能收到12个电视频道,外滩“情人墙”就像编外“13频道”,上演生生不息的甜蜜故事。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纪录片镜头中上世纪80年代的外滩(资料图)

有了一动一静两道风景线,“外滩”二字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就这样渐与“潮流”、与“摩登上海”划上等号。而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外滩的“潮”或曰“新活力”,已不止于放手去闯、勇敢去爱了。

1980年代末,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开始琢磨如何赚钱。有人当起了个体户,有人东渡“扒分”,还有一拨人瞄准了新生事物:股票。距离今天“外滩铜牛”约 1.5公里处,广东路 729号原万国证券的黄浦营业部,人称“黄万国”,它的诞生比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锣还要早些。待1990年12月沪市开启,最早听闻过“黄万国”传说的人们争相入市,在广东路外滩附近通宵达旦地排队,交换信息,广东路外滩也由此被称作“街头股吧”。

再往南到中山东一路起点,上海青年还在敏锐地赶着另一种时髦。1989年,外滩2号即原东风饭店、现华尔道夫酒店开出了上海第一家肯德基。那年冬季,南京东路步行街还通着车,外滩信号塔也尚未平移,至于那一溜建筑,是以海关为首的各机关物业,并不对外开放。除了南京路口的和平饭店外,东风饭店是整条外滩第二个可供人消费的场所。1980年代,谁家亲戚能在此举行婚宴,必然是桩体面事,因而洋快餐进入上海第一站,也隆重选择了浦江第一景。这份轰动能从旧报纸里找到痕迹。当时,本埠几张报纸都用大幅版面刊登开业广告,还附上一段文字,介绍美式快餐的餐饮理念、加工技术、品控规范。以今天的眼光看,“在华尔道夫吃炸鸡”和“全家盛装光临肯德基”一样,不那么适配。但在“前互联网时代”,东风饭店窗格子上贴着的“肯德基爷爷”,绝对不输今天的“网红”。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华尔道夫酒店

1993年起,市政部门陆续搬离外滩原大楼,建筑群回复到金融街的样貌。进入21世纪,顶级品牌旗舰店、高档餐饮在此聚集,但无论哪家店面,“外滩 5号”“外滩 6号”“外滩 18号”……一个个门牌号码才是它们更响亮的名字。“外滩”的名号让人想起林语堂在80年前的话——上海,是离世界最近的中国城市。

黄浦公园前白鹤亮翅,和平饭店里爵士低回,不懂外滩不足以语上海

你见过清晨五点的外滩吗?六岁的广州女孩王涵见过。她是第六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甄选出的形象代言人之一。7月的一天清晨,“小天鹅”在外滩亲水平台上迎着第一缕阳光脚尖一立、微微昂首,又走上外白渡桥扶着钢架摆出标致的芭蕾手位。小女孩的曼妙身姿后,城市地标理所当然尽皆入景。而美成了一幅画的宣传照里,还有几名“白鹤亮翅”的太极爱好者一同入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大概是从1970年前后开始,外滩晨练的打拳人渐成传统。谓之传统,因为师傅和习拳者几十年来流水一样变化着,但打拳的队伍从未消失过,打拳人的习惯一以贯之。每一天,他们踏着海关大钟的第一声《东方红》准时出现在江边。不过分寒暄,就沉浸到了一招一式中。晨光熹微下,马步、鹤立,大家端庄地划动双臂,寻找内心与外在的平衡。这支队伍从黄浦公园内发端。人们拎着菜篮子走进公园,来到梧桐树下,音乐起,各家拳路云集,吴氏、杨氏、少林拳、八卦拳,还有太极推手、太极剑,不一而足。随着后来亲水平台扩容,这支队伍不断壮大。但有一点始终没变:在外滩舞剑打太极的人,与上海别处的养生健体者略有不同,他们总是格外从容。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从1970年前后开始,外滩晨练的打拳人渐成传统。晨光熹微下,马步、鹤立,大家端庄地划动双臂,寻找内心与外在的平衡(视觉中国)

在这条链接了历史和未来的江边堤岸,人心更宽。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说:“外滩是个令人百味杂陈的地方。一方面,它的由来与民族的苦难史、屈辱史相关:1843年,上海开埠;1845年,上海第一个土地章程即明确,上海县城以北830亩土地也就是今天的外滩一带,归英国人管理,并划出路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租界的开始。而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工商业的开枝散叶、改革开放后的万物复苏,一切也是从外滩开始的。”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和平饭店的绿色屋顶

1986年的一天深夜,英国女王访华先遣队有名高级官员,刚下飞机就问接待人员:“和平饭店的酒吧还开着吗?那支老年爵士乐队还演出吗?”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连夜来到和平饭店。这支老年爵士乐队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能在1996年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世界最佳酒吧之一,能在30多年来始终被列为旅游必去景点?熊月之提了两点,其一当然是乐手们多达五六百首的丰富曲目。这支七人制的爵士乐队都是上海交响乐团的老演奏家,从近邻日本、俄罗斯的民间歌曲到远隔重洋的巴西名曲,他们都能信手拈来。更重要的在于,30多年前,来酒吧看演出的客人大多为外籍人士,来一人,付一元钱外汇券,宾客间用英语交流。在外滩、南京路的夜晚依然静悄悄的那段时间,从和平饭店飘出的爵士乐声,传递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号。以至于到了21世纪,外滩沿线的休闲活动异常丰富时,爵士乐与老建筑的搭配,仍有着长久的固定一席。2017年10月,位于“外滩·中央”四楼的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对外营业,那是闻名世界的纽约林肯爵士乐中心在美国境外的唯一分中心。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团

外滩,黄浦江尽头就是海。南来北往的人自此登陆,融入上海;又有一批批人从这里出发,飘洋过海。它是终点,也是起点,更是海纳百川的城市里无数人生的起飞点。

>>>相关链接黄浦江边的“山”

“万国建筑博览群”,沿圆弧形的外滩走势一字排开。它们连成一体,又各自错落,像是建筑生出的城市节拍,也像静默无语的“山”,见证百多年来人们在此的生存、发展、奋斗。

33号:原英国领事馆

黄浦江、苏州河交汇处的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是外滩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它的前身由英国首任驻沪领事于1847年建成。1870年一场大火后,领馆重建。1873年,外滩有了第一幢西洋风格的房子。这条路上鳞次栉比、气度恢弘的建筑群由此发端,但它后来的门牌号不是外滩“1号”,而是中山东一路33号——数字最大的一号。

“0号”:原外滩气象信号塔

中山东一路最南端有座圆柱形建筑,由西班牙建筑师阿塔努设计。这种样式的建筑,目前存世的仅有两座,另一座在挪威。1865年,董家渡附近曾建立了上海第一座气象观测站,但几年后就匆匆关闭。1907年,一座砖石结构的信号塔在海关大楼前落成。它高约50米,外墙红灰相间。曾经,往来上海的航船都以这座信号塔顶端挂出的风旗或风球作为预警。1965年,气象信号台的功能撤销。1993年,从原址整体平移至现址。现在,一楼为见证外滩发展轨迹的小型历史陈列馆;二层是家名为1865的咖啡馆,以纪念上海最早的水文气象台;三层是咖啡馆露天位;四层是灯塔。

1号:亚细亚大楼

中山东一路1号从延安东路边数起。1915年,英商麦克皮恩公司将建成的大楼以产权转让的方式给了亚细亚火油公司,由此得名。因其为路的开端,且高七层的大楼曾是20世纪外滩最大的建筑,1939年又增加了一层,所以人称“外滩第一楼”。

2号:“上海总会”

1911年,原英国总会的新楼落成,又称“上海总会”。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外滩2号

建筑立面为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两侧对称,屋顶南北端的塔亭为巴洛克建筑风格。屋顶上还开了“老虎窗”,开了上海先河。曾经,门厅内部用意大利大理石精制的吧台长达34米,被称“远东第一吧台”,见证过英国人的夜夜笙歌。1971年,建筑部分被改建为东风饭店。如今为华尔道夫酒店。

12号:汇丰银行大楼

1923年建成,是中国近代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杰作,曾被英国人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欧洲人曾把外滩的弧形岸线看作聚宝盆,而它恰好在弧形的底端,汇丰银行当年的董事们相信,黄浦江水会带来财富并沉积到这个盆底。1955年至1995年6月30日,此处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大楼。现为浦东发展银行。

13号:海关大楼

1927年建成,曾是外滩最高的建筑,其最出名的为顶部的钟楼。上海的海关大钟与英国伦敦的大本钟由同一工厂制造,在英国定制后运回上海。1928年1月1日零时,大钟敲响了它的第一声,海关的钟声最远时能传到吴淞码头。

上海马路40年 | 中山东一路:风从海上来,她的名字叫外滩-信息快讯网

1927年建成的海关大楼,最出名的为顶部的钟楼。这曾是外滩最高的建筑

17号:字林西报大楼

《字林西报》为英国人在上海办的英文报纸,1864年正式成为独立的日报。1901年,报馆搬入外滩17号,独家采用路透社电讯稿。1921年,报馆重建新楼。现为友邦公司。

19号、20号:和平饭店

19号原为汇中饭店,上海现存最早的饭店之一。1906年建成时被誉为“上海第一摩天大楼”。1909年,世界第一次国际禁毒大会又名“万国禁烟会”在此举行。1965年改建为和平饭店南楼。20号在历史上被叫作“沙逊大厦”“华懋饭店”,由犹太大商人维克多·沙逊在1929年建造,是上海第一座主体建筑超过10层的大楼。马可尼、卓别林、泰戈尔等都曾下榻于此。

作者:王彦

编辑:李硕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走出去”的名片(一带一路5年间)
这些历史上的名画家“作弊”,导致名画中左撇子尤其多,名画其实是照片雏形。西方绘画史几乎是光学成像设备发展史
他用生命把黑暗挡在身后!请记住他的名字——杨雪峰
不断提高上海地方立法质量:市人大常委会昨召开立法工作会议
打造国际一流的室内乐交流与合作平台,上海音乐学院国际室内乐中心今天成立
首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今日开考,上海全力以赴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达则兼济天下,上海孔子文化节首届儒商论坛在嘉定举行
拿什么跟世界比?上海搞AI,这件事也许最重要
上海马路40年 | 南京西路:“后街经济”如何成就了“最贵商圈”
肝癌凶险无比?中山医院一批患者成“例外”,术后最长存活期突破50年!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这片沙漠的治理何以成为世界典范?
筹人口发展战略 实现人口均衡发展——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一
从“想买买不着”“想卖卖不出”到“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改革开放40年—— 中国人买卖遍全球
北外滩将打造世界级滨水商圈,虹口区发布《打造跨界消费特色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
文汇早读 | 绝不能把大众注意力锁进娱乐至死的氛围
马斯克和美证交会达成和解,同意支付罚款并将辞去特斯拉董事长职务
为英烈献上鲜花,上海公安开展烈士纪念日活动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出任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印记)从蜗居说开去——聚焦我国城镇住房市场发展历程
“至少要变成一颗美丽且发亮着飞舞的尘埃”9月离开我们的名家,曾这样讲述艺术人生
国庆看什么 | 穿军装的殷桃、找对戏路的黄晓明,《你迟到的许多年》重回1980年代
配套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开园 浦东南汇公交新辟1135路
今天,以国家的名义向他们致敬!
今年国庆不妨来外滩27号,感悟经典海派文化
中共上海市委宣布静安区委主要领导调整决定,陆晓栋任中共静安区委书记
牛!上海出台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试点多项创新举措
国庆前夜,站在外滩眺望灯光映衬下的上海
外滩灯光璀璨为共和国庆生,上海警方启动高等级勤务模式
改革开放大讲堂:2020年四成中国人将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上海马路40年| 年轻的大学路,昔日“灰色工厂”脱胎换骨成梦想集散地
美好生活 全民共享(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数说)
七级阵风下的外滩 游客顶风冒雨“用爱发电”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