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155次被题名却最终失之交臂……细数那些诺奖“陪跑者”的牛人牛事

2018-09-30信息快讯网

有人155次被题名却最终失之交臂……细数那些诺奖“陪跑者”的牛人牛事-信息快讯网

每年诺奖公布的时候,免不了几家欢喜几家愁。获奖者自然声名远播,倍受关注,但那些诺奖背后不为人知陪跑者,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就来说说他们的故事。

诺贝尔奖对提名者的相关信息的保密期为五十年,因而英国《自然》杂志也只调查了从1901年到1965年诺贝尔奖的提名情况,并公布了截止到1953年的与诺贝尔有一线之隔的陪跑者的名单。

两位“破百”的陪跑者

有人155次被题名却最终失之交臂……细数那些诺奖“陪跑者”的牛人牛事-信息快讯网

由此可见,诺奖史上陪跑次数最多的科学家——加斯顿·雷蒙(Gaston Ramon)。他在1930年到1953年间,曾被提名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达155次。天啊噜,当初小李子荣获影帝桂冠也只是陪跑了22届奥斯卡奖,如此想来,这位科学家应该可以感受到来自诺奖评审人满满的恶意。

加斯顿·雷蒙是一名法国生物学家,他曾于1920年发明了用福尔马林灭活白喉病毒的毒性的方法来生产可诱导人体免疫反应的弱毒株疫苗,此法至今仍被用于疫苗的生产过程中。雷蒙也因此而闻名于世。

有人155次被题名却最终失之交臂……细数那些诺奖“陪跑者”的牛人牛事-信息快讯网

▲诺奖史上陪跑次数最多的科学家——雷蒙

而抗击白喉的另一位先锋就是法国的医生和科研者埃米尔·鲁克斯(Emile Roux)。他跟雷蒙可以称得上是一对难兄难弟,他在1901年和1932年之间被提名了115次,仅次于雷蒙。鲁克斯在19世纪晚期和鼠疫细菌的发现者亚历山大·耶尔森(Alexandre Yersin)一起发现了白喉毒素蛋白。

有人155次被题名却最终失之交臂……细数那些诺奖“陪跑者”的牛人牛事-信息快讯网

▲抗白喉先锋——鲁克斯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长、病毒学家埃尔林·诺尔比(Erling Norrby)在研究诺贝尔档案时认为,鲁克斯和雷蒙早已失去了获得诺奖的机会,因为已有人在免疫学和传染病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获得了诺奖,比如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就因发现可以治愈白喉疾病的白喉毒素抗体而荣膺桂冠。

与诺奖失之交臂的原因

然而,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历史学家罗伯特·弗里德曼(Robert Marc Friedman)认为有时,诺奖评审会中存在的偏见及内部之间的权益斗争,要为此种情况买单。举个栗子,提名次数最多的英国化学家克里斯托夫·英果尔德(Christopher Kelk Ingold)(在1940年和1965年获得了68个提名)之所以无缘诺奖,就是因为他的有关反应机制的论文和诺贝尔评审委员会所厌恶的理论工作相类似。

另外,一般在评选诺奖的过程中,评审委员会邀请一些提名者提交诺奖获得者的候选名单并需提供支持性论点。因而,弗里德曼认为由于早期物理学诺奖的提名者是重实验轻理论瑞典科学家,导致有些偏理论的物理学家尽管获得了大多数科研者的支持却依旧错失诺奖,比如法国的数学家亨利·庞加莱(Henri Poincare)(在1904年和1912年获得了51个提名)和德国物理学家阿诺德·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自1917年到1939年便获得了38个提名)。而索末菲不仅是量子力学与原子物理学的开山始祖之一,也是目前为止教导过最多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人。

有人155次被题名却最终失之交臂……细数那些诺奖“陪跑者”的牛人牛事-信息快讯网

▲教过物理学奖得主最多的人——索末菲

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的历史学家尼尔斯·哈森(Nils Hansson)指出为了改善诺奖的评审状况,委员会经常选择具有国际多元化支持的候选人为诺奖得主。而这种措施却在无意间剥夺了法国外科医生雷内·勒里什(Rene Leriche)(1930年至1953年期间获得了79个提名,这主要来源于法国同行)以及德国外科医生费迪南德·绍尔布鲁赫(Fedinand Sauerbruch)(1914年至1951年期间获得了56个提名,主要来源德国的同行)获得诺奖的机会。其中,勒里什于1917年成功实施了第一例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切除术,在现代外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有人155次被题名却最终失之交臂……细数那些诺奖“陪跑者”的牛人牛事-信息快讯网

▲现代外科的奠基人——勒里什

哈森指出大多数科学家与诺奖失之交臂,只是因为诺奖数有限,而竞争又是十分激烈。然而诺贝尔档案中的提名信以及评审意见却抛出了一些令人惊讶的细节。像美国医师哈维·库欣(Harvey Cushing),尽管他是药物研发的领头羊并享有神经外科之父的美誉,同时自1917年到1939年间便获得了38个提名,却依然没有荣获诺奖。Hansson认为这仅仅是由于他的提名信没有对其的学术科研工作进行公平的评价所造成的。

最后,弗里德曼认为诺奖与其他奖项一样,均由人类参与奖项评审的过程,因而多少会带有评审人的主观意见。因而没有理由认为只有诺贝奖的获得者才构成了科研界中“最好”的研究群体。在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伟人没有得到过诺奖,但是他们对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并不会被遗忘。

(注:在诺奖官网的统计中,同一科学家同一年被N人提名被视为提名N次,每年被提名数累加即为被提名者的总提名次数。目前公布的提名结果为1901年到1965年的累计次数。)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综合自诺奖官网、《自然》杂志、解螺旋等

©2014-2024 dbsqp.com